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作业练习(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 作业练习(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7-30 11: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第3节环境污染的防治作业练习
一、单选题
1.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气体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2017年6月18日为首个“贵州生态日”,同期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研讨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B.工厂废酸液直接排放
C.自带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D.少用一次性餐具节约资源
3.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汕尾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4.衡阳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
A.焚烧秸杆 B.汽车尾气 C.燃烧煤炭 D.光合作用
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充氮灯泡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二、多选题
6.在空气质量评价中,被计入主要污染物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氮 D.稀有气体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酸雨的pH小于7,因此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化合物中有多种元素,所以含多种元素的物质是化合物
D.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与氢气体积比为1:2
B.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C.过滤、吸附、蒸馏、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三、填空题
9.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烧烤”时的一些现象:
(1)闻到食物的香味,说明分子   ;
(2)飘散的烟尘主要对   造成污染;
(3)熄灭红热的木炭可采用的一种措施是   .
10.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1)有四种气体:a.O2 b.CO c.N2 d.CO2,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用于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②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③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④用作保护气、化工原料,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的是     .
(2)化石燃料指的是   、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有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和   等(填一种即可).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化学能转化为   来做饭、取暖.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的某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   5.6(填“>”、“=”或“<”).
1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以下是有关爱护水资源的一些具体做法:
①洗手洗脸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②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③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 ④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⑤用淘米水浇花; ⑥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请你从爱护水资源措施的角度,将上述做法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种分类标准是   ,包括事例有   (填序号).
12.排放到空气中的   和   对空气造成了污染。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   、   、   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
(2)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C
7.答案:A,D
8.答案:A,D
9.答案:是不断运动的;空气;用水浇灭
10.答案:a;d;b;c;煤;氢能;热能;<
11.答案: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①⑤⑥(②③④)
12.答案:有害气体;烟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13.答案:(1)天然气
(2)二氧化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