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2课时 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在科学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述的是食物网。( )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时,其特点是循环流动,逐级递减。( )
2.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草→牛→虎
B.营养物质(大米)→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核心知识]
1.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
[易错点拨] 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1.2021·海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
A.无生产者 B.无分解者
C.无能量流动 D.无物质循环
2.下列有关食物链“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丁是分解者
C.乙、丙之间是捕食关系
D.甲、乙生物的细胞结构相同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获取的能量最多
B.营养级越高,积累的能量越多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D.下一营养级只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20%
4.2021·新疆 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A.A→E→C→B→D
B.D→B→C→E→A
C.
D.
5.2021·达州 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中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 麦→鼠→蛇→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6.如为某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的部分过程,甲、乙分别代表微生物吸收、释放出含氮物质的作用,丙、丁代表在生物间转换的含氮物质,关于甲~丁的推论,下列哪一项最合理( )
A.甲:呼吸作用 B.乙:光合作用
C.丙:葡萄糖 D.丁:蛋白质
7.2017·绍兴 如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1)图中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还缺少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认真观察图后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____。
(2)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3)请你数一数,图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4)请用箭头和文字写出图中最长的那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在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蜘蛛和食草昆虫的数量将迅速__________。
9.如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中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10.2021·杭州 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11.某校科学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在对某个生态系统调查后,根据所学科学知识绘制了如所示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都是由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图中甲包括空气、温度、土壤、________和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
(2)图中的生产者可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的乙能够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为________返回无机环境中,供绿色植物再利用。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称为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称为__________。由许多条这种链条式联系彼此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称为________。
答案
核心·易错
1.(1)× (2)×
2.D 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营养物质(大米)是物质,不是生物(生产者),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草→兔→鹰此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能力提升拔尖练
1.A 2.C 3.D 4.D 5.C 6.D
7.(1)分解者
(2)浮游植物→鱼b→鱼c
(1)图中浮游植物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外,还缺少分解者。(2)最短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鱼b→鱼c。
8.(1)太阳能 (2)分解者 (3)9
(4)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5)增加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食物链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培优初探拓展练
9.D
10.(1)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虾与虾幼体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所以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
(2)6 (3)增加
(4)分解者
11.(1)生物部分 水分 阳光
(2)光合 物质 能量
(3)无机物 物质循环
(4)食物链 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