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如果你的手指被植株上尖锐的刺扎一下,你迅速把手缩了回来,然后感觉到了疼痛,紧接着你意识到手被扎了。
问题探讨
学好生物才能当好演员
1.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2.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疼痛呢?这有什么适应意义呢?
第二章 神经调节
一、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概念:
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含羞草
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和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都不属于反射
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在于有无神经系统的参与
(二)反射弧
1.组成
传入神经
手指触碰到针尖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手迅速缩回
神经中枢(脊髓)
反射弧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思考:一个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一定在同一个组织或器官吗?
不一定,例如缩手反射感受器在手指的皮肤处,而效应器则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骨骼肌;
反射的大致过程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产生反应
在反射活动中,感受器受到一定刺激后,产生兴奋。
结构部分 结构联系 功能
感受器 感觉(传入)神经元的末梢部分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感受器与中枢之间的联络通路 将兴奋传入中枢
神经中枢 脑与脊髓中相应的细胞群 分析、整合兴奋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与效应器之间的联络通路 将兴奋从中枢传出
效应器 运动(传出)神经元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产生反应(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反射活动需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有感觉,无效应
无感觉,
无效应
反射发生的条件:
①完整的反射弧
②适宜的刺激
③具有神经系统
现学现用:判断以下描述是不是反射,若不是,请说出判断依据
1.针扎后缩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扎后产生痛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摄入盐分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并喝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刺激肌肉,肌肉收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加NaCl溶液,鞭毛虫会远离滴加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缩手反射
不是,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未再发生效应)
是,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
不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存在反射
不是,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只在效应器产生)
不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存在反射
现学现用: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B
仔细观察下列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讨论: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2. 缩手反射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3.结合生活经验,你还能举出说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实例吗?
思考·讨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
走在路上喊你的名字,你会回头吗?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呼吸作用、婴儿的吮吸等都非条件反射。
5.条件反射的建立
1.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分泌唾液的反射是_________,食物是___________;
2.给狗听铃声而不给它喂食,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铛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_________;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3.每次给狗喂食前先让狗听到铃声,然后再立即喂食,重复此方式若干次
4.一段时间后,当铃声单独出现的时候,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___________)的______,称为________,条件反射就建立了;
实验者:________
巴甫洛夫
非条件刺激
信号
条件刺激
6.条件反射的消退
(1)消退原因*
如果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_,以至最终__________,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反复应用条件刺激
不给予非条件刺激
逐渐减弱
完全不出现
(2)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
(3)条件反射消退的实质
条件反射的消退_____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______把原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是
中枢
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______,是一个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的参与
烦不烦啊
新的联系
新的学习
大脑皮层
【思考】①人吃梅子时分泌唾液是先天性就会的,还是后天学习的?
②望梅止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说明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间的关系是?
③现在所学的知识都可以记忆终生吗?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特点 生来就有的、终生性 后天形成的、可以建立可以消退
中枢 不经过大脑皮层,仅有脊髓等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参与 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举例 吃东西分泌唾液、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
联系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现学现用:
1.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中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D.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2.以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阅读此题时冥思苦想
B.红灯停,绿灯行
C.切洋葱时被辣的流眼泪
D.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C
ABD
小结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反射弧
反射
感受器
传入
神经
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
提高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
① 、② ③ ④ 、 ⑤ 。
兴奋传导方向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课堂巩固
感受器
效应器
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如何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
1.神经节的位置
2.看突触找信号传递方向
3.看脊髓前后角
【随堂练习】
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C
【随堂练习】
2.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射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 有些反射活动只需要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D
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 )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