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9:00:1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
一、类型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如图 为某植物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根尖的某些区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分别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根的生长是从根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开始的
C.b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D.带土坨移栽幼苗对a区有保护作用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根尖结构,以及各自结构的特点。植物根尖从上到下一次为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解答】 A、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复制然后平均分成相同的两份,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图中③过程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过程,A正确;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错误;
C、b区(伸长区)该处的细胞生长速度非常快,是根部生长最快的部位,C正确;
D、移栽幼苗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植物的成活,D正确.
故答案为:B.
2.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间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洞内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并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分析出现的变化。
(1)甲萝卜洞内的水慢慢变   (填“多”或“少”)了。
(2)上述实验说明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质量分数和外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当细胞液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质量分数时,细胞就   (填“吸水”或“失水”)。
(3)如果再给你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请你增加一个对照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你对这个萝卜的处理是   。
【答案】(1)少
(2)吸水
(3)将和细胞液同样浓度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根吸水作用,因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会促使植物细胞失水或者吸水,以及维持平衡。若细胞内浓度大于外界浓度,则细胞要吸水;若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要失水;细胞内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则保持平衡状态。
【解答】(1)根甲图,里面是清水,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因此细胞要吸水,导致萝卜洞内的水分减少;
(2)当细胞液质量数(即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就会吸水;
(3)通过甲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低,乙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大,那么还缺少一个和细胞浓度相同的液体。因此,我们操作是: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故答案为:(1)少;(2)吸水;(3)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二、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负责运输   ;筛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    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   和   的运输;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4)如果想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答案】(1)木质部
(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有机物
(3)增加;水分;无机盐;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红色就越浅
(4)①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茎结构以及蒸腾作用输导作用,特别注意疏导作用中运输水分的是导管也就是木质部,运输有机物的是筛管,主要在韧皮部。
【解答】(1)根据题干,采用的是红墨水,运输水分的结构是导管,主要在木质部中,因此变红的部位是木质部;
(2)导管主要位于木质部中,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物。
(3)斜切从切口处比平切切口面积要大,因此斜切可以增加切口的面积,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纵向切纸条,观察到的颜色从越往上颜色越浅色,主要是水分运输的方向是从下往上,因此色素积累会相对较少,因此会比较颜色浅。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想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1)木质部;(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 (3)增加;水分;无机盐;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红色就越浅(4)①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4.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答案】(1)B;筛管
(2)水分;导管
(3)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植物的输导作用,其中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解答】(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果实B所在的纸条上下都被环切,运输有机物的试管已经被破坏,那么是不能继续长大的了。(2)树皮环切破坏的是筛管,而导管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进行水分的输运,引起在切口以上的叶子仍然不会出现萎蔫。
(3)肿胀实际上是有机物的堆积,有机物是利用筛管运输的,方向是向下。1处会有明显的肿胀,上面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无法运输到下面,会在1处积累。2、3处因为没有叶子,不会制造有机物,4处在下面有叶子制造有机物,是向下运输,4处也不会有过多的有机物积累。
故答案为:(1)B 筛管;(2)水分 导管 (3) 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5.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横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   组织,   是由一对    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
(2)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和叶中的   运送到叶肉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答案】(1)保护;气孔;半月
(2)导管;蒸腾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叶子的结构,能够区别叶子各结构以及特点,并知道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答】(1)表皮在叶子的表面,通常在 表面的功能和作用都是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由保卫细胞组成的结构是气孔,保卫细胞的形状是半月形。
(2)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的是导管,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当然也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故答案为:(1)保护;气孔;半月;(2)导管;蒸腾
6.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数:   袋内壁水珠最多,   袋内壁水珠最少。
(4)实验(二)的结论:    。
(5)对比实验(二)的装置,说明实验(一)的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叶片
(2)叶片的多少
(3)A;C
(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5)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实验(一)中缺少根[或实验(一)中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记性的,除此之外嫩茎和嫩柄也可以进行。
【解答】(1)根据题干中的实验一图可以发现,实验中不同之处是A中有叶片,B中没有叶片,因此研究的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2)实验二是对实验一的改进,可以发现ABC中是片数不同,因此需要研究的是蒸腾作用快慢是否与叶片的数量有关;(3)蒸腾作用主要是依靠叶片进行,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明显,塑料袋内的水珠就会越多,反之亦然。故此,水珠最多的是A,最少的是C;
(4)实验二的研究的叶片数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明显;
(5)实验一中主要的不足是对照不明显。
故此,答案为:(1)叶片;(2)叶片数量;(3)A C ;(4)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明显;(5)实验一中主要的不足是对照不明显
7.(2019八下·天台期末)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是与使茎长高的功能相适应的
B.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
C.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与其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的
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
【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叶的形态结构;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形成层一般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分为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解答】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与茎不断增粗的功能相适应的;故A错误;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氧气和有机物;故B正确;
C、叶片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气孔离开的,所以气孔的存在是与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故C正确;
D、毛细血管是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助于气体交换;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8.如图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B.在暗处,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蒸腾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总结出在暗处和光下吸收水分的速率和蒸腾作用的速率的关系。
【解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
故答案为:B
9.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为主的无机盐来提高大白菜产量。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3)为了提高胡柚的产量,可采取在胡柚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答案】(1)氮(N)
(2)蒸腾 作用
(3)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主要需要无机盐N、P、K等,并知道N主要是和叶子的有关,P和果实有关,K和茎秆生长有关。除此要掌握移栽的注意事项,选择阴雨天气,减掉叶子减少蒸腾失水。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
【解答】(1)白菜主要是要利用植物的叶子,因此需要在N元素的肥料上适当多一些;
(2)移栽过程中选择阴雨天气、减掉一部分叶片,只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失水;
(3)环切树皮,主要是破坏了韧皮部,减少植物对有有机物的运输。
故答案为:(1)氮(或者N);(2)蒸腾作用;(3)韧皮部
10.如图是植物体的一个整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和   ,并把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   运输到叶。
(2)图中的[2]表示叶片通过   吸收空气中的   ,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中的[3]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   ,通过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根。
【答案】(1)水分;无机盐;导管
(2)气孔;二氧化碳
(3)有机物;筛管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也是无机盐由根部向地上部分茎叶运输的动力;
(2)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植物的韧皮部有筛管,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它来由上至下运输到根部。
【解答】(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分和无机盐,其中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才能够被植物吸收到体内使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木质部中的导管;
(2)叶片中有气孔结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进行运输到根。
故此答案为:(1)水分 无机盐 导管;(2)气孔 二氧化碳;(3)有机物 筛管
11.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如图1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2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大生理过程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   时,物质D是通过   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2)若C表示水,此时图1表示叶片正进行   ,它对植物体的意义是   、   、   。
(3)叶面积指数为   时,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
(4)通过对图2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氧气;筛管
(2)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40
(4)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能够清晰的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
【解答】(1)A表示二氧化碳是进入到叶片中,那么描述的是光合作用,则产生的气体并排出叶片的是就是氧气,D是产生的有机物,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筛管;
(2)若C表示水,那么从叶片中水分排出就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的温度、促进根对水分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3)对农作物有利那么就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并且二者的差值越大越有利,通过图2分析,可以发现两条曲线之间的差值越大越有利,因此是40时最有利;
(4)提高产量需要尽可能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图2描述的叶面积指数,也就是接受光照的面积,因此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氧气 筛管;(2)蒸腾作用 降低植物的温度、促进根对水分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 40 ;(4)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教版科学八下 第四章 专题分类训练五植物的生命活动探究
一、类型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1.如图 为某植物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根尖的某些区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分别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根的生长是从根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开始的
C.b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D.带土坨移栽幼苗对a区有保护作用
2.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间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洞内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并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分析出现的变化。
(1)甲萝卜洞内的水慢慢变   (填“多”或“少”)了。
(2)上述实验说明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质量分数和外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当细胞液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质量分数时,细胞就   (填“吸水”或“失水”)。
(3)如果再给你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请你增加一个对照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你对这个萝卜的处理是   。
二、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负责运输   ;筛管位于   ,负责运输    。
(3)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    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   和   的运输;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
(4)如果想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两条)。
4.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的1~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
5.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横切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   组织,   是由一对    形的保卫细胞构成的。
(2)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和叶中的   运送到叶肉细胞,其中的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6.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   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个塑料袋中水珠数:   袋内壁水珠最多,   袋内壁水珠最少。
(4)实验(二)的结论:    。
(5)对比实验(二)的装置,说明实验(一)的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   (写出一点即可)。
7.(2019八下·天台期末)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是与使茎长高的功能相适应的
B.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
C.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布着大量的气孔是与其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的
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
8.如图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B.在暗处,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水速率
9.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为主的无机盐来提高大白菜产量。
(2)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    ,提高成活率。
(3)为了提高胡柚的产量,可采取在胡柚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   (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10.如图是植物体的一个整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1]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和   ,并把这些物质通过茎中木质部的   运输到叶。
(2)图中的[2]表示叶片通过   吸收空气中的   ,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中的[3]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   ,通过韧皮部中的   运输到根。
11.农业生产中,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要让农作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产量。如图1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图2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大生理过程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   时,物质D是通过   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2)若C表示水,此时图1表示叶片正进行   ,它对植物体的意义是   、   、   。
(3)叶面积指数为   时,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
(4)通过对图2曲线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根尖结构,以及各自结构的特点。植物根尖从上到下一次为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解答】 A、②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复制然后平均分成相同的两份,因此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图中③过程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过程,A正确;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根冠具有保护作用,B错误;
C、b区(伸长区)该处的细胞生长速度非常快,是根部生长最快的部位,C正确;
D、移栽幼苗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植物的成活,D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1)少
(2)吸水
(3)将和细胞液同样浓度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的根吸水作用,因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会促使植物细胞失水或者吸水,以及维持平衡。若细胞内浓度大于外界浓度,则细胞要吸水;若细胞浓度小于外界浓度,细胞要失水;细胞内浓度与外界浓度相等,则保持平衡状态。
【解答】(1)根甲图,里面是清水,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的浓度,因此细胞要吸水,导致萝卜洞内的水分减少;
(2)当细胞液质量数(即浓度)大于外界浓度,细胞就会吸水;
(3)通过甲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低,乙图是外界浓度比细胞内浓度大,那么还缺少一个和细胞浓度相同的液体。因此,我们操作是: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故答案为:(1)少;(2)吸水;(3)将和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汁放在洞中,一段时间之后,观察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
3.【答案】(1)木质部
(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有机物
(3)增加;水分;无机盐;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红色就越浅
(4)①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茎结构以及蒸腾作用输导作用,特别注意疏导作用中运输水分的是导管也就是木质部,运输有机物的是筛管,主要在韧皮部。
【解答】(1)根据题干,采用的是红墨水,运输水分的结构是导管,主要在木质部中,因此变红的部位是木质部;
(2)导管主要位于木质部中,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物。
(3)斜切从切口处比平切切口面积要大,因此斜切可以增加切口的面积,有利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纵向切纸条,观察到的颜色从越往上颜色越浅色,主要是水分运输的方向是从下往上,因此色素积累会相对较少,因此会比较颜色浅。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想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1)木质部;(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 (3)增加;水分;无机盐;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红色就越浅(4)①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4.【答案】(1)B;筛管
(2)水分;导管
(3)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植物的输导作用,其中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自上而下。
【解答】(1)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果实B所在的纸条上下都被环切,运输有机物的试管已经被破坏,那么是不能继续长大的了。(2)树皮环切破坏的是筛管,而导管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进行水分的输运,引起在切口以上的叶子仍然不会出现萎蔫。
(3)肿胀实际上是有机物的堆积,有机物是利用筛管运输的,方向是向下。1处会有明显的肿胀,上面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无法运输到下面,会在1处积累。2、3处因为没有叶子,不会制造有机物,4处在下面有叶子制造有机物,是向下运输,4处也不会有过多的有机物积累。
故答案为:(1)B 筛管;(2)水分 导管 (3) 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逐渐在1处积累引起肿胀;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
5.【答案】(1)保护;气孔;半月
(2)导管;蒸腾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叶子的结构,能够区别叶子各结构以及特点,并知道叶子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答】(1)表皮在叶子的表面,通常在 表面的功能和作用都是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由保卫细胞组成的结构是气孔,保卫细胞的形状是半月形。
(2)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的是导管,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当然也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故答案为:(1)保护;气孔;半月;(2)导管;蒸腾
6.【答案】(1)叶片
(2)叶片的多少
(3)A;C
(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5)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实验(一)中缺少根[或实验(一)中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用或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记性的,除此之外嫩茎和嫩柄也可以进行。
【解答】(1)根据题干中的实验一图可以发现,实验中不同之处是A中有叶片,B中没有叶片,因此研究的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
(2)实验二是对实验一的改进,可以发现ABC中是片数不同,因此需要研究的是蒸腾作用快慢是否与叶片的数量有关;(3)蒸腾作用主要是依靠叶片进行,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明显,塑料袋内的水珠就会越多,反之亦然。故此,水珠最多的是A,最少的是C;
(4)实验二的研究的叶片数量,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明显;
(5)实验一中主要的不足是对照不明显。
故此,答案为:(1)叶片;(2)叶片数量;(3)A C ;(4)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数量有关,叶片数量越多,蒸腾作用越明显;(5)实验一中主要的不足是对照不明显
7.【答案】A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叶的形态结构;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解析】【分析】形成层一般指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分为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解答】A、植物茎中具有形成层与茎不断增粗的功能相适应的;故A错误;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氧气和有机物;故B正确;
C、叶片散失的水分是通过气孔离开的,所以气孔的存在是与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适应;故C正确;
D、毛细血管是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助于气体交换;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蒸腾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总结出在暗处和光下吸收水分的速率和蒸腾作用的速率的关系。
【解答】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
故答案为:B
9.【答案】(1)氮(N)
(2)蒸腾 作用
(3)韧皮部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主要需要无机盐N、P、K等,并知道N主要是和叶子的有关,P和果实有关,K和茎秆生长有关。除此要掌握移栽的注意事项,选择阴雨天气,减掉叶子减少蒸腾失水。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筛管。
【解答】(1)白菜主要是要利用植物的叶子,因此需要在N元素的肥料上适当多一些;
(2)移栽过程中选择阴雨天气、减掉一部分叶片,只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失水;
(3)环切树皮,主要是破坏了韧皮部,减少植物对有有机物的运输。
故答案为:(1)氮(或者N);(2)蒸腾作用;(3)韧皮部
10.【答案】(1)水分;无机盐;导管
(2)气孔;二氧化碳
(3)有机物;筛管
【知识点】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1)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也是无机盐由根部向地上部分茎叶运输的动力;
(2)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3)植物的韧皮部有筛管,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它来由上至下运输到根部。
【解答】(1)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分和无机盐,其中无机盐溶解在水中才能够被植物吸收到体内使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木质部中的导管;
(2)叶片中有气孔结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3)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进行运输到根。
故此答案为:(1)水分 无机盐 导管;(2)气孔 二氧化碳;(3)有机物 筛管
11.【答案】(1)氧气;筛管
(2)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40
(4)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叶的形态结构;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能够清晰的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
【解答】(1)A表示二氧化碳是进入到叶片中,那么描述的是光合作用,则产生的气体并排出叶片的是就是氧气,D是产生的有机物,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筛管;
(2)若C表示水,那么从叶片中水分排出就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的温度、促进根对水分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3)对农作物有利那么就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并且二者的差值越大越有利,通过图2分析,可以发现两条曲线之间的差值越大越有利,因此是40时最有利;
(4)提高产量需要尽可能的增大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差值,图2描述的叶面积指数,也就是接受光照的面积,因此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氧气 筛管;(2)蒸腾作用 降低植物的温度、促进根对水分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 40 ;(4)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