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0:5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唐诗五首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基础题
1. (2021 黑龙江龙东<农垦 ·森工>中考) 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
写在田字格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 ( ) 徙倚 ( ) 落晖 ( ) 沙堤 ( )
都护( ) 燕然( ) 荆门( )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晴川历历汉阳树。(历历:分明的样子。)
B.使至塞上。(使:使者。)
C.江入大荒流。(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D.徙倚欲何依。(徙倚:徘徊。)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理解填空。
(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心情孤独抑郁的诗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提升题
6.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 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 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②“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 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 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 让这首诗拥有无数 拥趸。
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⑤诗人的目光, 贯穿时间这条长线, 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②③⑤④① D.①②⑤④③
三、阅读题
(一) (2022 北京通州期末)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诗歌的颔联用精当的词语描绘了从蜀地到楚地的景物变化, 用“随”字形容群 山消失,被原野取代,用“_______ ”字形容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 8.李白的浪漫主义在诗歌的颈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下飞天镜”用月亮倒映在 水中有如飞天明镜来展现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用云霞兴起有如 ________________来展现天空的高远。
9.阅读完这首诗, 有同学评价说: “诗中没有送别意, 题中的‘送别’二字可以 删去。”从全诗来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22 北京石景山期末)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假如大唐也有微信朋友圈,王维来到居延,发布了一条图文信息。请你结合
画线诗句,展开想象,将下面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11.诗人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与本诗中都提到了“落 日”。请你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借“落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 略。
解析 题干中要求“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注意字的大小要 适中,横平竖直,笔画布局要均匀。
2.答案 gāo yǐ huī dī dū yān jīng
解析 注意易读错字,如“皋”“堤”等;同时注意多音字,如 “燕”。 3.答案 B “使”在句中的意思是“出使”。
4.答案 D 正确划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答案 (1)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仍怜 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5)几处早莺争 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平日辨明名句的特征,通过反复诵读、归纳联想等方法 进行积累,还要注意生僻难写的字。
6.答案 C 语段整体信息是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四个选项中,两项以第① 句作为开头,两项以第②句作为开头,第①句“好诗词,如这样……”作为开头 的话太突然,无法解释“这样”的内容。因此,第②句应为开头。第③句“但恰 恰是这种孤独感”承接第②句末尾的“孤独感”,衔接紧密。第⑤句是对作品的 评析, 第④句的“空前绝后”承接了第⑤句的“既见不到……不到……”。最后 是第①句,总结语段内容,“这样”指代的内容就清晰了。故选 C。
7.答案 入
解析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 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 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8.答案 江水的平静 海市蜃楼
解析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的意思是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 云 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晚上, 江面平静时, 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好像天 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 日间, 仰望天空, 云彩兴起, 变幻无穷, 结成了海市蜃楼 般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 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9.答案 (示例 1) 可以删去。从诗的内容来看, “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 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之意。所以可以删去“送别”二字。(示例 2) 不能删去。 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说故乡水有情, 不远万里, 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生动而含蓄地表 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所以不能删去。
解析 题中的“送别”二字可不可以删去,不设统一答案。如果回答可以删去, 可以从诗歌内容来理解, 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出蜀时沿途的景色, 表达了诗人离 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并无送别朋友之意。如果回答不能删去, 可从诗人的情感回答, 诗人不说自己, 却反过来从故乡的水说起, “我”离家越 远,故乡的水对“我”依依不舍,送“我”到万里之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所以不能删去。
10.答案 (示例)看到黄沙莽莽,无边无际,不见草木,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极目远眺, 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 像一把利剑直指苍穹。一条宽广的大 河映入眼帘, 那圆圆的落日, 在广袤的沙漠里是如此荒凉, 又是如此温暖。我的 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解析 抓住意象“漠”“烟”“河”“日”及其特征, 运用联想或想象的手法充 实诗歌所营造的画面内容。
11.答案 王绩借“落日”来反衬自己怀才不遇的忧郁、孤独心情。王维借“落 日”表达了对边塞雄浑之景的赞美。
解析 《野望》中“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环境描写中透出淡淡的凄凉与感 伤, 诗人借“落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抑郁孤独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 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表达了诗人对塞外雄浑壮丽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