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无答案(wro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一着惊海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无答案(wrod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31 18: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1.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已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经典瞬间。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多家媒体争先恐后地争相报道。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向披靡,百姓恨之入骨。
2.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对偶、比喻)
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比喻)
D.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比喻、拟人)
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比喻)
B.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比喻)
C.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弹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排比)
D.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设问)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着”“惊海天”具有画面感,容易让读者产生震撼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飞行员与着舰指挥员之间时断时续的简单对话流露出他们内心的紧张和畏惧心理。
C.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表现了作者对舰载机成功着舰时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D.“刀尖上的舞蹈”“凌波海燕”等语言使作品具有更强的阅读美感和震撼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深海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将不断地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B.专家学者及时发声,答疑解惑,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C.当前网络文学内容供给还处在“量大管饱”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主题失焦、内容失真。
D.通过展示具体的5G信号使用范例,使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
6.给下面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近网络上举办“我给航母来取名”活动,目前呼声最高的是“台湾号”。
②国产001A型航母名字仍未定:定名山东号可能性最大。
③而巡洋舰以上的大型舰艇将会以省(区、直辖市)或词组来命名。
④说起国产航母的名字,不得不说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名字的由来,按照《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命名规定,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补给舰以湖泊命名。
⑤其次是“山东号”,一些网友从历史角度说要叫“郑成功号”,还有一些网友给了一些比较萌的名字选择,比如“皮皮虾号”“齐天大圣号”等。
A.⑤②④③① B.①②④⑤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②④③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xiào,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洌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gǒu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1)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呼xiào(_____) 澎湃(_____) 桅杆(_____) 一丝不gǒu(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迎风招展”的意思是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激情,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如果采用镜头定格的方式概括内容,选文中的场景可依次概括为“________”“飞行员感觉好极了”“________”。
(2)选文第1段描写人们的反应有什么用意?
(3)选文第2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惊心动魄: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符合语境。B.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和“争相”重复,不恰当。C.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褒义词贬用,不恰当。D.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褒义词贬用,不恰当。故选A。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C项,未运用修辞手法。
3.答案:D
解析:D项是反问句。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紧张和畏惧心理”说法错误。由原文“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可知,两人的对话简洁准确,是对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流露出两人从容的心理。
5.答案:B
解析:A.“推进”与“效率”动宾搭配不当,可将“效率”改为“进程”,或将“推进”改为“提高”。C.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内容失真”后面添加“的问题”。D.“通过”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
6.答案:D
解析:此语段讲了我国航母的命名,第①句引出了话题,可作为首句;从“其次”一词可知,第⑤句与第①句衔接紧密,可作为第二句;第②④句讲了我国国产航母的命名情况;第③句中的“而”字是承接上一句的分析而来的,讲了我国大型舰艇命名的要求。分析可知排序为:①⑤②④③。
7.答案:(1)啸;pài;wéi;苟
(2)凛洌;凛冽
(3)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解析:(1)注音时要注意声母、韵母及声调的位置。书写时要注意区分“啸”与“萧”、“苟”与“枸”“钩”。
(2)答题时,要注意“冽”与“洌”的区别。“冽”两点水,与寒冷有关;“洌”三点水,指(水、酒等)清澈。
(3)结合语境解释“迎风招展”的意思。
8.答案:(1)全场欢呼、落泪;人们争先与飞行员拥抱、合影
(2)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3)插叙。用某大国上将的话,反衬出舰载战斗机着舰面临的困难之大;追述了中国人为舰载战斗机上舰而付出的努力,赞美了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点明了人们激动的原因。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能力。首先根据题干中的“飞行员感觉好极了”确定答案对应区域为1—2段和5—6段;然后细读1—2段和5—6段,根据题干中的“采用镜头定格的方式概括内容”,仿照“飞行员感觉好极了”的语言组织形式,用“何人做何事”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
(2)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首先抓住“欢呼声”“掌声”“笑容”“落泪”等明确该段写了人们哪些反应,表现了人们怎样的情感;然后体会与主题的关系;最后从本文作为通讯节选需要具有现场感、感染力的角度思考作答。
(3)本题考查对叙述方法的判别及对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本段简要回顾中国白手起家的历史,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阐述人们为舰载战斗机上舰所做的努力,这些内容是作者暂时中断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一事的叙述,而插入的与此事相关的内容,可确定为插叙。插叙部分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与“多少人”面临困难默默奉献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形成对比,反衬出舰载战斗机着舰面临的困难之大,突出了中国人为舰载战斗机上舰而付出的努力,饱含着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