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1.1认识三角形①》
三角形的那些事
挑选好一个确定的研究对象,锲而不舍。
你可能永远达不到终点,但是一路上准可以
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克莱因
1.1认识三角形①
1.1认识三角形①
回顾“线段和角”的研究过程,是按怎样的路径展开研究的?
定义——表示——分类——性质——特例
1.1认识三角形①
1.动手画一个三角形;
2.对于三角形,你有哪些认识?
探究活动(一)
3.你能否描述什么是三角形?
1.1认识三角形①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A
B
三角形用符号“Δ”表示,如图顶点是
A,B,C的三角形。
记作 “ΔABC”
读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表示
C
1.1认识三角形①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类
三
角
形
的
分
类
1.1认识三角形①
BC 、 AC 、AB
(内)角:
∠A、∠B、 ∠C
点A、 点 B、 点 C
A
B
C
a
c
b
或a、 b、 c
三边:
顶点:
三角形的构成元素
1.1认识三角形①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性质
在△ABC中,∠A+∠B+∠C=180°
1.1认识三角形①
关于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性质呢?
请你验证并证明.
A
B
C
a
c
b
实验几何
论证几何
探究活动(二)
三角形的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b>c
a+c>b
b+c>a
长度为4cm, 6cm, 3cm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 4+6>3
6+3>4
4+3>6
∴能组成三角形
解:∵ 最长边为6cm
4+3=7>6
∴能组成三角形
(1)找出最长线段
(2)计算并比较
(3)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1.1认识三角形①
(2)e=6.3cm, f=6.3cm, g=12.6cm.
(1)a=2.5cm, b=3cm, c=5cm.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1认识三角形①
1.1认识三角形①
探究活动三
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和第三边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有,请你大胆猜想并验证.
A
B
C
c
b
a
三角形的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1认识三角形①
小明要做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现已有两条长分别为40cm和90cm的铁条,需要再买一根铁条,把它们首尾焊接在一起.
40cm,50cm,60cm,
90cm,130cm
商店
两边之差 第三边 两边之和
小明可以买哪几种呢?
1.1认识三角形①
变式1:四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12cm,8cm,5cm,6cm从中取三根,使它们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一共有多少种取法?把它们都列出来.
变式2:一个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已知其中一边是5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
1.1认识三角形①
学习研究反思
①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本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③课后你准备对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④还有哪些困惑?
1.1认识三角形①
(1)图中有_____ 个三角形,
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ΔADB的三边:____________
三个内角: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350, ∠C=550,则∠BAC= _____
A
B
C
D
图中的锐角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
直角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钝角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D、DB、 BA
∠BAD、∠B、 ∠ADB
900
ΔADC
ΔADB
ΔABC
ΔABD、ΔADC、 ΔBAC
如图ΔABC中,D是BC上的点,完成下列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