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复习题
1(2分). 鹿、兔、蚜虫等植食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著
C.分解者
D.统治者
2(2分). 一段时期内当某一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生物数量将( )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不会变化
D.不断下降后再回升
3(2分).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的选项是( )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4(2分).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B.群落的地域分布范围必须比种群大
C.群落由种群组成
D.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5(2分).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B.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
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
D.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
6(2分).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7(2分).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鼠、蛇、鹰等生物,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这些生物可构成3条食物链
C.该生态系统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兔→鹰→细菌
D.蛇会冬眠,影响蛇冬眠的因素是温度
8(2分). 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也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如人类皮肤的颜色取决于黑色素含量的多少。人类学家发现,白色人种一般生活在北方高纬度地区,黑色人种一般生活在热带低纬度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9(2分). 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10(2分).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11(2分). 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自然选择的结果
C.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12(2分). 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是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以下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13(2分). 某生态系统处干旱地区,降雨量较少,种群数量经常有较大变化,该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14(2分). 对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
B.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是单向的而且不断减少,而能量则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
C.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
15(2分). 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
16(2分). 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丙固定的太阳能
17(2分). 右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 )
①草②树③植食性昆虫④兔⑤食虫鸟⑥狼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18(2分).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农业害虫可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人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关于对此过程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A期间,如果在农田中喷洒对害虫的农药,则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B期间蜘蛛数量较快减少的原因是该种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C期间两个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已不存在食物关系
19(2分). 如图表示人们将废旧电池丢弃于山沟,重金属污染环境后,通过饮水和食物最终进入人体的过程,方框中字母各表示植物、土壤、地下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A、B分别表示地下水和土壤
B.图中的C→动物→人体可表示食物网
C.从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分析A、C属于非生物因素
D.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0(10分). 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用字母表示)
(3)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4)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____。
(5)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生物____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21. 德清县的下渚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湿地。下渚湖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就连白鹭也留恋这里的环境,每年冬季到这里越冬。湖水中生长着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有鲢鱼、鳙鱼等鱼类。其中水蚤以硅藻为食,鳙鱼以水蚤为食。下渚湖连着周围的江河,湖底土质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强,是天然的蓄水池。
21.1(2分) 下渚湖湿地是一个________(填“群落”、“生态系统”或“生物圈”)。
21.2(2分) 在下诸湖湿地中,大气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食物链传递的。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21.3(2分) 如果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下渚湖中,超过下渚湖湿地的净化水体的能力,就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鱼类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下降和有毒物质含量升高。
22(6分). 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于2016年12月14日收官。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
(3)图中____(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
23. 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23.1(4分) 从如图可以看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____等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____和能量。
23.2(4分) 如图的各种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者,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者。
23.3(4分) 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植物通过________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和物质循环。
23.4(4分) 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____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动物的____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23.5(4分) 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___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24(16分). 一位生态学家研究了一块玉米地的能量流动情况,得到如下数据。
这块玉米地共收割玉米约10000株,质量为6000kg,其中共含碳2675kg。
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通过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约2045kg。
1kg葡萄糖储存1.6×107kJ能量。
整个生长季节,人射到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总量为8.5×1012kJ。
(1)计算: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呼吸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比例是
;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率是
。
(2)根据计算,请画出能量流经该玉米种群的图解,图解中应标明各环节能量利用和散失的比例。
25(20分). 和平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校旁池塘中4种不同的生物(A、B、C、D)进行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4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某种杀虫剂)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表:
(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形式表示4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
(2)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3)该生态系统除了这4种生物外,还有一类不可缺少的生物是
, 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4)研究看出,大鱼、小鱼、水蚤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小球藻所固定的
能。
(5)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从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B
6. C
7. C
8. A
9. D
10. C
11. A
12. C
13. B
14. C
15. D
16. D
17. C
18. C
19. D
20. 4;A;分解者;捕食;E
21.1. 生态系统
21.2. 硅藻→水蚤→鳙鱼
21.3. 溶解氧含量
22. 麦(植物)→人(志愿者);分解者;①
23.1. 阳光;物质
23.2. 生产;分解
23.3. 吃与被吃;能量流动
23.4. 光合;呼吸
23.5. 自动调节;自然
24.
(1)1.3972×1011kJ
(2)23.4%
(3)1.64%
(4)
25.
(1)B→D→C→A
(2)B
(3)细菌、 真菌(或分解者)
(4)太阳
(5)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少
【参考详解】
4.
【解析】群落、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布范围可大可小,由人根据研究需要或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