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原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 猛浪若奔(bēn)
B.互相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 直视无碍(ài)
C.嘤嘤成韵(yùn) 鸢飞戾天(lì) 窥谷忘反(kuī)
D.经纶世务(lún) 好鸟相鸣(hào) 疏条交映(shū)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动词,生长)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至、到达)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5.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B. 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
C. 从流飘荡 , 任意东西 D. 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 负荆请罪 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风烟俱净 万事俱备
8.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夸张)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对偶)
10.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奔流而下。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文: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是( )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美景了。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能与其奇者”,作者既表达了对谢灵运这样林泉高士的追慕,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得。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江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大浪像在奔跑。
理解: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C.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翻译: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理解:这和《与朱元思书》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自然的音响,反衬山间的静寂,同时让人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欢乐律动。
12.下面对文章《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 第一自然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 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 第三自然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二、填空与默写
(一)填空
13.本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
(二)按要求默写
14.根据课文《与朱元思书》内容填写句子。
(1)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驴友们途经富春山,目睹山势之高峻,感受丛林之幽寂,体会到了《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3)《与朱元思书》中以游鱼衬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吴均曾在《与顾章书》中描写“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在《与朱元思书》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既表现了富春江两岸高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的思想的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
(3)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
(4)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侧面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音韵和谐的画面。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1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殆:几乎。 B.余怜而售之怜:怜惜,喜爱。
C.以效兹丘之下效:效仿。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负:依仗。
21.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22.翻译下列句子。
(1)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语言表达
23.吴均笔下美丽的富春江,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本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富春江的风景特点。
【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解析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 猛浪若奔(bēn)
B.互相轩邈(miǎo) 泠泠作响(líng) 直视无碍(ài)
C.嘤嘤成韵(yùn) 鸢飞戾天(lì) 窥谷忘反(kuī)
D.经纶世务(lún) 好鸟相鸣(hào) 疏条交映(sh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D项,“好”应读“hǎo”。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答案】 C
【解析】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一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二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故C错误,应该为: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B项中含有通假字,“转”通“啭”,鸟鸣叫的意思。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动词,生长)
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至、到达)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答案】D
【解析】考查对实词的理解。D“奔”是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5.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古今异义词语的辨析能力,要注意在句子翻译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即可。C.“天山”在文中的意思是天和山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天山”是山名,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天山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故选C。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B. 风烟俱净 , 天山共色
C. 从流飘荡 , 任意东西 D. 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答案】 A
【解析】A、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见"通“现”,显现。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为“消散”。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流、任意形容词活用做动词;飘荡动词作形容词;东西名词作形容词。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向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向远处伸展。
7.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 负荆请罪 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风烟俱净 万事俱备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A.凭借/背;B.独一无二/停止;C.笔直/直接;D.全、都;故选D。
8.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答案】 B
【解析】【分析】骈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数相同,故答案选B。
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夸张)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对偶)
【答案】D
【解析】D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10.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奔流而下。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文: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答案】B
【解析】B项: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快马。注意“奔”的翻译。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是( )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美景了。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能与其奇者”,作者既表达了对谢灵运这样林泉高士的追慕,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得。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江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大浪像在奔跑。
理解: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水的湍急。
C.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翻译: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理解:这和《与朱元思书》中“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自然的音响,反衬山间的静寂,同时让人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欢乐律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翻译和理解。
A.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没有人能够欣赏这奇丽美景了,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本项理解“写出了‘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能与其奇者’”有误;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意思是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本项翻译“凶猛的大浪像在奔跑”有误;
故选C。
12.下面对文章《与朱元思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 第一自然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 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 第三自然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把握。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得出答案。D答案中“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二、填空与默写
(一)填空
13.本文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 (用原文回答)的特点。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
【答案】视觉;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寒;远上寒山石径斜。
【解析】抓住题中提示的答点如“角度”“特点”“感叹的句子”“写活的句子”“景色季节特征”,根据知识积累和所学所记对课文的理解来填答即可。
【点评】本题涉写到写作方法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根据答点来分析课文内容,找到文中相关的信息点概括填答。最后两个填空设计巧妙,迁移了知识,提醒学生要综合掌握所学的古文。
(二)按要求默写
14.根据课文《与朱元思书》内容填写句子。
(1)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驴友们途经富春山,目睹山势之高峻,感受丛林之幽寂,体会到了《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____”的意境。
(3)《与朱元思书》中以游鱼衬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吴均曾在《与顾章书》中描写“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在《与朱元思书》中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既表现了富春江两岸高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功名利禄的思想的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5)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泠、嘤、韵。
故答案为:⑴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⑵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点评】古诗文默写是初中阶段语文必考题型,若想提高古诗文默写的正确率,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平时阅读背诵时,就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手到,听说读写想相结合。
三、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
(3)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
(4)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侧面写出水的清澈。
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音韵和谐的画面。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18.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答案】15. 同“缺”,空隙,缺口 即使 向上 飞奔的马
16.(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见这山峰也会停息名利之心;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见这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7.B
1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猿猴的鸣叫渲染了悲凉的气氛,通过对三峡山水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想退世避隐的高洁志趣。
【解析】
15.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1)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空隙,缺口。
(2)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虽:即使。
(3)句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上:向上。
(4)句意: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奔:飞奔的马。
16.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1)重点词语: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甚,很。
(2)重点字词: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看 。反:通“返”,返回。
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悬泉”“瀑布”是两个名词,“飞漱”是一个动词,所以该句没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故选B。
18.考查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理解。
甲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根据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这里通过写猿猴悲哀婉转、长久不绝的鸣叫,渲染了三峡秋天的悲凉气氛。在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根据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那些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行为的蔑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表现其爱慕自然、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2021·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与朱元思书(节选)
吴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钴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①,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②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有删减)
【注】①偃蹇(yǎnjiǎn):形容石头高耸的姿态。②嵚(qīn):形容山石突出。③瀯瀯(yíng):形容水回旋流动的声音。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B.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C.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D.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0.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殆:几乎。 B.余怜而售之怜:怜惜,喜爱。
C.以效兹丘之下效:效仿。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负:依仗。
21.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山丘很小,而且价格便宜。
B.乙文第二段描写了修整后的小丘美景尽显,作者置身其间则有心醉神迷的独特感受。
C.两文都写到了山景,乙文写了山石的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甲文写了山峰的高峻挺拔,树木繁茂。
D.甲、乙两文都在写景中抒情,但所抒之情不同:甲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水美景以及鄙弃世俗名利之情,乙文抒发了作者发现并买到奇美小丘后欣喜、自得之情。
22.翻译下列句子。
(1)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上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答案】19.B 20.C 21.A
22.(1)不满十天我就找到两处风景胜地,即使是古代爱好山水的人,或许未能到过这些地方。 (2)(村中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解析】
1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因此断句为: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故选B。
20.C.以效兹丘之下: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效:效力。故选C。
21.A.乙文中作者之所以要买下“唐氏之弃地”的小丘,最主要原因是“余怜而售之”,即“我”喜欢它。故选A。
2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不匝旬,不满十天;虽,即使;或,或许。
(2)乃,竟然;无论,更不用说。
【译文】:
【甲】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钴鉧潭。钴鉧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处是一道坝。
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然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也许没有到过这地方吧。
三、语言表达
23.吴均笔下美丽的富春江,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本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富春江的风景特点。
【答案】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瞧,这山,这水,真是名副其实——集天下的美于一身。从古时起,便已经有文人墨客为富春江所折服,不禁倾笔写下诗文。此时,我们身临其境,定能品出诗文中的神韵。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虽映照出她的生机勃勃,却掩不住其真正的奇伟嶙峋;虽令人心生寒意,却更有一种兴奋之情。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水,潺潺细流,清澈见底,游动的小鱼儿与细石“交纵嬉戏”不亦乐乎。在这儿我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心如止水,真正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她绝,却真实;她险,却活泼,令人不得不爱啊!
【解析】【分析】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另外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介绍清楚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导游词的拟写能力。写导游词,要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三峡景点的资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