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4 22:1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孟子三章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王道”。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孟子语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
孟子故事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杼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本文选自《孟子 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注音和节奏
夫 郭 粟 寡 戚 畔

ɡuō

ɡu

pàn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
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内城
外城

句首发语词,不译

疏通文意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坚固锐利
粮食
放弃
离开
疏通文意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锐利。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者弃城而逃,这是有利于作战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内外亲属
同“叛”背叛
归顺,服从
疏通文意
凭借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的人。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帮助支持他的人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得出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从战争到治国)
论证思路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人和”的实质
1.选取“攻城不胜”的战例阐明“天时不如地利”
2.再选取“守城者弃城而逃”的战例阐明“地利不如人和”
拓展延伸
你知道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
“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新内涵?
成语: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衷共济
俗语:家和万事兴
典故:将相和
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无违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
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解释重点词,翻译课文。
请注意“之”的用法。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
夫子!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
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大志、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准则,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得志的时候,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惑乱,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操守改变,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景春认为哪些人是大丈夫?
理由是什么?
2.孟子同意他的观点吗?
从哪里看出来?
3.孟子为什么不同意景春的观点?
(请参考预习查得的资料)
资料链接 · 孟子及其时代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ー位大师,
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呼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
“仁心”上。
资料链接 · 纵横家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十家”之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
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
纵横家智谋是春秋战国时期特
定的国际形势的产物,其兴也快,
其衰也速。在汉代建立了大一统
的帝国以后,纵横家智谋就很难
再有用武之地了。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言而无信,不讲仁义道德原则,一味顺从和迎合君主的喜好,所行只不过是小人、妾妇奉行的是“妾妇之道”,非大丈夫所为。
3.孟子为什么不同意景春的观点?
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4.孟子为什么说到“妾妇之道”?
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点出他们顺从君王、服从利益的本质,表现了他对这种人的不屑与鄙视。
5.孟子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
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①根本原则:怀仁、守礼、行义。
②主观上:不管个人境遇如何都不放弃原则。
③客观上:不管外部因素如何都不改变初心。
知识迁移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观点为人们
广泛认同,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用行动甚至生命诠释和践行了这一观点,是我们值得学习和仰慕的人。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文天祥、
方志敏。
陶渊明、
朱自清。
苏武、
闻一多。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曾益其所不能
给下列红字注音:
quǎn
yuè
gé

bì
zēng
shùn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兴起,指被任用
田地
选拔、任用
狱官
集市
疏通文意
舜在田地耕作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中被选拔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集市赎回并被任用。
疏通文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责任,使命
使······痛苦
使······劳累
使······经受饥饿之苦
使······资财缺乏
违背
扰乱
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起来
同“增”增加
疏通文意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疏通文意
文章列举哪些事例,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
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事例。
这几位古代先贤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成就。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畎亩
版筑
鱼盐



君主

辅佐武王

令尹
大夫
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文章列举这些事例目的是什么?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像这样能够担任大任的人
思想磨练
生活磨练
行为磨练
磨练的益处
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用归纳法进行论证,成大事者必须经过磨练。
初步得出结论后,作者通过哪些方面进一步论述?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常犯错误
忧困
同“横”梗塞,不顺
有所作为
征验、表现
了解、明白
在国内
同“弼”,辅佐
在国外
势利、地位相等的国家
使······生存
使······死亡
疏通文意
所以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想阻塞,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心思、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往往容易灭完。
  这样以后,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疏通文意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内心惊动
外在表现
个人正面生于忧患
国家反面
死于安乐
第二段作者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哪句话点明
中心论点?
点明中心论点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
曹雪芹晚年衣食不保而留《红楼梦》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