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2 12: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本课的结构和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理清本课的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体会诺贝尔的宽广胸怀,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
4.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世界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新课导入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你对诺贝尔奖了解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从新闻《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
文体知识
后来《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在编稿时,把关键内容“倒”到文章开头,这是倒金字塔中导语的开端。到1880年,导语在新闻写作中普遍使用,倒金字塔结构也随之应运而生,倒金字塔结构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称倒金字塔。
瑞典( ) 挪威( ) 诺贝尔( )
颁发( ) 渗透( ) 遗嘱( )
巨额( ) 仲裁( ) 卓有成就( )
ruì
nuó
nuò
bān
shèn
zhǔ
é
zhònɡ cái
zhuó
识字记音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渗透】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重点词语
文章感知
朗读课文,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导语
主体
背景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奥斯陆举行。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者…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走进课文
第一部分(第1段):消息的导语部分。概述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交代了颁奖人和颁奖单位,并点明诺贝尔奖获得者应具备的条件。
第二部分(第2、3段),消息的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和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地点。
第三部分(第4段),消息的背景部分。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这则消息的哪部分? 有什么作用?
电头。点明了通讯社,发稿的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报道及时,内容真实。
再读课文,进行思考:
2.这则消息的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概述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事实,交代了诺贝尔奖的颁奖人、颁奖单位,点明了获奖者应具备的条件。
3.为什么要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
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体现了诺贝尔奖对和平事业的重视。
4.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对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进行概述的?有什么作用?
一一列举了他们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帕西的国籍为法国,文中未写)。体现了消息准确、翔实的特点。
5.最后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这一段交代了消息的背景,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诺贝尔奖评议权的分离,借此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
3、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 么好处?
合作探究
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4、在主体部分,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表现了新闻事实准确、详实的特点。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5、课文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
样安排?
详写了遗嘱的内容,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
所作贡献,而对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则点到为止,对
评定过程、颁奖过程略去不写。
能更好的突出中心。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品析语言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地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非凡。
拓展迁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敬佩诺贝尔 ,更敬佩他 的精神。
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无私奉献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颁奖概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背景
介绍获奖人员
明确颁奖程序
崇尚科学
激励创新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主体
结语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主体
背景
具体介绍获奖者的情况
明确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诺贝尔奖金的来源
诺贝尔奖金管理权与评议权分离的制度
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