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唐诗五首》之 《使至塞上》课件(共31张PPT)+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唐诗五首》之 《使至塞上》课件(共31张PPT)+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1 19:22:54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同步练习(原卷)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属国( ) 征蓬( ) 萧关( ) 侯骑( ) 燕然( )
2、解释下列的词语
(1)使至塞上:
(2)单车:
(3)问边:
(4)征蓬:
(5)长河:
(6)萧关:
(7)候骑:
(8)都护:
(9)燕然:
3、按要求填空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 。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 。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 , 。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 。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
(6)《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7)《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 。
(8)《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 。
(9)《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10)《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4、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
【贵州遵义市中考真题】
古诗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甘肃天水市中考真题】
诗歌赏析: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4).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
【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初三二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下面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诗中“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悬殊,城池危在旦夕等情状,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
B.甲诗属于一首七言律诗,其中“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出了战争的悲壮和惨烈。
C.乙诗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D.乙诗颈联写塞外风光,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①甲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②乙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称为千古绝句,可谓“诗中有画”,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部编版】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同步练习(解析卷)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属国(shǔ) 征蓬(péng) 萧关(xiāo) 侯骑(jì) 燕然(yān)
2、解释下列的词语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2)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3)问边:到边塞去看望,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4)征蓬:随风远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5)长河:即黄河。
(6)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7)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8)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
(9)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
3、按要求填空
(1)《使至塞上》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采用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9)《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
【贵州遵义市中考真题】
古诗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颔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士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答案】
(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2).D
【解析】
(1).标题考查炼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一个“直”字,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2).D.有误。“候骑”是负责侦查、通信的骑兵。诗人到萧关,遇见了侯骑,却没有见到将官,原来都护正在前线作战。写出了战事之紧,表达了对将官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
【甘肃天水市中考真题】
诗歌赏析: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4).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
【答案】
(3).B
(4).示例①: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示例②: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
(5).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
(3).本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B选项中“候骑”是“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不是自然景物,故选B。
(4).本题考查对诗句意境的理解和评价。解答此题先要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描写的意境,这两句诗写“大漠”、“孤烟”,写“长河”、“落日”,看似几个漠不相关的景物的简单罗列,实际上,其间是密切联系的。在这里,“大漠”与“孤烟”互衬,“长河”与“落日”互衬,作者以景物之单调写塞上之广阔,“以阔大苍茫的意境,衬托哀婉凄美的情思”,从而把塞外风光描绘得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诗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近代学者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北宋文学家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结合以上内容,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线索提示,例如:这两句诗诗人抓住典型景物,描写了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被近代学者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
(5).本题考查对古诗词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需结合典故的来历和主题,“勒石燕然”的典故指《后汉书 窦宪传》记载,“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甲】诗中,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巡视宣慰,“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两句意思是诗人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诗人在此引用 “勒石燕然”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乙】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意思是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表达了将士们思乡心切而不得归,渴望建功立业而功业未成的愁苦的之情。二者的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紧迫,守边将士的爱国情怀以及慷慨雄壮之情。
【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初三二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下面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诗中“压”“摧”两个动词,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悬殊,城池危在旦夕等情状,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
B.甲诗属于一首七言律诗,其中“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出了战争的悲壮和惨烈。
C.乙诗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D.乙诗颈联写塞外风光,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①甲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②乙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称为千古绝句,可谓“诗中有画”,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
(6).B
(7).①甲诗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乙诗中“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表现诗人心中无限孤寂飘零之感。
②示例:大漠无边无垠,一缕狼烟冲天而起,直上云霄;远处的黄河绵长如锦带,映衬着西沉的夕阳。
【解析】
(6).B.有误。“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没有听觉。故选B。
(7).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熟读甲诗,“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乙诗中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可据此对比分析作答。
②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理解诗歌精神层面的具体感受,突出其内涵型,重点剖析诗歌的言语表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在具体描写画面的时候要注意突出黄沙漫漫,草木枯绝,落日在夕阳的映照下圆润如金的画面。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导学案(学生卷)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默写诗歌。
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默写诗歌。
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歌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2.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 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3.关于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4.诵读断句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诗歌赏析
原文 翻译 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兵,出使途中经过居延。 首联:“单车”说明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交代时间及事由。山高路远,衬托诗人孤寂心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飘飞的蓬草飘出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颔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既言事,又写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西沉的落日正圆。 颈联: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其景物的单调;“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直” 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本句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显露出豁达的情怀。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好遇到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得知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尾联:为实写,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战事的频繁。
6.诗歌主旨
诗歌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7、思维导图
二、预习设计
1.预习这首诗,给带点的字注音。
属国( ) 居延( ) 征蓬( ) 汉塞( )
归雁( ) 萧关( ) 候骑( ) 燕然( )
2.文学常识填空
王维,____代____________诗人,字______,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________,素有“______”之称。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和________并称“王孟,”宋代苏轼称其“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等。
3.请正确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征 蓬 出 汉 塞,归 雁 入 胡 天。
4.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单车欲问边( ) 征蓬出汉塞(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
5.比一比,看谁能快速背诵这首诗。
三、赏析诗歌
1.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2.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4.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尾联“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用了什么典故?从中你读出了那些信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检测
1.根据理解默写
⑴王维《使至塞上》中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⑵王维《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诗歌《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
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5)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
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颌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2.预习《渡荆门送别》一诗。
【部编版】第13课《唐诗五首》之《使至塞上》导学案(教师卷)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默写诗歌。
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重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默写诗歌。
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歌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2.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 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3.关于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4.诵读断句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诗歌赏析
原文 翻译 鉴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乘一辆车去慰问边关守兵,出使途中经过居延。 首联:“单车”说明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交代时间及事由。山高路远,衬托诗人孤寂心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飘飞的蓬草飘出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颔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出“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既言事,又写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中,一股烽烟直上云天,黄河上西沉的落日正圆。 颈联: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其景物的单调;“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直” 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本句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显露出豁达的情怀。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好遇到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得知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尾联:为实写,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战事的频繁。
6.诗歌主旨
诗歌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7、思维导图
二、预习设计
1.预习这首诗,给带点的字注音。
属国( ) 居延( ) 征蓬( ) 汉塞( )
归雁( ) 萧关( ) 候骑( ) 燕然( )
【答案】shǔ yán péng sài yàn xiāo hòu jì yān
2.文学常识填空
王维,____代____________诗人,字______,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________,素有“______”之称。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和________并称“王孟,”宋代苏轼称其“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唐 山水田园 摩诘 王右丞 诗佛 孟浩然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竹里馆 相思
3.请正确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征 蓬 出 汉 塞,归 雁 入 胡 天。
【答案】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单车欲问边( ) 征蓬出汉塞(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
萧关逢候骑( ) 都护在燕然( )
【答案】单车:一辆车,表明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5.比一比,看谁能快速背诵这首诗。
三、赏析诗歌
1.此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2.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4.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5.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尾联“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用了什么典故?从中你读出了那些信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1.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2. “征蓬”“归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蕴含了作者由于受排挤而孤独、伤感、飘零的心情。
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4.“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沙漠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5.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6.尾联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我读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可以看出战事的频繁;表达了诗人的慷慨悲壮之情以及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检测
1.根据理解默写
⑴王维《使至塞上》中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⑵王维《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⑵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⑷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阅读诗歌《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
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5)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
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颌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答案】⑴“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暗写诗人受排挤离开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⑵“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⑶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4)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5)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6)B
(7)BD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2.预习《渡荆门送别》一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语文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使至塞上
第三单元
第13课 唐诗五首
崔 颢
新课导入
《使至塞上》演唱版片段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文并能熟练地背诵诗文。
2、品析诗文内容,体味诗歌的意境与内涵。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美;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语言美。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绝句等都有脍炙人口的佳作,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代表诗作有《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 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一、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古诗、五绝、五律。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二、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
高适:《燕歌行》《别董大》《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
李益:《从军北征》
王之涣:《凉州词》
李颀:《古意》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三、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知识链接
诗歌派别
四、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
杜甫:《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征蓬( ) 汉塞( ) 候( )骑( )
都( )护 燕( )然

yān
péng
sài
hòu jì
整体感知
点它开始朗读
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出使

疏通诗意
我轻车简从去边塞慰问察看,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一辆车,表明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典属国简称,
代指使臣。
地名。此处泛指
辽远的边塞地区。
慰问
首联叙事。诗人以简练的笔墨交代了出使边塞的目的(慰问边疆的将士)和经过的地方,为下面的写景做铺垫。
疏通诗意
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胡地的天空,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颔联抒情。诗人即景设喻,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疏通诗意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指黄河
颈联写景,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一个“大”字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直” 一“圆”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本句是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疏通诗意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在遥远的燕然山前线。
负责侦查、巡逻的骑兵
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 燕然。
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尾联叙事,交代了解到的边塞情况。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从侧面表现了战事的频繁。同时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精神。
用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刻石记功以返的典故,歌颂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精神,也显示出使臣对边关战事的关心。
合作探究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叙述作者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漂泊异地的愁绪。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合作探究
3、从“直”“圆”二字品读赏析写景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
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沙漠景象,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上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合作探究
4、从多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示例1.构图美: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浑,
示例3.色彩美: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流,一股白色孤烟,直上高空,色彩鲜艳、明丽。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示例2.修辞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合作探究
5、仔细阅读诗歌,说一说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由“单车、征蓬、归雁”这些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寂、抑郁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者进入边塞所见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融情于景,诗人流露出豪迈、豁达之情,尾联表现对将士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所以诗人心情由抑郁孤寂到豪迈豁达到赞美敬佩。
写作特色
1.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诗歌形象地描绘了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尤为传神,通过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画面感强,概括性极强,造景雄浑。
2.比喻贴切,遣词精妙。
描写“征蓬”“归雁”,既是写景,又是叙事,自然贴切。“蓬草”“大雁”多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以“蓬草”“大雁”自比,从中可见其内心抑郁和激愤的情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一个“圆”字,一个“直”字,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遣词精巧,别具匠心。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描写大漠风光的诗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马诗》
文章主旨
诗歌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课堂检测
⑴王维《使至塞上》中述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王维《使至塞上》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使至塞上》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理解默写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课堂检测
2.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A
课堂检测
3.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B
课堂检测
4.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
课堂检测
5.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
板书设计




首联:叙事 出使汉塞
颔联:抒情 内心抑郁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 战事紧张
使至塞上
慷慨悲壮
谢谢聆听
谢谢观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