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2.5 观察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一年级下册2.5 观察鱼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9 12:1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观察鱼
【教材简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主要的观察对象是陆生动物,在本课中学生将开展对水生动物——鱼的观察。鱼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们的形态与之前观察的蜗牛有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如鳍、鳃等,这既是动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动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直接表现。
聚焦板块通过“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观察探究。探索板块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运动和呼吸三大方面。通过观察鱼并将鱼画下来,发现鱼的身上覆盖着鳞片,长有鳍和鳃;认识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的嘴为什么会不停地一张一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除了观察鱼的外部形态以外,还要了解鱼的骨骼,初步认识鱼作为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研讨板块要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里用鳍运动,用鳃呼吸,它们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从而引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学情分析】
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学生对鱼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通过观察鱼的身体结构,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借助“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的交流,很容易就能知道鱼的运动跟鳍有关,但是鱼靠什么呼吸还只是一个猜测,如何利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能认识鲫鱼的鳃、鳞片、鳍等结构,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2.学生知道鱼生活在水中,它的身体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鱼的探究过程,认识鱼的身体特征。
2.学生能用图画、文字、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征。
3.学生能对自己原先的观察记录做修正与完善。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对观察研究小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2.学生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鱼的形态结构,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珍爱生命,保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会观察鱼的身体结构,理解鱼的呼吸和运动特征。
难点:学生初步感知鱼的身体结构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鲫鱼、大鱼缸、鲫鱼板书贴纸、鲫鱼呼吸、身体结构等微视频。
学生:
活动1:小鲫鱼、小鱼缸、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2:鲫鱼贴纸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小朋友们,你知道这是什么鱼吗?你还认识哪些鱼?
提问:鱼儿都生活在哪里?(预设:小溪、池塘、河里、海里、有水的地方)
鱼儿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
它有哪些特殊的结构能帮助它生活在水里呢?
3.揭示课题:观察鱼。(板书)
二、探索一:观察鱼的外形特点,画一条鱼(预设13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1条小鲫鱼、放大镜、学生活动手册]
鱼儿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呢?请仔细观察记录下来
布置任务:①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整体-局部)
②鱼的身上长着什么,在什么地方?
③安静观察后在活动手册上把鱼画下来。
2.学生开始观察鱼、画鱼,教师巡视指导,选取2幅展示。
(巡视时,一方面需要提醒学生静静地观察,这样鱼在水中才能保持自然,有助于观察记录;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对鱼身体的细节描绘,培养细致的观察习惯。)
3.研讨交流:[材料准备:拍摄学生活动手册]学生收鱼的材料
出示2张学生的画,请学生上台说说,你发现了鱼是怎样的形状,有哪些结构特征?
探索二、鱼的身体结构(预设10分钟)
1.是不是所有鱼都具有这些结构呢?我们一起来观察比较更多的鱼,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又有什么作用呢?用贴纸记录下来。
2.小组领取鱼模型2条,记录单和贴纸一份 ,活动时间5分钟。
3.整理材料,留下记录单,准备汇报
4.研讨:请一组同学来贴贴,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结构。板书贴图
5.小结:我们发现了鱼都具有类似的身体结构特征。
整体来看,鱼的形状大概是两边比较小比较尖,中间比较宽。前面尖的部分是头部,中间比较宽的是鲫鱼的躯干,最后是它的尾巴。
局部小结:
①头部:嘴、眼睛、鳃(鳃位于鳃盖内,一般观察不到,课前有条件可适当准备实物与图片,在课堂中展示,便于更好的认识)。
②躯干:鳍、鳞片(课前适当准备鱼鳞,认识鱼鳞的形状是圆形的,有点滑滑的)。
③尾部:尾鳍(鲫鱼身体上的鱼鳍数量较多,在分析到鱼鳍时,学生需再次仔细观察,认清鱼鳍的数量,一共为7片:胸鳍2片,腹鳍2片,臀鳍1片,背鳍1片,尾鳍1片)。
交流鱼的运动、呼吸(预设10分钟)
(一)研讨结构与功能
思考交流:鱼各部分结构对鱼在水中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主要交流运动和呼吸)。
运动:这么多鳍有什么作用呢?【板贴:运动】他们怎么帮助鱼运动呢?
呼吸:鱼儿在水里需要呼吸吗?嘴巴一张一合是在喝水吗?怎么呼吸的?【板贴:呼吸】离开水还能呼吸吗?
视频:鱼的呼吸
②小结:鳍帮助鲫鱼在水中运动(可通过观察,利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各鳍的运动),鲫鱼的嘴巴一张一合,鳃一合一张,嘴巴和鳃相互配合起来帮助鲫鱼在水中进行呼吸(可微视频展示鲫鱼的呼吸,进行教学)。
4.整理一下鱼的外部结构特征【视频】
五、拓展:展示鱼骨,完善鱼的画像(预设7分钟)
你知道鱼的内部还有什么吗?[材料准备:鱼骨标本]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讨论的内部有什么,出示鱼骨标本。
2.出示前一课蜗牛的图片。
提问:比一比鲫鱼和蜗牛的身体,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鲫鱼的身体内有很多的鱼骨,蜗牛的身体是软软的,没有骨头)
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说一说对于鲫鱼有什么新的认识。根据这些新的认识,将自己观察所画的鲫鱼画像进行完善,并且带着这幅画在课后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鲫鱼。
产卵繁殖后代
辨别:章鱼、鲸鱼、鳄鱼是鱼类吗?说说理由
【板书设计】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当学生静静观察鲫鱼后,让学生将鲫鱼简图画在活动手册第12页上。对于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用箭头和文字简单介绍鱼身上有哪些结构,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后续的拓展活动,需要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画同一条鱼,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样子之后,再进行尝试。
【作业设计】
1.我们在课堂上观察鱼的顺序是( )。
A.整体到局部 B.局部到整体 C.从头到尾
2.鱼在水中嘴巴一张一合是在( )。
A.喝水 B.呼吸 C.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