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同步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8分)
他沉醉于山水之美,看晓雾将歇(___________),观夕日欲颓(___________),心中不禁感叹:未复有能与(___________)其奇(___________)者。他见月光入户,寻亦未寝(___________)之好友,相(___________)与步于中庭,得见“水中藻、荇(___________)交横(___________)”之景。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野望》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绩,号东皋子。首句“东皋薄暮望”中,“东皋”即诗人自己。
B.《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崔颢,李白曾评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C.“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居延”在这里并非实指,是用来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转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_______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6.仿照画框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思考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活跃你的头脑,拓展你的思维,沉淀你的智慧,丰盈你的精神;阅读是一种照亮心路的对话,广泛的阅读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暑假时,你有幸游览塞外,面对壮美雄奇的风光,你会不由自主地吟诵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壮观景象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时节,小帆与家人一起去春游。他看到湖边小树林里春天莺歌燕舞的景象,不禁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9分)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分)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9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从流飘荡 从:跟、随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许可
C.互相轩邈 轩:往高处伸展
D.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与朱元思书 与日俱增
B.猛浪若奔 上善若水
C.蝉则千转不穷 以身作则
D.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第①段中“奇山异水”四字总括全文。
B.第②段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直接描写了江水的清澈。
C.本文写出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
D.本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多用骈句,韵律和谐。
10.叙事类。(16分)
在春天里启程
①组长来电了,叫我捎一些米面回来。我说:“是不是给乡福的?”他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猜的,听乡亲说,他受了一点伤。”
②乡福有一个三轮车,但不方便骑车进城了。他的左腿,不怎么听话了,走起路来,点头晃脑的。
③春节前,他和响应号召的村民一起平整小组里的大面积土地。冬天天黑得早,夜说来就来了,乡亲们都说笑着回家了。猫头鹰掠过,发出几声怪叫,把乡福吓得不轻。做了一辈子的庄稼人,他能忍耐这些。土地是他的人生依托,在土地上每向前走一步,他都充满了希望。他绝不惜力,想多干一会儿,但隆冬的风发起了大脾气,一下揪起了他,他滚下一个小坡。骨缝里撕裂的感觉,紧抓着他,让他进入更深的夜色里。他心想:“我是副组长,能为村民做点事,也值得了。”
④我在小城里从事文艺管理工作,但周末常常是回到村里的。节假里,更多地深入到老农中间,我身上的乡土味,一直伴随至今。今天,我又回到了村里。此时的乡福低低地不知说着什么。他一笑,脸就大了,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
⑤“腿好了吗?”我问。
⑥像竹筒倒豆子,他急急地答:“好了,腿也忙着要过年,急急地好了。这次又麻烦你了,帮我捎米面。”说着,他已经伸出了双手,不好意思的模样。
⑦女儿远菲打开后备厢,我轻推了一下乡福:“你的腿刚好了些,我给你搬。”
⑧他快人快语:“腿疼一下,没事的,哈哈,只要腿还在……”
⑨乡福是镇子里有名的勤快人,他的腿,被节令追赶着,从没有闲下来,自家承包地的庄稼,总是把深秋的枝头压弯。他还配合着组长,忙大伙儿的事,跑小组,跑村里,跑镇里,小组的面貌眼看着俊俏了许多,发展的路子愈来愈宽阔了。
⑩他捏了一下,看着不怎熟悉的袋子:“不是米面吧?”
我说:“不是。”
他惊慌了:“那怎弄呀?还准备给老墩一家人,他们这几天回来,不准备在内蒙古那儿了。”
我稳稳地说:“一会儿就到。同兴老板的车快要回来了,给你买上了。”
他放下心来:“噢!那就好。”
我说:“这是种子。”
“种子?我已经备好了,估计够了。”
“我这个,是从咱神木种子公司买来的。”
乡福一下子醒了过来:“那好哇,还是种子公司的!”他连声“谢谢”,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抿着嘴说:“正月了,老哥给你喝点酒吧。”我说:“不能了,我开车,单位还有事。”我们说了乡村的一些喜气事,说着说着,不觉就是正午了。
窗外是雨声,轻轻的,像一个农人的倾诉,伴着土腥味。
乡福紧贴着窗眼,是滚烫的话语:“老弟,你赶快出发吧,湿漉漉的,不然路滑就不好下山了。”
握着他的手,我说:“谢谢老哥!那我们启程吧!”
(2022年03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解释选文第⑨段加粗词语的含义。(4分)
他还配合着组长,忙大伙儿的事,跑小组,跑村里,跑镇里,小组的面貌眼看着俊俏了许多,发展的路子愈来愈宽阔了。
(2)请赏析第④段划线的语句。(4分)
他一笑,脸就大了,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
(3)文章结尾段写到“谢谢老哥!那我们启程吧”,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4分)
(4)简析选文中乡福的形象特点。(4分)
1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这首诗歌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8分)
(1)英雄业绩永载史册。请你分别简要叙述红军长征中一个与山相关、一个与水相关的英雄壮举。(4分)
(2)你认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三、作文(50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景致在山水之间,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景致在生活深处,这是人与人碰撞的火花。因为留心,我们就有了一些关于景致的记录和感悟。
请以“景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xiē;tuí;yù;qí;qǐn;xiāng;xìng;héng
解析:
2.答案:B
解析:正确划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答案:A
解析:“东皋”是地名,今属山西万荣。
4.答案:C
解析:“来自”与“前来”重复,删去“来自”。
5.答案:B
解析:解答句子衔接类的试题,要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依据句子的内在关系分析作答。本题填入的句子是为了引出下文不同季节所看到的梯田的不同样子,不存在转折关系,故而排除A;C项引用的诗句表达的是从不同角度看梯田,梯田的样子也有所不同,和语境不符,可以排除。D项是总结性语句,应放在描写不一样的四季美景之后,可以排除。故选B。
6.答案: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净化你的灵魂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续写能力。解答此题,要细读句段找到句子在用词,句意表达,修辞运用等方面的特点,辨析作答。
7.答案:(1)山山唯落晖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沉鳞竞跃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答案:(1)D
(2)颈联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之景,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长势茂盛,描绘了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作了铺垫。
解析:(1)A.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故“悬想自己乘黄鹤”不正确。B.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的是作者对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C.尾联写诗人傍晚凭栏远望,不是“清晨”。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所见景物,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诗人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9.答案:(1)B
(2)B
(3)B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B.许,表示约数。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A.给/随着。B.好像。C.相当于“就”“便”/准则,榜样。D.笔直地/直接。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B.这句话通过写水中的游鱼与水底的细石清晰可辨,表现出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
10.(1)答案:“俊俏”原指(相貌)好看;在文句“俊俏”运用拟人修辞,写小组面貌越来越好看了。是在乡福带领下,通过劳动带来农村面貌的新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俊俏”原指(相貌)好看;在文句“他还配合着组长,忙大伙儿的事,跑小组,跑村里,跑镇里,小组的面貌眼看着俊俏了许多,发展的路子愈来愈宽阔了”中,“俊俏”运用拟人修辞,写小组面貌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好看了。表现了在乡福带领下,通过劳动带来农村面貌的新变化,也体现了乡福对小组的热爱之情。
(2)答案:这句描写是以“我”的视角来写乡福的外貌,“他一笑,脸就大了”,是写乡福开心的笑容,仿佛整个脸都舒展开来;“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写乡福笑容里的情味,是农民的幸福,是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朴实的幸福。通过这几句外貌描写,刻画了勤劳、朴实、满是幸福感的当代农民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句的赏析能力。“他一笑,脸就大了,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这句描写是以“我”的视角来写乡福的外貌,“他一笑,脸就大了”,是写乡福开心的笑容,仿佛整个脸都舒展开来;“上面满是幸福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乡土的味道”,写乡福笑容里的情味,是农民的幸福,是带有浓重乡土气息的朴实的幸福。通过这几句外貌描写,刻画了勤劳、朴实、满是幸福感的当代农民形象。
(3)答案:交代了“我”离村返程,告别乡福,与开头相呼应,使结构紧凑;除了有“上路”意思以外,还有“开启新征程”之意,表达了我想“与乡福等人一起开启新征程,创造新生活”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乡福的赞美,以及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句的含义和作用。作为结尾段,从情节结构上看,这句“谢谢老哥!那我们启程吧!”交代了“我”离村返程,告别乡福,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首尾圆合,结构紧凑。从内容上看,“启程”除了有“上路”意思以外,还有“开启新征程”之意,结合上文,乡福为了乡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勇于担当,带领村民不断创造新生活的事迹,也深深感动着我,因而带有“与乡福等人一起开启新征程,创造新生活”的含义。从主题上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乡福的赞美,以及自己努力建设新生活的愿望。
(4)答案:①无私奉献、勤劳能干;②责任心强,任劳任怨;③善良、质朴。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概括。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概括分析即可。通过第③段中“春节前,他和响应号召的村民一起平整小组里的大面积土地。冬天天黑得早,夜说来就来了,乡亲们都说笑着回家了。猫头鹰掠过,发出几声怪叫,把乡福吓得不轻。做了一辈子的庄稼人,他能忍耐这些。土地是他的人生依托,在土地上每向前走一步,他都充满了希望。他绝不惜力,想多干一会儿,但隆冬的风发起了大脾气,一下揪起了他,他滚下一个小坡。骨缝里撕裂的感觉公紧抓着他,让他进入更深的夜色里。他心想:‘我是副组长,能为村民做点事,也值得了’”的内容,体现出他无私奉献、勤劳能干的特点;通过第⑨段中“乡福是镇子里有名的勤快人,他的腿,被节令追赶着,从没有闲下来,自家承包地的庄稼,总是把深秋的枝头压弯。他还配合着组长,忙大伙儿的事,跑小组,跑村里,跑镇里,小组的面貌眼看着俊俏了许多,发展的路子愈来愈宽阔了”的内容,体现出他责任心强,任劳任怨的特点;通过第⑤段中“腿好了吗?’我问”和第段中“好了,腿也忙着要过年,急急地好了。这次又麻烦你了,帮我捎米面。’说着,他已经伸出了双手,不好意思的模样”的内容可知,乡福的腿伤其实没有好,但是在我询问他时,他却急急地回答好了,表现出他善良、质朴的性格特点。
11.答案:(1)①与山有关的英雄壮举:翻越白雪茫茫的大雪山(夹金山);②与水有关的英雄壮举:皎平渡巧渡长江(金沙江),十六勇士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三十勇士飞夺泸定桥等。(此题较为开放,但要注意简要叙述的要求:①答出具体的山、水;②答出英雄壮举的核心内容。)
(2)①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将胜利(或:决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决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②有铁一般的严明纪律。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和勇气。(此题较为开放,答出一个合理的原因即可)
解析:(1)注意分别答出具体的山与水,并需要简要展开叙述。
(2)根据对文段主旨的把握,结合积累阐述红军所具有的精神意志。
12.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景致”指风景。这里既可实指“景致”的本义,也可使用“景致”的比喻义进行写作,如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
如果擅长描写,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四季美丽的景致。如果擅长叙事,我们可以叙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突出这件事是美好的景致,这个景致可以是美好的品质,可以是和谐的风尚。如果擅长抒情,则可以人间风景为线索,发表感悟。
从文题来看,如果写自然风景,同学们可以描绘祖国的锦绣山河以咏爱国之心,也可以记游名胜古迹以发思古之幽情。如果写社会风俗,同学们可以写自己的见闻感受,表现出当今社会的新风尚;也可以把镜头对准现实生活,撷取其中的几朵浪花来表现社会中的美丽风景;还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感悟,挖掘出风景的新内涵,展现风景的新面貌。在观察和描述某一景致时,可以有意换一下视角,那么所见所闻,势必与众不同。
写作思路一:一次偶然的经历,在某时某地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这里重点描写他(她)的专注、认真,然后联想我们清洁的环境或美好的生活,从而赞美这位勤劳的劳动者,他(她)就是一道景致。
写作思路二:运用镜头组合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一幅幅美好的画面。镜头一:同窗友爱图。镜头二:家庭温馨图。镜头三:师生谐趣图。……表现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在我们熟悉的地方也会发现许多亮丽风景的主题。
写作思路三:以戏剧的形式,把三幕精彩的景致连缀成文。第一幕:晚上为行人亮灯照明,心灵开的是“奉献”之花。第二幕:原谅小伙伴的错误,心灵开的是“宽容”之花。第三幕:帮助残疾老人过桥,心灵开的是“善良”之花。表现真、善、美的主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