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的历史背景。
2.学习运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写法。(重点)
3. 从10幅浮雕中了解中国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难点)
学习目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解释事理为主要内容的问题。它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成因、结构、关系等,还解释事物的变化规律,目的在给人以知识。
1、把握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2、理解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分析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等
说明文知识梳理
说明的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对象的特征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下定义、
作诠释、
列图表。
总 分 总
总 分
分 总
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平时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五步法
明对象
理顺序
抓特征
找方法
品语言
周定舫(1931-1993),记者。浙江定海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他采写的和与人合写的《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北京公用事业的服务员们》《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作品,分别被收入《北京在前进》《人民的好总理》等书中。
作者简介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期间经历5年8个月。本文发表于纪念碑落成第二天,可见人们对人民英雄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作者对纪念碑的介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
写作背景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背景材料补充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碑基面积约3 000平方米,四周围绕着两层汉白玉栏杆。碑形庄严雄伟,具有民族风格。碑身正面是毛泽东的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有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10幅反映我国近百年来革命历史的巨大浮雕。纪念碑表彰人民英雄千古不朽的功勋,表达全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背景材料补充
正音正字
瞻仰
镏金
上溯
重 幔
庑殿
挑 衅
逾越
天 堑
zhān
liú
sù
chóng màn
w
ti o,xìn
yú
qiàn
3.用图示的方式列出文章结构。
点题总
领正文
(1段)
详写碑身浮雕
(2—10段)
抒写瞻
仰感受
(11段)
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文章结构图
总
分
总
点题
总结
一、全貌
二、源起
三、结构
四、浮雕
细读课文,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性词语,看作者是怎样走到纪念碑前向我们介绍的?
天安门
纪念碑
东
南
西
北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东长安街
远
近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进入( )
越过( )
踏上( )
走到( )
踏上( )
到了( )
进入广场
越过广场
踏上石道
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
到了平台
活动顺序:
天安门
东长安街
政协礼堂
人民大会堂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纪念碑
北
东
南
西
远
近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小碑座
碑顶
汉白玉栏杆
碑身
大碑座
碑侧
纪念碑结构图
碑背面
碑正面
碑顶
课文分析(6——10节)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分组讨论)
人民英雄纪念碑
销毁鸦片烟 1839年
金田起义 1851年
(东)
武昌起义 1911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五卅运动 1925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人民英雄纪念碑
(西)
南昌起义 1927年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
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
热烈支援前线
欢迎解放军
虎门硝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爱国运动
五卅运动
八一南昌起义
抗日敌后游击战
欢迎解放军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支援前线
方位 顺序 时间 事件 意义
东之北 1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
西之北 7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游击战 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9年 解放全中国
北之中 9 胜利渡长江 东之南 2 1851年 金田起义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南之东 3 1911年 武昌起义 结束了封建帝制
南之中 4 1919年 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南之西 5 1925年 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
西之南 6 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
北之东 8 热烈支援前线
北之西 10 欢迎慰劳解放军
西
南
北
东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1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2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1、根据上表你能说出作者介绍浮雕时用了什么顺序?
2、第六节与7、8、9、10有什么关系?
空间顺序 与时间顺序相结合
总分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一、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5节)
二、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节)
体现作者行踪的词
走去
越过
踏着
走到
踏上
到了
瞻仰
东长安街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东
转到
南(背面)
西
最后来到
北(正面)
走下
离开
课文小结
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一、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2-5节)
二、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与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相结合
(6-10节)
组织交流
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朗读第四段的碑文,思考: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
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 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兼以逻辑顺序,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具体而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概括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