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原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绝(yán) 飞漱(shù) 晓雾将歇(xiē)
B.轩邈 (miǎo) 属引(shǔ) 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 沿溯(sù) 鸢飞戾天(yuān)
D.白昼 (zhòu) 窥谷(kuī) 林寒涧肃(jià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傅采 伦理 欣然忘食 咬文嚼字
B.滞碍 怡情 狂妄自大 豁然贯通
C.死抠 澡饰 味同嚼蜡 孜孜不倦
D.统畴 劝戒 娇揉造作 不求甚解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全,都)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指鱼)
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
B.山川之美 春冬之时
C.相与步于中庭 冰寒于水
D.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 。 ; 。 。 。
①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
②故唐朝韦庄称赞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③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
④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
⑤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
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④⑤②①⑥ D.①②④⑤⑥③
6.下列课文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C.《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D.《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7.默写名句名篇。
(1)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7分)
8.大自然中的四季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文远中学举行“投身自然,感受四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了激发大家对自然美景的讴歌,有的同学写了上联,请对出下联。(1分)
上联:满地花阴风弄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表达你对季节美景的鉴赏。从夏、秋、冬中选择,详细述说季节美在何处,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4分)
的 (夏 秋 冬)天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你描绘的文字中表达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所以请你再写两个句子。要求:根据画线句子的写法,仿写句子;必须围绕在上面表明的观点;文字要简洁。(2分)
夏天,蓬蓬勃发,各种庄稼在暑气的蒸腾下奋力拼搏, ,
。
四、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
10.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什么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的《三峡》)
【二】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回清倒影 清流见底
B.自: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C.绝: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D.见:不见曦月 清流见底
12.把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3.【一】文采用 结构行文,先后给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二】文采用 结构行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 之情。(3分)
14.两文都提到了“猿鸣”,各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6分)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5.“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4分)
16.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6分)
17.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2分)
(1)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2)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18.“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4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分)
【材料一】
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新,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
(摘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
【材料二】
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的超大整流罩是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摘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核心舱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和实验检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它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轮,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19.根据材料三,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它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他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20.结合材料一,说说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2分)
21.结合材料二,说说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五、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 不少于600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解析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绝(yán) 飞漱(shù) 晓雾将歇(xiē)
B.轩邈 (miǎo) 属引(shǔ) 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 沿溯(sù) 鸢飞戾天(yuān)
D.白昼 (zhòu) 窥谷(kuī) 林寒涧肃(jiàn)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A项“”应读“yǎn”;B项“属”应读“zhǔ”;C项“缥”应读“piǎo”。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傅采 伦理 欣然忘食 咬文嚼字
B.滞碍 怡情 狂妄自大 豁然贯通
C.死抠 澡饰 味同嚼蜡 孜孜不倦
D.统畴 劝戒 娇揉造作 不求甚解
【答案】B
【解析】A.傅采—博采;C.死抠—死扣,澡饰—藻饰;D.统畴—统筹,娇揉造作—矫揉造作。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全,都)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指鱼)
C.念无与为乐者(怀念) 相与步于中庭(互相扶持)
D.五色交辉(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答案】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C项“念”指的是想到,考虑的意思。“相与”意思是和....一起的意思。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
B.山川之美 春冬之时
C.相与步于中庭 冰寒于水
D.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答案】B
【解析】A.自:在\从;B.之:都是结构助词,的;C.于:在\比;D.绝:绝妙\断,停;故选B。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 , 。 ; 。 。 。
①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
②故唐朝韦庄称赞富春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③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
④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
⑤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
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④⑤②①⑥ D.①②④⑤⑥③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根据给出的提示“分为上下两段”和第①句中的“也”字,可以看出先介绍下段,再介绍上端,即③①;根据据①中“最美的一段”可以看出,下面开始介绍上游的美景,顺序依次是④⑤②⑥。
6.下列课文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C.《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D.《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答案】D
【解析】ABC。正确;D.有误,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故选:D。
二、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7.默写名句名篇。
(1)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相顾无相识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盖竹柏影也 (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三、综合性学习(7分)
8.大自然中的四季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文远中学举行“投身自然,感受四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了激发大家对自然美景的讴歌,有的同学写了上联,请对出下联。(1分)
上联:满地花阴风弄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表达你对季节美景的鉴赏。从夏、秋、冬中选择,详细述说季节美在何处,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4分)
的 (夏 秋 冬)天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你描绘的文字中表达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所以请你再写两个句子。要求:根据画线句子的写法,仿写句子;必须围绕在上面表明的观点;文字要简洁。(2分)
夏天,蓬蓬勃发,各种庄稼在暑气的蒸腾下奋力拼搏, ,
。
【答案】(1)示例1:一亭山色月窥人。示例2:漫天月光云遮颜。 (2)蓬蓬勃发 夏 你看那挑着片片绿叶的豆苗,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地瓜秧,那朝天举喇叭筒的玉米,无不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3)在烈日的曝晒下用劲冲刺 在风雨的冲击下越发坚强
【解析】(1)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在拟写下联时要围绕着“投身自然,感受四季”这一主题,运用描写自然的内容作对。(2)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任意选择一个季节,抓住季节的特点,表达美的感受即可。(3)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②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相同。③字数大体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④语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本题作答要采用“在……下……”这样的格式进行仿写来突出“庄稼”的特点。
四、阅读理解。(38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
【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意境的基本能力。解析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理解诗歌精神层面的具体感受,突出其内涵型,重点剖析诗歌的言语表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在具体描写画面的时候要注意突出黄沙漫漫,草木枯绝,落日在夕阳的映照下圆润如金。
10.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什么的情感。(2分)
【答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解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的《三峡》)
【二】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回清倒影 清流见底
B.自: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C.绝: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D.见:不见曦月 清流见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清波\清澈;B.如果\从;C.极高的\消失;D.看见\看见故;选:D。
12.把语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未复,再也没有。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3.【一】文采用 结构行文,先后给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二】文采用 结构行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 之情。(3分)
【答案】总分 总分总 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细读两文,然后疏通文意后可知,甲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三峡山水的特点,然后以季节为序,细致描写三峡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乙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写。然后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山水之美。最后再次总结,与首句相呼应,所以结构是总分总,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山川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4.两文都提到了“猿鸣”,各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三峡》中猿鸣渲染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中猿鸣渲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可知,三峡的秋天的特点是凄凉,描写猿鸣是为了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结合乙文内容可知,主要表现山川之自然美,文中写猿啼也是为了表现作者心情的愉悦,表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参考译文】
【一】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6分)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5.“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4分)
【答案】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没有道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可知,“神奇的土地”指的是寒雾迷蒙、视野迷蒙、泥潭密布的草地。表现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16.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6分)
【答案】主席。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自己艰难地走着;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暗示“他”是主席。(1)结合“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 结合“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归纳答案: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2)结合“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归纳答案: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自己艰难地走着;(3)结合“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可见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由以上内容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17.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2分)
(1)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2)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答案】(1)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2)心理、动作、外貌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1)“眉梢颤抖了一下”,是神态描写;“掏出、分塞”是动作描写;“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是语言描写。(2)“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是心理描写;“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是动作描写; “红丝的双眼” 是外貌描写。
18.“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4分)
【答案】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夜”既是实写,也有象征意义。“夜”象征着行军的困难和中国革命的艰难。“闪烁的星辰”象征着为解放事业而流血牲的人,他们的精神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分)
【材料一】
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新,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
(摘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
【材料二】
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的超大整流罩是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摘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
【材料三】
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结构包括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核心舱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和实验检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它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I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I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轮,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I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摘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19.根据材料三,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它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他们均可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D.根据材料三中的“实验舱I……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和“实验舱Ⅱ……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可知,实验舱Ⅰ“问天”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梦天”还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它们均可用来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表述有误;故选D。
20.结合材料一,说说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2分)
【答案】(1)中国新一代太空舱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太空舱的隔热能力大幅提高;(2)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高科技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根据材料一“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可知,中国新一代太空舱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太空舱的隔热能力大幅提高;根据“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可知,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相关高科技发展。
21.结合材料二,说说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1)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2)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3)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要点。①由“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可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②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超大整流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可知,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③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可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
五、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 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我心灵的甘露
花儿、小草都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我则需要母亲的爱来滋润我的心灵,才能让我得到幸福与快乐。
母亲总说我皮肤干燥,要多喝汤来滋补,因此,每次周五我放学回家时,厨房的餐桌上总是端上一碗热热的银耳汤。我一向不爱喝那银耳汤,就很反感。
上个周五,我刚回到家,就听到一阵流水声,走到厨房一看,见妈妈拿着红枣、莲米和银耳在水龙头下冲洗。像是怕洗不干净,母亲每洗一颗都对着亮光眯着眼看一看。母亲又低头洗时就会有几绺头发垂在额前,其中夹杂许多白色的银丝,眼角的皱纹也明显起来,看上去有些苍老。
想到以前母亲为我做汤,一直不领情;这次我领会了母亲的细心、爱心,我一定会把这浓缩母爱的银耳汤喝完。我暗想。
我看了看母亲专注的神情,不忍打扰,进房看书。在房间总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入我的耳膜,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我倍感温暖。
“吱——”轻轻的开门声,母亲端来银耳汤,投来恳求的目光问:“趁热喝吧!”
为了我好,只让我喝一碗银耳汤,母亲竟表现如此卑微。我一阵感动,眼眶湿润了。“嗯。谢谢您,又为我做这汤。”
母亲将汤放到桌子上。我看着汤碗里袅袅升起的热气,一阵阵香气扑鼻。碗里的银耳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汤里还有莲米、红枣的点缀,像金鱼闹莲样的好看。我轻轻吹了吹,抿一口汤,口里充满了甜味,接着那黏稠的汤便顺着喉咙滑到肚里,似乎五脏六腑被甜汤浸泡,让人神清气爽。再舀起一颗莲米,轻轻一咬,一股清甜和苦涩味涌出,但很快其中的苦涩味又被甜味覆盖了,那清甜的滋味弥漫我的整个神经。
“这银耳汤好喝吗?”妈妈真诚地问。
“好喝啊!比以前单纯的银耳汤好喝多了。”我边吃边点头。
妈妈笑眯眯地说:“我听人说,银耳是营养滋补佳品,它滋润皮肤,润肠止咳;红枣能健胃补血,调节人体代谢;莲米能清热解毒,补脾安神;所以把这三种一起做汤。只要你喜欢喝,我就经常做给你吃。”
母亲为了我的身体健康,可谓用心良苦。想想以前,我对母亲强迫我和银耳汤还发脾气,真实不应该啊。
啊,母亲!花儿和小草是甘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而我的成长是有了您的细致入微的关爱。谢谢您,您的爱就是我心中最美的甘露。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我心灵的甘露”。“甘露”的意思是“甜美的雨露”,这里是比喻的说法,正如题目中所说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这些都可以是心灵的甘露。因此,这里的“甘露”可以是一个重要人物,也可以是一个拟人化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情感等。“我”则说明文章要用第一人称来写,要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或感悟。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作文时要注意自己的情感的表达,体裁宜选择记叙文或散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