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与朱元思书
知识梳理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1)字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飞(yuān)戾天(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3)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5)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蝉则千转不穷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项说法不完全正确?( )
A.以水为线,巧写风光。阿来的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变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同写水清,方法各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直接写水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侧面写水清。
C.人水相映,情景交融。《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质朴炽热的爱情诗,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通过描写“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伊人形象,表现了追求爱情的怅惘及如愿以偿的愉悦。
D.借助海水,凸显形象。《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课文通过描写大海、乌云、狂风烘托出海燕无畏的形象。
4.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āo) 急湍(tuān) 泠泠(líng) 皆生寒树(jiē)
B.窥谷(guī) 鸢飞(yuān) 轩邈(miǎo) 直视无碍(ài)
C.经纶(lún) 嘤嘤(yīng) 俱净(jǜ) 猛浪若奔(bēn)
D.独绝(jué) 飘荡(dàng) 戾天(lì) 横柯上蔽(kē)
5.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hào)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二则》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吴均、陶弘景,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时所作,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水经注》作者是北魏郦道元,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书。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肃:凄寒。 B.互相轩邈 轩邈:又高又远
C.徙倚欲何依 徙倚:徘徊 D.长河落日圆 长河:黄河
二、综合性学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山水总给予人们无限的情思,吴均面对富春山水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面对自然山水,我们会有怎样的情怀?
11.亲近自然
四季更替,风物长新,一朵云,一阵风,一枝花……是否唤起你心中的诗意?希望下面的诗句能让你跃跃欲试。动笔将自己观察自然的感受用四个诗句表达出,请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四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枝胸花
12.感悟自然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自然,使你心开气阔、见识广增。请你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写出自己的感悟,30字左右。
三、语言表达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 )
(2)猛浪若奔( )
(3)互相轩邈( )
(4)经纶世务者( )
(5)皆生寒树( )
(6)蝉则千转不穷( )
(7)窥谷忘反( )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 (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动词,奔跑。)
15.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五、课外阅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①和畅,故山殊可过②。足下方温经,猥③不敢相烦,辄(zhé)便往山中,憩④感配寺,与山僧饭讫(qì)⑤而去。
北涉⑥玄⑦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⑧昔携手赋诗,步仄径⑨,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gòu)⑩。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注释】①景气:景色,气候。②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③猥:不敢不合时宜地。④憩,休息。⑤讫,完。⑥涉,渡。⑦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⑧曩:从前。⑨仄径:狭窄的小路。⑩雊,野鸡鸣叫。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 殊:特殊
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
C.复与疏钟相间 疏:疏远
D.白鸥矫翼 矫:矫健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9.第二段写了哪些声音?有什么作用?
20.作者借这封书信表达了对朋友怎样的愿望?
六、填空题
21.解释加点词
(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
(3)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____ (4)绝 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学常识填空。
吴均,字叔庠,____________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____________”,开创一代诗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第12课 与朱元思书
知识梳理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1)字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飞(yuān)戾天(lì) 经纶(lún)
窥谷(kuī)
(2)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3)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4)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5)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6)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D项“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2.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蝉则千转不穷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把握。ABD三项没有通假字。C项:“转”同“啭”鸟婉转地叫。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项说法不完全正确?( )
A.以水为线,巧写风光。阿来的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变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同写水清,方法各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直接写水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侧面写水清。
C.人水相映,情景交融。《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质朴炽热的爱情诗,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通过描写“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伊人形象,表现了追求爱情的怅惘及如愿以偿的愉悦。
D.借助海水,凸显形象。《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课文通过描写大海、乌云、狂风烘托出海燕无畏的形象。
【答案】C
【解析】C.“如愿以偿的愉悦”有错,应是表现了追求爱情的怅惘及伊人的飘渺难寻。故选C。
4.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āo) 急湍(tuān) 泠泠(líng) 皆生寒树(jiē)
B.窥谷(guī) 鸢飞(yuān) 轩邈(miǎo) 直视无碍(ài)
C.经纶(lún) 嘤嘤(yīng) 俱净(jǜ) 猛浪若奔(bēn)
D.独绝(jué) 飘荡(dàng) 戾天(lì) 横柯上蔽(kē)
【答案】D
【解析】A.缥piǎo;
B.窥kuī;
C.俱jù;
5.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hào)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D项“好鸟相鸣”中“好”应读作“hǎo”。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二则》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吴均、陶弘景,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时所作,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水经注》作者是北魏郦道元,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答案】B
【解析】B.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故B错误,选B。
7.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案】D
【解析】“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解释为:停止;A项的“绝”解释为:妙到极处;B项的“绝”解释为:很像;C项的“绝”解释为:断绝;D项的“绝”解释为:停止。故选D。
8.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古今异义词语的辨析能力,要注意在句子翻译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即可。C.“天山”在文中的意思是天和山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天山”是山名,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天山东西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故选C。
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作者写的书。
B.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C.作者在表现山奇时,一写山高,二写谷深,三写林密。
D.“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厌恶官场、超脱尘世的清高思想,同时又反衬出大自然的诱人魅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A.“与朱元思书”中的“书”是一种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故 A项说法有误。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肃:凄寒。 B.互相轩邈 轩邈:又高又远
C.徙倚欲何依 徙倚:徘徊 D.长河落日圆 长河:黄河
【答案】B
【解析】B项解释有误。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或远处伸展。故选B。
二、综合性学习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山水总给予人们无限的情思,吴均面对富春山水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面对自然山水,我们会有怎样的情怀?
11.亲近自然
四季更替,风物长新,一朵云,一阵风,一枝花……是否唤起你心中的诗意?希望下面的诗句能让你跃跃欲试。动笔将自己观察自然的感受用四个诗句表达出,请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四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枝胸花
12.感悟自然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自然,使你心开气阔、见识广增。请你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写出自己的感悟,30字左右。
【答案】11.(示例)细雨探访大地
微风探访林梢
溪流探访小草
我们探访春天
12.(示例)自然是人类的导师、朋友,人对自然应当有敬畏之心,热爱它,与它和谐相处。
【解析】11.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使用某种恰当的修辞方法以优美的语句分行写作,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感受即可。
12.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三个要点:(1)敬畏自然(2)亲近自然 (3)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要求,我们可以写“感悟”,如自然给我们提供生存的空间,自然给我们以无穷的启迪与智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
三、语言表达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 )
(2)猛浪若奔( )
(3)互相轩邈( )
(4)经纶世务者( )
(5)皆生寒树( )
(6)蝉则千转不穷( )
(7)窥谷忘反( )
【答案】 (1)顺、随 (2)飞奔的马 (3)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筹划 (5)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6)通“啭”,鸟叫声 (7)通“返”,返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奔”是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转”是通假字,通“啭”,鸟叫声;“反”是通假字,通“返”,返回。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 (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动词,奔跑。)
15.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答案】14.D
15.C
16.B
【解析】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意思是: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奔:动词用如名词,飞奔的马,不是“动词,奔跑”;
15.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C.“窥谷忘反”中的“反”通“返”,返回的意思;
1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几个词语写出了富春江水的清、急的特点;
五、课外阅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①和畅,故山殊可过②。足下方温经,猥③不敢相烦,辄(zhé)便往山中,憩④感配寺,与山僧饭讫(qì)⑤而去。
北涉⑥玄⑦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⑧昔携手赋诗,步仄径⑨,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gòu)⑩。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注释】①景气:景色,气候。②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③猥:不敢不合时宜地。④憩,休息。⑤讫,完。⑥涉,渡。⑦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⑧曩:从前。⑨仄径:狭窄的小路。⑩雊,野鸡鸣叫。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 殊:特殊
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
C.复与疏钟相间 疏:疏远
D.白鸥矫翼 矫:矫健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9.第二段写了哪些声音?有什么作用?
20.作者借这封书信表达了对朋友怎样的愿望?
【答案】17.B
18.(1)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
(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9.示例:第二段写了深巷的寒犬声、村墟的夜舂声、山寺的疏钟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20.示例:作者在文中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地提出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愿望。
【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A.殊:很,非常;
C.疏:稀疏的;
D.矫:举,张开;
18.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1)足下,您;方,正在;温,温习;辄,就。(2)非,不是;天机,天性;以,用。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由第二段内容可知,“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写了深巷的寒犬声、村墟的夜舂声、山寺的疏钟声。作者所写的夜景,那河水、城郭、远火,都是在月色朦胧中看到的,而那犬吠、夜舂和疏钟则是在黑夜里听到的,作者通过所见所闻,来写那寒夜的景物特色,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0.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分析。从“猥不敢相烦”到“多思曩昔”是写对裴迪的思念,这是信的本旨,目的是引起对方来同游故山的兴趣 。文中“深趣”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醉情山水,身居其中,其乐无穷;也可理解为作者厌恶官场,意欲归隐之意。最后一句“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邀请朋友来山中游玩,委婉地提出希望他也像自己一样归隐山林,淡泊名利。
六、填空题
21.解释加点词
(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 (2)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
(3)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____ (4)绝 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指飞奔的骏马。 单扇的门。 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掌握。
(1)句意: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句意: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3)句意: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户:单扇的门。
(4)句意: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绝:极。
22.文学常识填空。
吴均,字叔庠,____________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____________”,开创一代诗风。
【答案】 南朝齐梁 吴均体
【解析】此题是对学生文学常识识记的考查。做此类试题,只有注意平时加强归纳与积累,才能轻松应对。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有时候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所以要保持识记的内容,就应该在识记后及时复习。可以将所有的需要记忆的文学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频繁识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