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3 16: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白杨礼赞
茅盾
开垦 主宰 倦怠 丫枝 倔强 婆娑 虬枝
伟岸 傲然 宛然 秀颀 鄙视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不折不挠
kāi kěn
zhǔ zǎi
juàn dài
yā zhī
jué jiàng
pó suō
qiú zhī
wěi àn
ào rán
wǎn rán
xiù qí
bǐ shì
miào shǒu ǒu dé
tǎn dàng rú dǐ
qián zī àn zhǎng
yān yān yù shuì
páng yì xié chū
bù zhé bù náo
认识课题——
何为礼赞?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感知课文:
1.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2.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白杨树哪些方面不平凡?
3.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2、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不平凡”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也是结构文章的线索。
3、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白杨树哪些方面不平凡?
1)生长环境
2)外部形态
3)内在气质
细读文本:
黄绿错综色
无边无垠大
坦荡如砥平
生长环境
雄壮伟大
对比
单调
不平凡
正衬
反衬
形态特点
力 争 上 游(总)




笔直 丈把高 无旁枝
笔直 向上 靠拢 成为一束
宽大 片片向上 没有斜生的
光滑 有晕圈 淡青色
倔强挺立 向上发展 不折不挠 (总)
不平凡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靠紧团结
挺拔 力求上进
内在气质
不平凡
3.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大声齐读下面的文字,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象征
白杨树
北方抗日根据地的农民及其斗争精神
象征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
作者当时到延安讲学,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和革命精神,他从解放区的军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解放区的军民。
写作背景: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什么叫象征,本文的本体和象征体是什么?
树(本体) —人(象征体)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坚强不屈 —哨兵
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
北方的农民
白杨树
抗日军民
象征本体和象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