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课题:第一章 第二节 传粉和受精 第 1课时
一、【教材简析】
植物开花才能传粉,然后进行受精。本节先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讨论鼠尾草、玉米等实例,让学生说出植物传粉的特点和方式;通过分析与讨论对梨花实施人工授粉的过程,使学生了解人工授粉的步骤、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知识的连贯上讲,学习本节内容要以前面花的结构和类型的知识为基础,也为后面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做知识准备,因此,本节知识在全章中是重点。
二、【目标定位】
(一) 知识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描述传粉的概念和传粉的方式。(重点)
2、说出传粉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明确花的传粉方式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难点)
3、说出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识别两种传粉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不同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传粉的不易,明白生命之艰辛。
3、模拟人工辅助授粉,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自觉习惯。
三、【教学设想】
从日常生活的现象入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对于传粉的方式,可让学生自主观察与思考;通过比较传粉方式的不同,认识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理解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棵玉米植株、课件、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玉米的雄花序和雌花序;尽可能搜集人工授粉的实例,按小组收集整理。
五、【教学方法】
通过“枣庄首届桃花节”的图片创设情境:桃园旁边建了一个养蜂场,结果今年桃的产量明显增加,为什么?引入本节课题,根据以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步骤,先预习自学基本知识,探究相关问题;不懂的知识和问题在小组内按顺序合作讨论探究;然后进行展示点拨和知识巩固环节;最后自主练习和自我检测。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提问(3分钟) 展示桃花、黄瓜花、百合花、葫芦花,提问:根据花蕊的情况看,把花分为哪两种类型? 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我们枣庄市中区从2009年开始每一年都要举行一次桃花节。今年在桃园旁边建了一个养蜂场,结果今年桃子的产量明显增加,为什么?引出并板书课题。 回答是蜜蜂帮桃树传播了花粉。 用学生熟悉的事情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引入课题。
预习自学(10分钟) (1)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会自动裂开,______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______ 。(2)一些植物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要借助_____的协助才能进行传粉。(3)植物传粉的方式分为_____和____两种。像鼠尾草和玉米那样,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_____;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就是_____,小麦、水稻、豌豆等就是进行_______传粉的植物。(4)人工授粉是用______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_____上的技术。这一技术在_______、______和_____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广泛的用途。(5)对玉米实施人工授粉,可以解决_______现象,使其产量提高10%左右;在大棚生产的环境中,风力和昆虫更加匮乏,对作物实施________,增产效果则更加明显。 1请同学们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2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导学问题”的答案,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好答案。3记忆基础知识。(A层同学全面理解和掌握;B层同学基本理解并掌握;C层明确答案,初步理解和记忆知识)组长掌控好,保证高效、全员参与,人人有事做。 在理论上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能自学的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合作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才点拨。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2分钟)点拨建构(7分钟) 展示:鼠尾草、荷花、桂花、枣花图片,提问它们招引昆虫的法宝是什么? (鼠尾草 花冠______ 桂花 花香______ 虫媒花 枣花 ) 花蜜______ 过渡:展示一棵完整的玉米植株,玉米、柳的花的图片。提问:它们有虫媒花的三个特点吗?它们靠什么传粉呢?从玉米雌、雄花序的结构、着生位置看,有哪些特点与传粉相适应?尝试描述玉米传粉过程。 花粉_____玉米 风媒花 花柱_____3、展示: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动态图片,让学生分辨传粉类型。板画:4、出示判断题:①自花传粉的植物的花一定是两性花。( )②两性花一定进行自花传粉。( )③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④进行异花传粉的植物的花一定是单性花。( )5、展示:菜地里偶然长出的一棵玉米的缺粒现象和大田里不缺粒的玉米。为什么呢?过渡: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不足,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弥补呢? 6、展示: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图片。总结人工授粉可控制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以达到杂交试验或育种的目的。7、过渡:(创设情境)我家有一棵老梨树,品种不太好,邻居家有棵优良品种的梨树,我怎么改良我家的梨树品种呢? 回答虫媒花的特点:艳丽的花冠、芬芳的花香和甜美的花蜜。学生观察准备的玉米的雄花和雌花,回答:(玉米的雄花在上,花粉多、小、轻;雌花在下,花柱丝状,柱头分叉又有黏液。)回答传粉类型,并在黑板板图上画出来。回答:传粉不足(人工授粉)学生根据预习情况将教材第8页至第9页的分析与讨论讲述并讨论(1)、(2)。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思维碰撞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对难点及时变换方式加以巩固 及时用判断题梳理学生的思维。特别对于学生认为玉米花进行自花传粉有矫正作用。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启发学生,感悟生物学与生活的联系,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6分钟)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出示:知识建构。拓展延伸:(1)结合课前搜集各种农业生产和大棚种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了解农民如何增加授粉,提高农作物产量?(2)某处桃园想提高桃树的产量,请你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并且积极回答。 课外探究是课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延伸,使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得到升华。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A类:课后思考与练习1.B类:《生物助学》9页1—6题C类:《生物助学》10页第7、第8题。课下作业:A类:《生物助学》第12页中1—6题。B类:《生物助学》13页10题. 12题C类:通过网络去了解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七、【板书设计】
传粉的概念:
传粉和受精(1) 自花传粉
传粉的方式 虫媒花
异花传粉
风媒花
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八、【教学反思】
① “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多次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
②采用探究式教学,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素养、能力诸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达到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目标。
③充分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物科学信息进行课堂教学,落实“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又最终回归到解释生活中的生命现象,不仅活跃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缩小了教材和生活的距离,同时使学生感到生物学的确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学科。
④科学地运用过渡语,使生物教学中各个知识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紧密,在整节课的承上启下的基础上,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连贯紧凑、富于层次感的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二节 传粉与受精(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受精的过程和概念,描述有性生殖的概念,为阐述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打下基础。(重点)
②知道受精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生理活动。
2.能力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学习受精过程之不易,明白生命之艰辛。
②通过学习,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内容图文并茂,实例较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结合相关资料图片分析,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教材中胚珠的结构与其受精过程相适应的特点。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5分钟 雌蕊的结构(通过图形)传粉的概念和方式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雌蕊结构学生上讲台进行板演填图。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传粉和受精》。术语说开花结果,好像是开花以后就能结果,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开花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中间还要经过两个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传粉和受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粉,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受精,那么什么是受精?受精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学生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 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导入,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 继续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考:过渡:要了解受精的过程,首先需要识记胚珠的结构。1先看书,结合课本第十页的受精过程示意图,自己掌握子房、胚珠的结构。2.出示雌蕊结构示意图,老师领着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子房、胚珠的结构。(先认识胚珠的珠被、卵细胞、极核、珠孔,它们组成胚珠,再认识子房壁,它和胚珠又构成子房,子房、花柱、柱头又构成雌蕊)。注意:1设计好图形。 2强调:不同植物珠孔的位置不同,卵细胞总是靠近珠孔的附近。 1学生看书记忆2跟着老师的思路填图、识图。 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 过渡:在掌握胚珠结构的前提下,我们来继续学习受精的过程1先让学生自己看书,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受精的过程。2 让学生自己先叙述受精的过程,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3 老师通过活动挂图或课件,边演示边讲述受精的过程。①受精的前提是传粉,首先是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活动挂图或课件动态展示),成熟的雌蕊柱头会分泌粘液,落到柱头上的花粉受到粘液的刺激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图动态展示),花粉管不断伸长,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由珠孔进入胚珠。花粉管内有两个精子。花粉管进入胚珠内,其顶端的壁开始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来,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活动挂图或课件动态演示)。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②再通过活动挂图演示一遍进行强化强调:⑴对于子房内一个胚珠的,当生长最快的 花粉管进入胚珠后,其它的花粉管都停止发育。⑵如果一个子房内有两个胚珠的,两个花粉管分别进入每个胚珠,分别完成受精。⑶如果是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的,同理。⑷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就完成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于卵细胞和极核相结合的过程称双受精,这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为后面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及种子的结构打基础)⑸落到柱头上的各种花粉,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萌发完成受精作用。4 学生识记有性生殖的概念学生看书,自己记忆。注意:(1)解释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帮助学生理解两性生殖细胞的含义。(2)今后还要学习另一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设计好板书,为下一节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最常见、最重要的生殖方式。归纳总结:1.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受精的过程、概念及有性生殖的概念,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小结一下。2. 1学生结合图示看书自学。2单独回答受精的过程,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完善。3观看活动挂图或课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受精的过程。学生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最终结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老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析作答。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如一个子房中有一个胚珠的情况是怎样?多个胚珠的又会怎样?)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规律。指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自学教材、交流,最后共同得出结论。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分钟 出示设计好的受精过程示意图,学生填图,并叙述受精的过程。通过习题,强化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分析、交流谈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设计的反馈训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由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能力立意,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A层次作业:《新课程助学丛书·生物助学》第11页当堂达标的1、2、3题。第13页周末自测的7、8题。B层次作业:第13页周末自测的11题及课本11页第2题的(1)、(2)C层次作业:课本11页第2题的(3)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传粉与受精(2)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教师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好“主角”角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和相关技能。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可以让教师将标准的理念贯穿于课堂的各个环节,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相关知识较少,教师在引导学生联系时有些力不从心。
这节课通过活动挂图或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受精的过程,突破了难点,效果较好。
受精极核
子房壁
受精卵
雌蕊
柱头
花柱
子房
珠被
卵细胞+精子
极核+精子
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