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1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2 06:1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导入新课
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药学奖
学习目标
1.把握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重点)
2.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难点)
3.了解诺贝尔奖,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重点)

深入研讨领悟主旨

基础知识积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写法借鉴学以致用
目录

基础知识积累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他一生拥有 355 项专利发明,并在多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 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 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 5 种奖金(1969 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子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新闻常识
1.新闻的六要素是:
2.新闻的五部分是: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
五个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渗透 仲裁 颁发
遗嘱 卓有成就
shèn cái bān
zhǔ zhuó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新闻,找出新闻六要素相应的语句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1901年12月10日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六位……
诺贝尔发明炸药获巨款设立奖金
评选六位……
即日起……
2.读新闻说出新闻的五部分,内容是什么?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一段(交代颁发机构、时间以及颁发对象)
第二、三段(详细介绍了获奖人物及颁奖的机构、时间和地点)
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后每年一次
思考:电头交代了什么?
3.【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的时间和地点。
4.在主体部分,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表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的特点

深入研讨,领悟主旨
1.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顾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主旨归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背景
介绍获奖人员
明确颁奖程序
崇尚科学
激励创新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主体

写法借鉴,学以致用
1. 报道及时,语言客观、准确。
这则新闻是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当天进行的报道,可见报道及时。语言客观、准确体现在用词经典上,如第①段导语中的“今天首次”,第②段中阐述每一位获奖者的成就时用的“发现了”卓有成就”“颇有建树”“建立”等词语,都体现了新闻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2. 材料翔实,行文缜密。
第②段对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都进行了翔实的报道。新闻的结尾补充交代了诺贝尔奖奖金的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不但体现了报道的翔实,而且是诺贝尔奖评定、管理、颁发公正公平的有力证据,行文十分缜密。
片段作文:试着写一则消息,报道与班级有关的新闻事件,注意材料翔实、行文缜密。
课程结束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发(bān) 渗透(shèn) 遗嘱(shǔ) 挪威(nuó)
B.仲裁(zhōng) 建树(shù) 密切(qiè) 粉碎(suì)
C.钞票(chāo) 安慰(wèi) 民族(zú) 拨款(bō)
D.射线(shè) 协会(xié) 巨额(è) 霍夫(hè)
C
当堂检测: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从即日起,根据诺贝的遗嘱,诺贝尔奖有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一个)颁发。
C.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告别:法郎、马克、里拉、先令、盾、埃斯库多和比塞塔……
D.有着“小王子”和王蛇吞食大象图案的蓝色50法郎钞票被送进历史的粉碎机。
A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诺贝尔
①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②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总共取得129种物品的发明专利,其中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③诺贝尔的父亲是个机械师,一场大火烧得全家一贫如洗, 只得到处漂泊。小诺贝尔跟着东奔西走,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锤砸石头,他想,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④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最先他与父亲和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其爆炸力十分强大,人们称其为“诺贝尔爆炸油”,风行全世界。但液体炸药易爆炸,运送很困难。
⑤怎样使炸药安全运输呢?诺贝尔开始了新的研究。1864 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弟弟被炸死, 父亲炸成了残废。面对严酷的现实,他迎着困难继续研究。
⑥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几百次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
⑦诺贝尔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强的炸药,他加紧试验。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火星快要接近炸药了,诺贝尔心脏在“怦怦”地跳动,但双眼仍盯着炸药不放。“轰!”雷鸣般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浓烟涌出室外,人们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 “诺贝尔完了!”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从地上挣扎着爬起 来,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⑧1875年,诺贝尔发明了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1887年,诺贝尔又发明了威力大、无浓烟的炸药
——无烟炸药。
⑨诺贝尔一生没有结婚。他临终前在遗嘱上交代把他100多种发明奖金和专利费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把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在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文学、和平五项事业上的成就最突出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的来历。
1.读短文填空。
诺贝尔一生共取得____种物品的发明权,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_________。最先,他与父亲、哥哥一起 发明了一种 ________炸药;为了运输安全,经过努力和几百次失败,终于制造了固体炸药——
_________,1875年发明了________ 炸药,1887年又发明了________炸药。
129
炸药
液体
黄色炸药
胶质
无烟
2、第5自然段第1句是一个________句,起 ________作用。
3、请你说出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人物姓名及国籍。
设问
引出下文
美籍华人:杨振宁;
印度诗人:泰戈尔;
美国作家:海明威
(答案不唯一,写出其中两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