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
传粉与受精(济南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传粉的概念,了解虫媒花和风媒花,并说出与其传粉方式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受精的过程,描述有性生殖的概念,为阐述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打下基础。
能力目标:
1、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2、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模拟人工传粉方式,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植物从开花、传粉到受精的过程
2、关注身边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懂得人工授粉、大田管理等对农作物品质、产量的影响,认同科学知识与发展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
2、体验受精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模拟人工授粉过程。
2、理解受精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成受精卵。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四人一组收集虫媒花和风媒花(图片),或仿真的绢花,。
实验材料:每组新鲜百合花(或绢花)一束,一支毛笔,两个小纸袋、剪刀、镊子,显微镜和花粉的永久装片。
教学手段及方法:
1、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方法。
2、电脑课件辅助信息的交流
一、导入: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金秋时节则硕果累累。大自然完成了季节的转变,植物也在延续着它的生命,从开花到结果。
多媒体展示:一朵苹果花和一个苹果
有好动脑的同学就在想了,从开花到结果说的容易,它是怎样完成的呢?(学生会有个短暂的思考)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绿色开花植物怎样完成从花到果实的转变!
点评:春季播种、开花,秋季结果是人们对多数绿色植物一生最简单的描述,简单的描述中却有着复杂的过程。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们总结的规律,爱动脑的人才会去探个究竟,有更大的收获。教学中教师也经常是从生活入手,从最简单的道理说起,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有时很生活化,并不枯燥,同时也锻炼学生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
在课件中一朵花一个果实摆在面前让你不得不产生丰富的想象。
知识储备:
教师:我们先复习花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
教师:这些是我们看得到的结构,在膨大的子房内部还有我们看不到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子房的内部结构
点评:此处是为了后面的受精过程做铺垫,先了解内部结构,免得在观看动画时产生疑惑。
“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都要开花。什么叫开花?(学生理解可能描述的不准确,教师补充概念)
开花是指:花的各部分成熟后,花被(花萼和花瓣)展开,雌蕊和雄蕊显露出来的过程。
师:植物开花后,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蜜蜂辛勤采蜜,蝴蝶在花丛中玩耍,它们为开放的花朵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为花传粉。
二、传粉
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关于传粉大家都不陌生,就请开动你的脑筋,或借助我们手中的教材资料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①什么叫传粉?
②花粉可以借助什么方式落到柱头上?
③举例说出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
④什么叫自花传粉?什么叫异花传粉?
小组活动:讨论后发言。
①传粉:(略)
②传粉方式:(略)
点评:关于“传粉”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采取“问答式”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法,因为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许多同学早已知道,花开的结果是进行传粉。所以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部分知识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出来。教师有意识的向教材靠拢。上述这些问题,学生是不难回答的,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②的基础上,引导:借助昆虫传粉的花应该叫——虫媒花;借助风力传粉的花应该叫——风媒花。很自然就会想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③把课前收集的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图片给大家展示,举例说明虫媒花和风媒花与其传粉方式相适应的特点。
学生发言:(略)
教师做出总结:
1.关于虫媒花: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前面讲过的内容,使学生能较系统较连贯地掌握知识。如:前面讲过的花的蜜腺产生花蜜可以招引昆虫;各种小花组成的花序,形成较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也是招引昆虫的一招;枣花虽然没有鲜艳的花冠,但枣花蜜甘甜如饴,使昆虫蜂拥而至;还有一部分花的花瓣能散发出香气,使昆虫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香而至。
教师启发学生探究:花的香气与颜色哪个条件对于昆虫的吸引力更大?
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用彩色纸做了许多假花,把它们粘在枝子上,将其中一部分花朵撒上香精油,你预测一下结果会怎样?
学生:预测结果
结果:蝴蝶、蜜蜂都飞向这些带香味的假花。同学们课余可以试验一下。
可见香气比色彩更能吸引昆虫。香气对于夜晚开花的植物更为重要,因为晚上开的花不易被昆虫发现,要靠香气把昆虫诱来,夜来香的花特别香就是这个道理。
2.关于风媒花: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要注意与虫媒花对比。
教师:这里有一株玉米(带有雌花和雄花),它的花就是典型的风媒花。比一比看看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略)
风媒花一般小而不明显,花被很小或退化,不具鲜艳的颜色;无香味和蜜腺;花丝细长,易为风吹摆动,散布花粉;每朵花产生的花粉粒多、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适于被风吹走;雌蕊柱头显著突出,常呈羽毛状或具分叉、能分泌粘液,易粘住花粉。
点评:关于“虫媒花和风媒花”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以课前准备一些风媒花和虫媒花,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请学生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出两种花在结构上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如果没有新鲜的花,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也可以用彩色图片、投影片或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照片(图片)能够得出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学生收集的大多是漂亮的虫媒花,秋季正好是收获玉米的季节,把它引进课堂,比图片更直观,也使课堂知识更加贴近生活。
④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教师随即以玉米为例加深学生的理解:玉米的花是风媒花,它是雌雄同株而异花受粉的植物。本身玉米的花是单性花肯定是异花授粉,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玉米的雌穗一般比同株的雄穗开花晚2~3天,这个特性决定了玉米雌穗上接受的花粉多数为异株玉米雄穗上的花粉。也就是说:玉米是异株异花传粉。
从生物学意义来说,异花传粉植物后代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而且植株强壮,开花多,结实丰富。从农业生产实践中知道,农作物实行自花传粉,后代表现不好。如果玉米同株异花传粉就会产生发育不全的籽粒和弯曲的穗轴,产量不高;而异株异花传粉,则产量显著提高。
三、人工授粉
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异花传粉虽能产生活力强的后代,但是,当遇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如不刮风、下雨、低温),传粉没有保证,或者由于植物体本身的原因造成受粉不均时,就需要人工辅助受粉。
学生自学:P9人工授粉过程示意图并思考回答:
在实施人工授粉时,为什么要对接受花粉的花朵去雄?
去雄和授粉后为什么都要进行套袋处理?所用的袋为什么要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学生回答:(略)
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次蜜蜂,帮助我们手中的花完成异花传粉。
学生活动:利用实验材料模拟人工授粉的过程,如果用绢花可以用粉笔末代替花粉。(学生积极性很高)
教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刚才大家都做了一次蜜蜂,帮助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
谁仔细观察过花粉,它到底是什么样的?
学生议论(学生会说粉末状的、黄色的等等)
学生:太小了,看不清楚。
教师:怎样才能看到?
学生:用显微镜。(知道借住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是学生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
下面我们来看看花粉的庐山真面目!(学生兴趣高涨)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的永久装片。
点评: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对花粉有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对花粉粒这个说法更理解。我们也可以展示显微镜下观察的花粉粒图片。学生都哇!感到很神奇,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了。提高了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们看看传粉后花粉发生了怎样神奇的变化?
四、受精:
再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受精的过程: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演示动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受精的过程吗?
学生:自己概括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教师:这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是生物最常见、最有效的生殖方式。
点评:受精过程发生在雌蕊内部太过抽象,把它变得更直观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无疑借助多媒体演示动画是个非常直观的处理。在观看时很多同学发现花粉管中有两个精子且去向不同,学生发现了新的问题。
学生: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会形成受精卵。那另一个精子是怎么回事啊?
教师:观察很仔细,这就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叫做双受精?为什么叫双受精呢?
多媒体展示:双受精现象。
点评:双受精现象虽然在课本中没有提到,但是图中已经展示出了两个精子和极核学生自然会有疑惑,并且在平时的科普读物或生物学资料中常见到,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需要时就要展开,只要不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
思考:1、如果我们把桃花的花粉传给了苹果花的雌蕊会结果吗?
学生:不能。因为落在柱头上的花粉中,只有同种植物的花粉才能萌发。
2、如果把不同品种的兰花的花粉交换传粉又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产生新的品种。
教师:所以我们今天可以观赏到更多品种的花,品尝到一些我们的祖辈们从未见过的水果等。人们把这种杂交技术应用到生产中,研究出新的优良品种创造了更高的价值。
知识小结:
教师:在小组中同学们轮流说出花的结构以及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其他同学认真听讲,有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教师:选取一名同学叙述给全体同学们听。反复巩固。
结束语:
悠扬的音乐响起,同时教师解说道:“花开花落,似水流年。盛开是一种美丽,凋谢也是一种美丽,只有花都凋谢了,新的生命才能诞生。”那么传粉和受精后,花的哪些结构可能会凋谢?哪些结构又会继续发育呢?这个问题同学们课下思考,我们下节课探讨。
点评:在悠扬的音乐中,用一种非常美的意境引出下节要讲的内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随堂练习:(略)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对照课前设计):
一、注重了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课上进行探究实验,动手、动脑,在合作探究中创设了和谐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与动手能力。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实验的配合使知识的认识更加有依据,条理清晰。同时,对相对抽象的知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进行信息的交流,提高了开放性课堂的质量。
与课前设计存在差距的地方及其原因:
本节课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内容多,并且由于学生的层次能力有差异,造成教学各环节有完成不全的地方。另外,在课上巩固练习的时间也较少,怎样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是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花的结构
花萼
花冠
花蕊
雄蕊(花丝、花药)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