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6课 藤野先生
【课内知识点总结】
一、字音
1.挟【xié】:本意为用胳膊夹着。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
2.樱花【yīng huā】
3.绯红【fēi hóng】:深红色。
4.宛如【wǎn rú】:好像;仿佛。委曲顺从的样子。
5.掌故【zhǎng gù】:原指旧制、旧例,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轶事。6.落第【luò dì】:科举考试未中。 又指输掉。
7.畸形【jī xíng】:生物体某部分在发育中形成的不正常的形状。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
8.不逊【bú xùn】:不恭敬,没有礼貌;骄横。
9.匿名【nì míng】:是指的是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即指隐瞒身份、个人特征或不说明是什么人物。
10.诘责【jié zé】:诘问谴责
11.呜呼【wū hū】: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指人丧命。
12.凄然【qī rán】:凄凉悲伤。
13.教诲【jiào huì】:教导训戒。
14.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jiàn】: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15.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没有一点儿音信。杳:无影无踪。
16.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
17.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18,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í】: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易错读音】
绯红(fēi) 发髻(jì)驿站(yì) 芦荟(huì)解剖(pōu)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订正(dìng) 扒手(pá)瞥见(piē) 凄然(qī)
教诲(huì) 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wù)
二、字形
宛如 顿挫 掌故 落第 畸形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三、文学常识
1、课文说明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
2、作者简介
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主题识记】
本文记述了作者与老师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其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四、重点讲解
课文重点句子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赏析】
比喻、夸张、反语:“像绯红的轻云”是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是比喻兼夸张,“标致"是反语,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具体形象地刻画出“清国留学生”盘着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样子,反映出他们不学无术、思想腐朽的本质,流露出作者对他们的嘲讽和厌恶之情。
课文重点句子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赏析】
反语:“正人君子”用了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作者决心以笔为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政治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五、课文赏析
文章具体写了四件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清国留学生,作者以白描手法,抓住要特征,极为传神。文章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去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及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的爱国之情,文中很多材料都是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六、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转到仙台学医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经过以及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七、夯实基础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生活?
“清国留学生”不思进取,在东京过着奢靡恶浊的生活,“我”对这些极为反感和失望,因而才会想要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表现出“我”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为下文和藤野先生相识做铺垫。
3.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说说你对句中的“大概”的理解?
“大概”表示推测,作者推测了自己在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是当地没有中国的学生,“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
4.请赏析第 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补充藤野先生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之间的原因,突出表现藤野先生专注、执着的医学研究精神。
5.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用“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用“当然”加以强调,突出了这句话逻辑之荒谬。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是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体现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6.导致鲁迅弃医从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麻木的意识。
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7.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①离开东京之缘由;②仙台求学受优待;③初识藤野先生;④添改讲义;⑤纠正解剖图;⑥关心解剖实习;⑦了解女人裹脚;⑧匿名信事件;⑨看电影事件;⑩“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第二题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他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所以,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第三题
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从整篇文章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可以说,作者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联。
第二,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从东京到仙台留学的这段经历在鲁迅的一生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也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经历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也为“我”这段经历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说,“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受是本文的“底色”和“背景”,聚集点则是藤野先生。没有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也不会如此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
第四题
1.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通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3.增加“而且增加勇气了”一句,坚定地表现出作者在严酷的国内政治环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继续战斗的决心。“于是点上一枝烟”,增添了形象感,表现出作者对“正人君子”们的蔑视。
第五题
参考答案:
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从本文看,是因为他厌恶东京的学习环境,厌恶“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厌烦他们把环境搞得乌烟瘴气。联系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作品看,其实有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他在《〈呐喊〉自序》中做过解释:“我的梦很美满,豫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选择学医的,可就在医专学医时,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促使他萌发“弃医从文”的思想。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候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鲁迅的人生选择告诉我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树立爱国主义理想,勇于承担复兴中华的责任,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