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短文二篇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ǔ)其奇(qí)者。
C.怀民亦未寝(qǐn),相(xiāng)与步于中庭。
D.晓雾将歇(xiē),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 康肃忿然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反溯流逆上矣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夕日欲颓 欲壑难填
3.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中藻、荇/交横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宋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B.《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6.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晓雾将歇( ) 与其奇者( )
遂至承天寺( ) 盖竹柏影也( )
藻、荇交横( )( )
7.课下注释的重点词。
(1)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_____ 中庭:_______________
(3)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______________
(4)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_________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_______________ 耳:_______________
8.重点句子翻译。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与”应读yù。
2.答案:D
解析:A.……的样子。B.于是。C.只是。D.快要/欲望。
3.答案:A
解析:正确的停顿应为:水中/藻、荇交横。
4.答案:C
解析:“来自”与“前来”重复,删去“来自”。
5.答案:A
解析:“南宋思想家”有误,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6.答案:tuí;lín;xiē;yù;suì;bǎi;zǎo;xìng
7.答案:(1)考虑,想到
(2)共同,一起 院子里
(3)形容水的澄澈
(4)大概是
(5)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8.答案:(1)(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于是)高兴地走到户外。(关键词:户、欣然)
(2)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关键词:念、遂)
(3)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关键词:相与、中庭)
(4)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关键词:空明、交横、盖)
(5)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清闲之人罢了。(关键词:但、闲人、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