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基础知识过关1、继秦汉之后实现统一的是 朝。
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
中心是 ,北抵 ,南至 ,
四段:永、通、邗、江
五水:海河、 淮河、 、钱塘江。
3、京杭大运河的影响:
(1)加强 政治、经济、文化 ;
(2)促进沿岸 和 发展。隋隋朝大运河洛阳涿郡余杭黄河长江南北联系城镇工商业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 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
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一、唐王朝的建立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1、唐太宗即位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1、唐太宗即位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公元626—649年在位,年号“贞观”。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2、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治国措施)唐太宗为什么能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唐太宗怎样善于用人、善于纳谏?
唐太宗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有什么影响?
(1)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1)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
(纳谏:魏征)
(2)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重用人才)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2、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治国措施)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魏 征长
孙
无
忌秦叔宝杜
如
晦李
靖程
咬
金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1)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
(2)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3)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经济:(2)政治:(3)法律:改革赋役制度:减少服役,以实物代役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 帝中书省吏部(起草政令)(审核)(执行)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六部制(隋唐)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3、“贞观新政”的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诗句中的“唐宗”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宗”作一评价。史论结合,论从史出。1.唐太宗李世民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功勋卓著(贡献突出)。2.他继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措施。3.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奠定基础。4.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是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论史实结论1、618年, (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 长安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年号 。
2、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 。
3、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⑴轻徭薄赋 ⑵、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
⑶、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编订《 》。
(4)、完善科举制度
4、“三省六部制”中的 替皇帝起草政令, 。 负责审核、最后交 执行
6、《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7、 唐太宗 (李世民) 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 李渊贞观魏征三省六部制唐律疏议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唐律疏议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