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5 15: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
一、巩固相关文学常识
二、掌握文言字词,背诵重点课文和古诗
三、把握文言文和古诗的思想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和诗句内涵
一、注音或写汉字
夫( )环而攻之 域( )民 畔( )之 gu ( )助 亲qī( ) 米sù( ) 封jiāng( )丈夫之冠( ) 往之女( ) 焉( )得为大丈夫 公孙yǎn( ) 贫jiàn( ) 不能yín( ) 傅说( ) 空( )乏 曾( )益 拂( )士 行拂( )乱其所为 quǎn( )亩  胶gé( ) 曾( )不能 荷( )担 亡( )以应 kuí( )父 shuāng( )妻 始chèn( ) 穷kuì( ) l ng( )断 车马xuān( ) 搔( )更短 不胜zān( )
燕( )脂 提xié( ) 折jǐ( ) 嗟( )日暮
浣( )溪沙 短棹( ) 笙( )歌 敦( )厚 倚( )清秋 倩( )悲风 shì( )号 wēi yí( )( ) wān yán( )( ) lián yī( )( ) zān( )缨 棘( )门 被( )甲 ɡòu( )弓nǔ( ) 按pèi( ) nǎnɡ( )者

pàn





ɡuàn

yān



yuè


kòng
zēng


zēng








sāo

yān


jiē
huàn
zhào
shēng
dūn

qìng

逶 迤
蜿 蜒
涟 漪







(二) 单元文体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作品,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二、文学常识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是
的著作。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 ,他主张以 统一天下。
2、《愚公移山》选自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 著,战国前期 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 ,本文是古代 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3、李清照,号 , 女词人, 派代表,提出词“ ”之说,后人有《 》辑本。
孟子 公孙丑下
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

战国

“仁政”
“亚圣 ”
子舆
《列子·汤问》
列御寇
道家
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寓言
易安居士
宋代
婉约词
别是一家
漱玉词
4、陶渊明(365-427)名 ,字 ,一字 ,东晋时期著名的
诗人、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别号 ,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 ”。散文首推《 》。
5、杜甫,字 ,自号 ,是我国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 ”;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 ”。代表作品有:“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6、李贺,字 , 代中期 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 ”之称。

渊明
元亮
山水田园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
诗史
诗圣
三吏
三别
长吉

浪漫
诗鬼
7、杜牧,字 , 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人称“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 ”,著有《樊川文集》。
8、《周亚夫军细柳》出自 朝著名 家 所著的 。作者自称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鲁迅赞誉该书为“ , ”。
牧之
晚唐
小杜
小李杜
杜樊川
西汉
历史学
司马迁
《史记》
太史公
纪传体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重点字词
2.找出并解释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亲戚畔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之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容式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10)无陇断焉 “陇”同“垄”高地 _
“畔”同“叛”,背叛
“女”同“汝”,你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
“惠”同“慧”,聪明
“被”同“披”,穿着
“式”同“轼”,车前横木,文中用作动词,指扶轼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
(5)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军霸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使动用法,使……痛苦
动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形容词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8)面山而居
(9)行拂乱其所为
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使……受到阻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之
往之女家___________
妾妇之道___________
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
·
·
·
动词,到
助词,的
代词,指正道
(2)戒
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
居无何_____________
·
·
居住
经过,介词
戒之曰__________
必敬必戒______
·
·
告诫
谨慎
(3)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
(4)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
发于声_______________
·
·
兴起,指被任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____________
·
·


(5)于
显露、流露
·

(6)且
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___
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__
·
·
将近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____________
使人称谢_____________
·
·
使者、使臣
派遣
(7)使
况且
(8)军
军细柳__________________
至霸上及棘门军_______________
·
·
动词,驻军、驻扎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__________________
天子为动_____________
·
·
动词,作为、封为
介词,被
(9)为
名词,军营
上自劳军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军队、守军
·
(10)以
以君之力__________________
将以下骑送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介词,凭借
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以备胡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来
·
请以军礼见_______________
·
介词,用
4.翻译下面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众人的团结一致。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5.背诵课文,默写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阐述作战三要素关系的句子:
(2)《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泽兼善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
(3)《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相信能移走大山的原因是:
(4)《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陶醉自然的诗句是:
描写傍晚时分山间美景的诗句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背诵课文,默写填空
(5)《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表达自己忧国思家之情的诗句:
刻画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诗人形象的诗句是:
(6)《雁门太守行》中突出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爱国热情的诗句是:
(7)《赤壁》中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的诗句是:
(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化用《离骚》诗意,道出人生之路漫长修远的诗句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骚更短,浑欲不胜簪。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9)《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             。
(10)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        。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诗句赏析
1.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的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对偶,描写“花”“鸟”两种春日的美好景物,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
诗句赏析
3.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引用典故,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闲士的典故,写出将士们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突显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2.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不以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反说其事,翻出新意。借“二乔”可能的命运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
(2)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
常常犯错误
割断
2.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炼,分析透彻
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抵万金”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极言家书珍贵,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作业巩固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按要求做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妇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大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先苦其心志(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仆闻之( )
(4)官大者,主恶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使……痛苦
同“弼”辅佐
听说
讨厌
D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⑴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开“两字的表达效果。(2分)
(2)发挥联想和想象,描摹以下一下”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示的画面。
答案: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开“字,写出了战阵井然有序的情形,形象地展示出守城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答案: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后,那角声呜呜咽咽响起来,战争从白天持续的夜晚,晚霞照看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二、阅读下列古诗,按要求做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3分)
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心远
悠然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 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⑴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2分)
⑵“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表达了作者希望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奔向缥缈的神山,寻找幸福的愿望。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