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2 16: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傅采  伦理  欣然忘食  咬文嚼字
B.滞碍  怡情  狂妄自大  豁然贯通
C.死抠  澡饰  味同嚼蜡  孜孜不倦
D.统畴  劝戒  娇揉造作  不求甚解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经注》的作者是宋代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陶弘景,该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复杂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的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绝(yán) 飞漱(shù) 晓雾将歇(xiē)
B.轩邈 (miǎo) 属引(shǔ) 素湍绿潭(tuān)
C.缥碧(piāo) 沿溯(sù) 鸢飞戾天(yuān)
D.白昼 (zhòu) 窥谷(kuī) 林寒涧肃(jiàn)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已经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全社会应该从容不迫地应对。
B.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唐某在开牌时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C.飞机开始下降,他已经能够看到下面的沧海桑田了。
D.快递小哥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奔走在大街小巷,穿梭于车水马龙,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徐,树枝遥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绿荫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③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浓浓的绿荫
A.③⑤④②① B.⑤④②①③ C.③⑤②④① D.⑤②④①③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可以将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传达书籍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下图为1979年《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设计。说说它的颜色和图案表达了怎样的寓意。(注:书的封面底色为红色)
8.大自然中的四季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文远中学举行“投身自然,感受四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了激发大家对自然美景的讴歌,有的同学写了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满地花阴风弄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表达你对季节美景的鉴赏。从夏、秋、冬中选择,详细述说季节美在何处,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的(夏 秋 冬)天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描绘的文字中表达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所以请你再写两个句子。要求:根据画线句子的写法,仿写句子;必须围绕在上面表明的观点;文字要简洁。
夏天,蓬蓬勃发,各种庄稼在暑气的蒸腾下奋力拼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风筝:巧出助飞效应
在辽阔的渤海,中国海军航空兵某部正在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只见辽宁舰保持30节(约为55.6km/h)航速迎风疾驶,一架架战机轰鸣。航母的前甲板不足200米长,重达20~30吨的歼-15战斗机要从航母前端滑跃式甲板上一跃而起,直上云天,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中的原理就离不开“风筝效应”啦!风筝,古人称之为鸢(yuān)。它有骨架、面布和平衡尾3个部分。骨架是用来保持轮廓和有效的受风面积,并支撑和固定面布的;面布是提供风筝的受风面,使风筝产生升力的作用部件,也可使风筝呈现多样的画面效果;平衡尾有配重、稳定的作用,也可保持风筝放飞时的姿态。
辽宁舰飞行甲板的前端向上斜翘,使舰载机在加力起飞的最后阶段机身向上与水平方向呈大约14°的迎角。歼-15战斗机在滑跑起飞时可获得较大的辅助升力。同时歼-15战斗机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方向也因迎角向上倾起,舰载机实现短距滑跑快速起飞。
竹蜻蜓:变身螺旋桨
以竹蜻蜓为原型的螺旋桨推进器,被应用于喷气时代以前几乎所有的飞机。即使是现在,大大小小的直升机依然在它们的顶部安装至少两部大大的竹蜻蜓——旋翼。这个诞生于中国东晋(317─420)时的玩具,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航空历史。
1796年,英国人乔治·凯利对其进行了研究。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竹蜻蜓成了飞机的重要推进部件——螺旋桨。
孔明灯:催生热气球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相传这种灯笼的外形酷似三国时期蜀国宰相诸葛孔明戴的帽子,也有人说这种会飞的灯是诸葛亮发明的,故得其名。但在早于孔明生卒年代的西汉时期,《淮南子·万毕术》中已有类似现象记载:“取鸡子,去其汁,然(燃)艾火纳空卵中,疾风因举之飞。”意思是说在空鸡蛋壳中燃艾绒,蛋壳可飞上天空。这说明我们的先祖很早就认识到轻盈的物体可以在热空气作用下升空。
孔明灯在中国古代多做军事用途,主要用来传达军事讯息,以及探测风向和风速。热气球运动则是其原理在现代的发展与应用。
走马灯:孕育喷气发动机
走马灯的构造很像竹蜻蜓与孔明灯的组合体。它的内部有一根可以旋转的立轴,上部装一个叶轮(有多个叶片的竹蜻蜓),立轴下端则装一盏灯或一支蜡烛作为热源。热源点燃后,上方空气受热上升,通过叶轮后从灯体的上方离去,而冷空气由下方源源不断进入灯体。这样形成空气在灯体内由下向上的单向流动从而推动叶轮,并带动与立轴相连的图像(走马)在灯内转动。
走马灯到秦朝时已制作精良。它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热动力驱动涡轮旋转做功的机械装置,成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鼻祖。1921年法国人获得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的专利;1939年8月德国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科学发明走向实际应用,需要大量的科学实践解决工程化问题。由于中国古代科学受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限制,这些重要航空发明未能在中国获得应有的发展与转化。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迈入崭新的时代,航空工业快速发展。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发明创造出现在中国,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第3期,有删改)
9.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B.中国古代的“四大航空”趣闻
C.中国古代的“四大航空发明” D.古代的“四大航空发明”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筝有骨架、面布和平衡尾3个部分,且每个部分的作用各不相同。
B.即使是现在,大大小小的直升机依然在它们的顶部安装不少于两部竹蜻蜓——旋翼。
C.热气球运动是走马灯原理在现代的发展与应用。
D.“1921年法国人获得了第一个喷气发动机的专利;1939年8月德国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走马灯对后世的影响。
11.晓明在新闻联播中看到首艘国产航母上舰载机起降的画面,兴奋不已,缠着你解释舰载机为什么能飞起来。为了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解释时请运用一种说明方法。
12.燃放孔明灯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得以保存并延续至今,在古代用来传递军情或特定节日燃放,在现代打破了时间禁锢,人们随时会选择燃放。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本内容,就是否禁止燃放孔明灯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北京除了禁飞“低慢小”航空器外,也禁止放飞孔明灯。孔明灯利用明火加热空气产生动力升空,且自重较轻,遇有阵风或碰撞高大建筑物后容易坠落,一旦掉落到草丛或悬挂到树枝等易燃物品上,极易引发火灾。
(材料来源:2019年5月10日中国新闻网)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背向大地的爱
纳兰泽芸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走快点了,可能要下大雨。”
②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越来越黑,仿佛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说:“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巨大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他觉得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的。他知道,此刻的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和小鸟一起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紧闭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⑧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他感觉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部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数小鸟数得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不自觉地放松了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他笑了。
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
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着的大地,还要深沉。
13.文章②段运用了________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4.⑦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⑧段中的画线句。
16.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⑩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
17.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略无阙处( ) (2)至于夏水襄陵( )
(3)沿溯阻绝( ) (4)虽乘奔御风(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0.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牛,董塘②不可流:滟滪大如幞③,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四、诗歌鉴赏
2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 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C
5.D
6. (1)相顾无相识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长河落日圆 (4)盖竹柏影也 (5)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6)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7.整书封面的红色能把人带回那片激情燃烧的红色土地。一位英姿勃发的小号手迎着朝阳,吹着号角,暗藏含义:号召全国人民向一个新时代进军。
8. (1)示例1:一亭山色月窥人。示例2:漫天月光云遮颜。 (2)蓬蓬勃发 夏 你看那挑着片片绿叶的豆苗,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地瓜秧,那朝天举喇叭筒的玉米,无不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3)在烈日的曝晒下用劲冲刺 在风雨的冲击下越发坚强
9.C
10.C
11.(示例)晓明,起飞前的舰载机以140°的角度向上,这时的机翼与机身下表面就像一个巨型的风筝,加上舰载机起跑的升力和发动机产生的推力,它就能在航空母舰上快速起飞了。
12.(示例1)不应禁止。孔明灯是我国古代“四大航空发明”之一,燃放孔明灯能增添节目气氛,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应该将这一文化传统传承下去。(示例2)应该禁止。①孔明灯易随时坠落,会挂满树枝,堆满地面,污染环境;②易引发火灾;③影响航空安全。
13. 自然环境描写或环境描写。 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灾难也许马上就要发生。
14.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镇定的父亲,一个对女儿充满浓浓爱意的父亲。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龙卷风里的状态,突出了龙卷风威力之大以及人在巨大灾难面前的渺小、无助。
16.电缆的出现.给了绝望的“他”一次生命的转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17.一是写出了父亲在这场龙卷风中,用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姿势挽救了女儿,使女儿安然无恙.二是写出了父亲对女儿的 爱比大地更深沉、更厚重。
18. 同“缺”(空隙、缺口) 冲上(漫上) 逆流而上 飞奔的马
19.(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20.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④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21.(1)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镜子,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写出了一幅奇妙的江上夜景图。
(2)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22.例文
我心灵的甘露
花儿、小草都需要雨露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我则需要母亲的爱来滋润我的心灵,才能让我得到幸福与快乐。
母亲总说我皮肤干燥,要多喝汤来滋补,因此,每次周五我放学回家时,厨房的餐桌上总是端上一碗热热的银耳汤。我一向不爱喝那银耳汤,就很反感。
上个周五,我刚回到家,就听到一阵流水声,走到厨房一看,见妈妈拿着红枣、莲米和银耳在水龙头下冲洗。像是怕洗不干净,母亲每洗一颗都对着亮光眯着眼看一看。母亲又低头洗时就会有几绺头发垂在额前,其中夹杂许多白色的银丝,眼角的皱纹也明显起来,看上去有些苍老。
想到以前母亲为我做汤,一直不领情;这次我领会了母亲的细心、爱心,我一定会把这浓缩母爱的银耳汤喝完。我暗想。
我看了看母亲专注的神情,不忍打扰,进房看书。在房间总有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入我的耳膜,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使我倍感温暖。
“吱——”轻轻的开门声,母亲端来银耳汤,投来恳求的目光问:“趁热喝吧!”
为了我好,只让我喝一碗银耳汤,母亲竟表现如此卑微。我一阵感动,眼眶湿润了。“嗯。谢谢您,又为我做这汤。”
母亲将汤放到桌子上。我看着汤碗里袅袅升起的热气,一阵阵香气扑鼻。碗里的银耳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汤里还有莲米、红枣的点缀,像金鱼闹莲样的好看。我轻轻吹了吹,抿一口汤,口里充满了甜味,接着那黏稠的汤便顺着喉咙滑到肚里,似乎五脏六腑被甜汤浸泡,让人神清气爽。再舀起一颗莲米,轻轻一咬,一股清甜和苦涩味涌出,但很快其中的苦涩味又被甜味覆盖了,那清甜的滋味弥漫我的整个神经。
“这银耳汤好喝吗?”妈妈真诚地问。
“好喝啊!比以前单纯的银耳汤好喝多了。”我边吃边点头。
妈妈笑眯眯地说:“我听人说,银耳是营养滋补佳品,它滋润皮肤,润肠止咳;红枣能健胃补血,调节人体代谢;莲米能清热解毒,补脾安神;所以把这三种一起做汤。只要你喜欢喝,我就经常做给你吃。”
母亲为了我的身体健康,可谓用心良苦。想想以前,我对母亲强迫我和银耳汤还发脾气,真实不应该啊。
啊,母亲!花儿和小草是甘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而我的成长是有了您的细致入微的关爱。谢谢您,您的爱就是我心中最美的甘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