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3 21: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同步练习
【双基巩固】
1、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  )
A、肾炎   B、阑尾炎   C、贫血    D、肺结核
2、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12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来看,结核病患者属于 (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病原体
3、下列关于易感人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身体比较瘦弱的人群
B、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C、与传染病有接触的人群
D、正在患有该病的人群
4、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  )
A、只要具有传染源
B、只要具有传播途径
C、需要同时具有传染源和易感人群
D、同时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5、2013年4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认我省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③生熟食物分开处理;④经常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其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据报道,2011年我国艾滋病病人数量大幅度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对待艾滋病病人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  )
A、不能与艾滋病病人一起工作
B、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C、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与适当的帮助
D、可以接受他们进行无偿献血
7、2012年4月25日是我国第27个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主题为“接种疫苗,家庭有责”。强调家庭负有主动为孩子获得免疫接种的责任,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接种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 (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应做
到 (  )
A、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B、三个环节都是主要环节,要齐抓共管
C、只要认真控制住传染源即可
D、只要切实做好保护易感人群的工作即可
9、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
(2)流感流行期间,通常对空气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
                       。
10、下图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
(2)①②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
(3)③④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
(4)⑤⑥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
11、下图中,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了乙的血液,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蚴,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丝虫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乙在患病前是    ,患病后是    。
(3)微丝蚴是    。
(4)蚊子是    。
【能力提升】
1、2012年5月中旬以来,我市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明显增多。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下列预防措施不恰当的是 (  )
A、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B、服用抗生素提前预防
C、对玩具、餐具、水杯等定期消毒
D、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
2、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的是 (  )
A、患乙型肝炎的人 B、家里健康的猫、狗
C、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 D、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3、H7N9型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现传染病患者后,医院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  )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4、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2011年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下表所示。下列对相关传染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
病名 发病数 死亡数
艾滋病 3 551 1 059
肺结核 135 848 200
狂犬病 98 90
乙型肝炎 117 553 65
流行性出血热 609 9
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现在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是流行性出血热
5、关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较全面的叙述是 (  )
A、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C、锻炼身体,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D、将传染病患者迅速治疗并隔离
【拓展探究】
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Ⅰ:据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5月29日报道:一种由吸血昆虫引发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也被称做美洲锥虫症)正从美洲向全球逐渐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相似的症状,所以有关专家也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新型艾滋病”威胁。
Ⅱ:此病通过一种名为锥蝽的吸血昆虫传播。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克氏锥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生存繁殖。这种病像艾滋病一样,容易通过血液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
Ⅲ:在被感染后,患者一般经历两个阶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后会进入一段无症状期,病情表面上会趋于缓和,再经过数年后,患者才会进入重症阶段,出现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使器官逐渐衰弱,直到崩溃。如果尽早发现,感染者可以通过3个月的药物治疗痊愈。但由于其潜伏期长,加上药物昂贵,这种病几乎成了绝症。
(1)根据以上资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    。
(2)度过急性期处于无症状期的人属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哪个环节?    。锥蝽又属于哪个环节?          。
(3)传播途径包括    、    、    等。
(4)从控制传染病的角度看,对感染者进行药物治疗属于      。
答案解析
【双基巩固】
1、【解析】选D。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等特点。肾炎、阑尾炎都不能传染,不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贫血是由于缺铁引起的。只有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一种疾病。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概念的区分。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结核病患者能够散播结核杆菌,故属于传染源。
3、【解析】选B。本题考查易感人群的定义。对此类题,最好采用排除法。选项A说法不正确,身体瘦弱,并不一定容易被某些病原体感染;选项C,与传染病人接触,也不一定被传染;选项D,正患有该病的人,已经是传染源了。因此选B。
4、【解析】选D。本题考查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环节。各种传染病能够在疫区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5、【解析】选C。本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①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③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切断了病原体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④经常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规律方法】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区分
(1)预防措施:
①控制传染源:主要是指处理或杀死患传染病的动物,隔离、治疗病人;
②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指对病人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打扫卫生,消灭蚊、蝇等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
③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指加强体育锻炼,进行预防接种等。
(2)预防措施的区分:
对预防传染病的三项措施易发生混淆,应该这样区分:
①凡是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属于控制传染源,比如隔离治疗、及时杀死、掩埋、焚烧患病动物等。
②凡是对环境、场所、用过的器具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③凡是对健康人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6、【解析】选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在他们的血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所以临床不能接受他们的血液,但也不应因此将他们与世隔离。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握手和说话,不会传染艾滋病,对待艾滋病患者,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应该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但是和他们交往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密接触。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预防传染病措施的理解。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所以起到了保护易感人群的作用。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预防传染病措施的理解。虽然控制住传染病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但在实际生活中,传染病流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很难控制,为确保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对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要同时采取措施。
9、【解析】(1)流感病毒是引发流感的病原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抗原。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种。对空气进行消毒,防止了病原体的传播,切断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答案:(1)病原体 抗原 (2)切断传播途径
10、【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加强对传染病人的管理,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加强锻炼、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1)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2)控制传染源 (3)切断传播途径
(4)保护易感人群
11、【解析】本题要正确区分病原体、易感人群和传染源的概念。甲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乙在患病前缺乏对丝虫的免疫力属于易感人群,患病后又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微丝蚴是引起传染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蚊子充当了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
答案:(1)传染源 (2)易感人群 传染源
(3)病原体 (4)传播途径
【能力提升】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如何预防传染病。手足口病是消化道传染病,通过粪便传播,所以应该注意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对儿童的玩具、餐具、水杯等要定期消毒,以上两种方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送诊,属于控制传染源;服用抗生素对预防手足口病没有效果。
2、【解析】选D。患乙型肝炎的人是携带乙肝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家里健康的猫、狗不具备传播病原体的条件,不是传染病流行的环节;乙肝病人用过的杯子,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健康人用过后,有可能感染乙肝,所以属于传播途径;带有疟原虫的蚊子,首先具备传染源的特征,其次它会叮咬人类或动物,因此又具备传播途径中的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特性,因此它又属于传播途径。
3、【解析】选C。本题考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控制传染病的环节。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是传染源,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则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所以对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解析】选A。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许多传染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但有些传染病至今没有研究出疫苗,如艾滋病;从目前看,艾滋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但并不是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狂犬病才是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几乎100%的死亡率;从表中数据看,流行性出血热的死亡人数最少,但它也不是发病后死亡率最低的传染病,还有许多传染病无死亡率。
5、【解析】选B。本题考查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因此,预防传染病时应该针对这三个环节展开预防,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6、【解析】本题考查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
(1)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资料Ⅱ可知,查加斯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故该病的病原体是克氏锥虫。
(2)度过急性期处于无症状期的人体内携带克氏锥虫,能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引起其他人患病,故属于传染源。锥蝽体内也携带克氏锥虫,而且通过叮咬能够将病原体传播给人群,因此,锥蝽既是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
(3)由资料Ⅱ可知,该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生物媒介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4)对病人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答案:(1)克氏锥虫 (2)传染源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3)生物媒介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4)控制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