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3.2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4 10: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 传染病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带有致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各种生物统称为病原体。(  )
(2)为了防止传染病在灾区流行,对餐具、衣物等要进行消毒,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3)对患有流感的学生进行隔离治疗,这一预防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
(4)虽然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但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
[核心知识]
1.病原体是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当传染病流行时,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可终止。
1.2020·湖州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病毒且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是(  )
A. 艾滋病
B.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C.肺结核
D.疟疾
2.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患病人数尚不多,却都有互相接触的病史。此病的病因和具体传播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多。对此,下列措施必要的是(  )
①注意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②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③迅速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④禁止患者生育,以免生出病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2021·山东 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
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
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
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
4.2021·辽宁 葫芦岛市很多学校开展了“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该项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5.寨卡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
B.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C.寨卡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D.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6.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实,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基本就不会感染艾滋病。下列四种途径中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  )
7.2020·绍兴 1955年,中国科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一种能引起沙眼的微生物“TE8”。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TE8”等类似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_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0·温州 2020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测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片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毒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________现象。
(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寻求科学答案,推理非常重要,只有作出正确的推理并用实验证明,才可确定假设的真伪。现已知“昏睡病原虫是昏睡病的病原体”及“除去采采蝇即可消灭昏睡病”等事实,提出“采采蝇传播昏睡病原虫”的假设。下列叙述中,完全属于根据这个假设而作出的推论的是(  )
①昏睡病原虫是寄生在人体血液中的锥形原生动物
②患昏睡病的人,体内必有大量昏睡病原虫
③采采蝇体内可发现昏睡病原虫
④采采蝇可从昏睡病人的体液中吸入昏睡病原虫
⑤如果健康人被带有昏睡病原虫的采采蝇叮咬,就可能患上昏睡病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0.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1.2021·江西 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耳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有耐药性,可导致侵袭性感染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被称为“超级真菌”。耳念珠菌主要在医院内传播,对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免疫力受损的住院患者构成威胁。医院可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等方法来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健康人群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具备相互传播的可能性。
(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________生殖。
(2)医院采取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________。
(3)从进化的角度看,“超级真菌”的产生是____________的结果,其耐药性变异属于__________的变异。
12.2015年10月,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据介绍,屠呦呦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有一只蚊子在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导致疟疾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疟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疟疾病的________。
(2)乙在患病前是____________,在患病后属于________。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微丝蚴相当于________。
(4)蚊子应属于传染病基本环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夏季用“灭害灵”等药物杀灭蚊子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
13.2021·辽宁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人群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在水痘流行期间,学校经常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防疫站还建议未出水痘的学生接种水痘疫苗来预防水痘。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细菌、寄生虫等能引起传染病,称为________。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结构特点是不具有________结构。
(3)在水痘流行期间,学校经常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核心·易错
(1)×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2)√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对餐具、衣物等进行消毒,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一措施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3)×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患有流感的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4)√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是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传播、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能力提升拔尖练
1.A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由细菌引起;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由细菌引起;疟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由细菌引起。
2.B 3.A 4.C
5.C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伊蚊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预防该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6.A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浴室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可见,一般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7.(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8.(1)变异 (2)保护易感人群
培优初探拓展练
9.C  “采采蝇传播昏睡病原虫”的假设已得到证实,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昏睡病原虫寄生在病人的体液中,由采采蝇叮咬吸入,再去叮咬健康人进行传播。从已知事实中不能得出“病原虫是锥形原生动物”的结论。有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即使少量也会使人致病,因此从已知事实中不能得出“患昏睡病的人体内必有大量昏睡病原虫”的结论。
10.A  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病原体;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1.(1)孢子 (2)隔离 (3)自然选择 
(4)可遗传
(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资料中的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3)“超级真菌”常常对多种抗真菌药耐药,耐药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耐药性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2.(1)传染源 (2)易感人群 传染源
(3)病原体 (4)传播途径
(5)切断传播途径
13.(1)病原体 (2)细胞 (3)切断传播途径
(1)(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引起水痘的病毒称为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水痘流行期间,学校经常对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