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散文二篇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臼齿(jiù) 濒临(bīn) 卑微(bēi) 疲倦(juǎn)
B.点缀(zhuì)微薄(bó) 遏制(è) 炫耀(xuàn)
C.凋谢(tiáo) 赐予(cì) 不朽(xiǔ) 飓风(jù)
D.死寂(jì) 蔓延(màn) 洗涤(tiáo) 震颤(zh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B.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销它遗留下的印迹。
C.这三种淳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D.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狐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
3.下列句子和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
A.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吗?
B.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C.笑对人生,能穿透迷雾;笑对人生,能坚持到底;笑对人生,能化解危机。
D.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苫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4.依次填入下面空缺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做一个快乐的人吧□摘掉面具,卸下伪装,静守己心,笑谈浮华。以风的洒脱,笑看经年岁月□以莲的恬淡,随遇而安。人生无常,世事无常。不要人夸颜色好,取悦自己,向阳而行,温暖自己照亮他人,才是大美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A.! ; 。
B. ! , !
C.。 ; 。
D.。 , !
5.选出对下面句子的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久的生命》的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美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
B.《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都是哲理散文,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C.《我为什么而活着》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然后分别展开进行阐述。
D.《永久的生命》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赞歌。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
8.生命何其可贵,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相对短暂的生命绽放永恒的光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八年级(1)班围绕“生命·人生”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你一起参加。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仿照示例,联系你对《永久的生命》一文的理解,写一段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的画卷,等待我们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需要我们用心演奏……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美好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倦juàn。C.凋diāo。D.涤dí,颤chàn。
2.答案:A
解析:B.销→消。C.淳→纯。D.狐→孤。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A项,拟人、反问。B项,夸张。C项,排比。D项,比喻。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吧”在语段中表示感叹语气,第一空用感叹号;第二空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且并列部分内部已有逗号,故此处用分号;第三空前面这句话是陈述句,应用句号。故选A。
5.答案:C
解析:A.“在眼前”是补语。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分析错误。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谓语是“时时出现在眼前”,分析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美国”应为“英国”。
7.答案:(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B A
解析:本题考查明确句子结构、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1)要确定宾语,先找动词,句中动词为“是”,作句子的谓语,故“是”后的部分是宾语。句子主语是“前提”,“与自己相处”作“前提”的定语。(2)第③句一面对两面,可以将“能否”删去,或在“提升”前加“能否”。(3)应是先“充实”,使其量足;再“丰富”,使其多样。
8.答案:(1)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2)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解析:(1)要紧扣活动主题“生命·人生”来写,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语言要简洁,句式要工整。
(2)本题考查仿写能力。要按照示例的格式来写。开头设问,然后使用两个比喻句,形象揭示生命的意义,最后总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