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
《昆虫记》过关检测
A组:整体把握
1.《昆虫记》一和部( )。
2.《昆虫记》的作者是( ),《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 》或《 》,被誉为“( ) ”。
3.《昆虫记》是哈佛大学( )位教授推荐的( )的书。
4.《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 )”“昆虫界的维吉尔”等美誉。
5..这部书将( )世界化作作供人获得( )、( )、( )和( )的美文。
6.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的( )一样有名。
7.( )“有着非凡的天赋。它可以长途跋涉、穿越黑暗、排除万难,去发现自己的心上人”
8..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 ),还有它出色的( )。
9.( )不靠别人生活,反倒( )是为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10.被毒蜘蛛咬伤的( )也会“很乐意接受食物,如果喂得迟了,它还会吵着要”。
11..事实与寓言相反,( )是( )的乞丐,而( )的生产者是( )。
12..蜘蛛知道蜘蛛网上有猎物是通过( )感觉到的。
13.在田间草丛中安家的蟋蟀几乎同( )一样出名。
14.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 )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 ),它是( )。
15螳螂凶猛如( ),( )如妖魔,专食( )的动物。
16.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 )。
17.螳螂外表( )而( ),( )的体色,( )的长翼,颈部( ),( )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 )。
18.( )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 )上像挂了一盏( )似的。
19朗格多克蝎子是优秀的( ),为防止它们逃跑,法布尔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华丽的( )宫殿——蝎子的卢浮宫。
20萤火虫生长着( )短短的( ),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 ),像( )一样。
21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 )2.( )。
22.孔雀蛾是一种( )的蛾,它们中( )的来自( ),全身披着( )的绒毛,它们靠吃( )为生。
23会结网的( )是个( )高手。
24.在作者的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杨柳天牛
25.一种黑色蜘蛛,叫( )。
26水蛛能为自己( )。
24蟋蟀住宅的特点有( )、( )、( )等。
27.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 )( )( )和( )的美文。
28..( )国著名科学家( )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被誉( ),我们学过的一篇名为《装满昆虫的口袋》的课文就是节选自《昆虫记》。
29.法布尔称赞( )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30.《神秘的池塘》中描写到池塘底下的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 )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 )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孑孓在水中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成( )。
31.对碰撞震动和降低温度比较敏感的昆虫,同样对( )所产生的作用也很敏感
32条纹蜘蛛的身上( )、( )、( )三色相间的条纹,几乎什么小虫子都爱吃。
33.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 )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法布尔);这本书是(《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 》或《 》),被誉为(“ ”)。鲁迅把这本书奉为(“ ”)的楷模。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做(《蝉》)。
34.本书真实地记录( )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全书充满了对( ),充满了对( )。这本书是优秀的( ),也是公认的( )。
二、经典片段回眸
一、按要求回答问题。
1..名著阅读。
它在休息的时候,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只要有其他的昆虫从它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它那副祈祷和平的相貌便会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己糊里糊涂地成了它利钩之下的俘虏了。被重压在它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后,它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1)这段文字选自《昆虫记》,其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谁?它捕食过程有怎样的特点?
(2)《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与作者法布尔几十年的努力密不可分。读了《昆虫记》,你能从法布尔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2..名著阅读。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下面题目。
一个猎手捕猎归来了,把蟋蟀放到住所的的入口处,独自进洞去了。我迅速拿起这只蟋蟀,将它放在离洞口稍远处,它望了望便跑去抓住放得太远的猎物。……蟋蟀惊慌失措,连蹦带跳拼命逃窜。飞蝗泥蜂朝它猛扑过去,彼此打成一团,尘土飞扬,两个决斗者轮番占着上风,一时难分胜负……
(1)填空。上文选自法布尔的科普巨著《昆虫记》中,作者用 和 的方法来研究昆虫,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该巨著被誉为“ ” 。
(2)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你认为鲁迅给予该书如此高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对生理结构合理的昆虫,它是多么奇特呀!它就像是蠕动的小肠。每年的这个时节,我都能看见两种不同年龄的它,有一根手指粗的是年长的幼虫,粉笔大小的是年幼的。此外,我还看见颜色深浅不同的它的蛹和一些成虫的它,它们的成虫腹部呈鼓胀状,一旦天气转暖,它们就会从树干中出来。它在树干中要生活三四年,它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而又孤独的囚徒生活的呢?它在橡树树干内缓慢的爬行,挖掘通道把挖掘留下的木屑作为食物。
(1)这段文字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文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幼虫。
(2)《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之美誉。
(3)举例说说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国家)_______________(人名)被誉为“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中提到的“菜豆象”是一种( )
A.大象 B.蔬菜 C.鸟类 D.昆虫
(3)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C组:模块化(活动)检测
1.阅读《昆虫记》的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1:
耐心的女工又开始干起来:从两侧一点点往屋顶耙粪料,屋顶逐渐变尖、变长。一个顶端很小的蛋形就这样代替了球形。在多少有点凹凸的蛋形下面的就是虫卵的孵化室。这项细致的活计还得花上二十四小时。
摘抄2:
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读书任务卡 任务1:以上摘抄选自《昆虫记》,该书作者是______ 任务2:摘抄1中的“耐心的女工”是___________ (昆虫名) 任务3:摘抄2中真实地描写出蜜蜂被残害的画面,体现了《昆虫记》__________________ 的写作特点。 任务4: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阅读这本书,请你给这本书写一个简短的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昆虫记》请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一)回答问题。
①《昆虫记》中提到,对于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是 。
②罗曼·罗兰说法布尔“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举两例说明该作者掌握的小虫子的秘密。
③鲁迅说《昆虫记》“很有益”,该书的“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读书交流会
(1)【了解全书】下列关于这部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十卷本科普巨著,它是德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
B.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
C.整本书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D.作者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2)【认识昆虫】下面是一同学读完《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出与诗句对应的昆虫的名字。
昆 虫 诗 句
①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与自己的姐妹相残?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
②______________ 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圣甲虫 身后那条黑色的细线,其实是我刚刚吞咽下的美餐。
③______________ 早知你要将我吮吸进肚中,我就该拒绝你带着麻醉的亲吻。
备选项:蝉 蚂蚁 蟋蟀 螳螂 萤火虫
(3)【推荐阅读】有几名同学称自己不喜欢《昆虫记》这类非文学作品,为激发他们阅读《昆虫记》的兴趣,请为《昆虫记》写一则简短的推荐语。
D组:走进中考
(一).阅读下面《昆虫记》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抢到了战利品的这伙强盗,去时的路途远近取决于附近有没有黑蚂蚁。如果走上十几步路,或者是五十步路能碰到黑蚂蚁的巢穴,他们就会停下来。可是,如果没有碰到,它们可以走一百步路,甚至更远。有一次我就看见它们攀越荒石园四米高的围墙,远征到荒石园之外远远的麦田处,走什么路,对这支所向披靡的队伍来说是无所谓的。草丛、枯叶堆、乱石堆、不毛之地……去时的路是不确定的,但是回来时的路却是确定不变的——必须原路返回。无论去时的那条路是多么曲折,要经过多少障碍,就算那是最难走的,回来时也必须重新面对。捕猎的偶然性使它们常常要身不由己地选择非常复杂的路线。假如它们穿过的是厚厚的枯叶堆,那么这条路对它们来说就是一条随时会失足掉下去的、布满深渊的魔障;一旦掉下去,就要从谷底爬上来,爬到摇摇晃晃、不稳固的枯枝桥上,最后还要走出迷宫。大部分同伴都会累得筋疲力尽,那又有什么关系?即使负重增加了,它们依然会穿过这迷宫。
(1)选文中加点的“这伙强盗”指的是:
鲁迅赞誉《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上述选文谈谈你的理解(列举三点即可)。
(二)名著阅读
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13-16题。(11分)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冇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1.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2分)
2.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2分)
3.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3分)
4.“垂缕饮清露,流响岀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 (4分)
(三).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昆虫记》节选
①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②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③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④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1)《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麻雀 C.螳螂、蝎子 D.蜜蜂、骆驼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蟋蟀住所的门口,经常成为它们的聚会平台,唱歌弹琴,悠然自得。
B.但有的时候蟋蟀也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
C.第④段主要介绍狐狸、獾猪和兔子的洞穴,与蟋蟀的居所作比较(或对比),突出蟋蟀的建筑技艺高超。
D.本文的语言富有文学性,生动活泼,可读性强,又带有明显的感彩,亲切自然。
(3)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四)
【片段一】有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悄悄转动。……蝗虫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傻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片段二】我放眼四周,只见一片废墟,唯有一堵断壁残垣危立其间。它就是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啊,我心灵手巧的膜翅目昆虫们,我的这份热爱能否让我有资格给你们的故事追加一些描述呀?我既然心存这份担忧,为何又把你们抛弃了这么长时间呢?有一些朋友已经因此而责备我了。啊,请你们去告诉他们,告诉那些既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朋友:告诉他们我并不是因为懒惰和健忘才抛弃了你们的,告诉他们我一直惦记着你们,告诉他们我始终深信节腹泥蜂的秘密洞穴中还有许多尚待我们去探索的有趣的秘密,告诉他们飞蝗泥蜂的猎食活动还会向我们提供许多有趣的故事。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法国的昆虫学家_________(人名)。(2分)
(2)阅读科普作品要关注艺术趣味,体会科学精神。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任选一个片段,谈谈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2分)
(五)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有删改)
【材料二】(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同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一对麻雀夫妇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二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有删改)
(1)两则材料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
(2)甲、乙两处都用了拟人的方法,但语言各有特色,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卷
A组:整体把握
1.世界昆虫史诗
2.法布尔 昆虫物语 昆虫学札记 昆虫的史诗
3.113、最有影响
4法布尔 昆虫界的荷马
5.昆虫、知识、趣味、美感、思想
6。蝉
7.大孔雀蝶
8..住所、歌唱才华
9. 蝉、蚂蚁
10.小麻雀
11..蚂蚁、顽强、勤奋、蝉
12.猎物在网上的震动
13.蝉
14. 蝉、唱歌、螳螂
15.饿虎、残忍、活
16.辨认方向
17.纤细、优雅、淡绿色、轻薄如纱、柔软、头、转动
18.萤、尾巴、灯
19. 爬墙高手 玻璃
20.六只、腿、翅盖、甲虫
21获取食物方法、它尾巴上有灯
22.很漂亮、最大、欧洲、红棕色、杏叶
23蜘蛛、纺织
24.杨柳天牛
25.美洲狼蛛
26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24稳固、干燥、隐蔽
27知识 趣味 美感 思想。
28..法、法布尔、昆虫之父
29.黄蜂
30田螺、水蛭、蚊子
31乙醚
32黄、黑、银
33 十 《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 “昆虫的史学”) 讲昆虫生活
34.昆虫 社会人生 生命的关爱之情 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科普著作 文学经典
B组:经典片段回眸
1.(1)螳螂,捕食干脆、利落、迅猛。(2)每个人都要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中每一个弱小的生命;要尊重生命与自然;要心中有爱,才能写出充满爱的作品;做任何事都要有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要有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①野外观察和实验;昆虫的史诗。
②《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奥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真实的生活情景,如:选段用“猎手”“决斗者”称谓它们。他以人性观照虫性,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无不渗透着人文关怀,如:选段中它们你死我活的斗争,牵动着作者的心;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让昆虫的生活那么鲜活。
3.
(1)天牛 (2)昆虫的史诗
(3)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彩。如:它就像是蠕动动的小肠。它是多么奇特呀!它们是如何度过这漫长而又孤独的囚徒生活的呢?
4. (1)昆虫记,法,法布尔,昆虫界的荷马
(2)D
(3)①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②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C组:模块化(活动)检测
1.阅读《昆虫记》的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任务1: 法布尔
任务2:西班牙蜣螂(蜣螂、粪金龟、屎壳郎)(昆虫名)
任务3:科学性和文学性
任务4:(仅供参考)这是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有“心理战高手”螳螂,“吝啬鬼”天牛……阅读这部“昆虫的史诗”,你可以和法布尔一起发现更多昆虫趣事,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跟着作者学写作
2.阅读《昆虫记》请完成以下任务。
(一)
(1)蚂蚁 (2)(写出两点即可)①蝉的危险来自蚋,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蝉在地下生活四年而在地上生活一个月;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③柳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④蜜蜂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蚂蚁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⑤水蛛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潜水袋,里面贮藏空气……
(3)(写出两点即可)①该书让我们了解到昆虫的生活和习性;②该书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或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敬畏);③该书让我们体会到实地观察与反复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或体会到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二)《昆虫记》读书交流会
(1)A
(2) 螳螂 蚂蚁 萤火虫
(3)这本书会带你进入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书中有会心理战的螳螂、被称为“吝啬鬼”的杨柳
天牛、做苦工的蝉等有趣的昆虫。阅读这本书,能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获得片刻放松,又
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跟法布尔学写作。
D组: 走进中考
(一)
(1)红蚂蚁
(2)示例:①介绍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益于语文学习;②无论去时的道路多么曲折,经过多少障碍,红蚂蚁都要克服困难原路返回的生活习性,给我们以鼓励和启示;③法布尔仔细观察,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给我们以启示。(三个层面,意思对即可)
(二)
1.(2分)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2.(2分)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用人格化的手法(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细节),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3.(3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2分)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1分)
4.(4分)虞世南的《蝉》,以蝉喻人,旨在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2分)法布尔的《蝉》旨在探究科学奥秘:观察探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蝉是感受不到声音的。(2分)
(三)
(1)D (2)B (3)安全(隐蔽)、舒适、稳固。
(四)。
(1) ①昆虫记 ②法布尔 (2)符合题意即可。
(五)
(1)材料一中,作者厌恶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一无所用,反给人们带来干扰和损失;材料二中,作者欣赏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能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2)甲处语言富有感彩,如“眷恋”“不乐意”等词语,表现出麻雀对人类的依赖;乙处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如“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具体细致地描摹了麻雀的生活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