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人教版】选修三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同步训练(1)
一、选择题
1.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分类,下列旅游资源中与众不同的是( )
A.清真寺 B.埃及金字塔
C.黄山云海 D.傣族泼水节
答案:C点拨:清真寺、埃及金 字塔、傣族泼水节多属于人文旅游资源,黄山云海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2.旅游者共同的心愿是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因此旅游资源必须具有( )
A多样性 B.非凡性 C.永续性 D.可创造性
.答案:B点拨: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等特性。旅游者追求的“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说明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游旅者的功能。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注意审题,“求知、求新、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是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出的要求,采用排除法解答此题,显然多样性、永续性、可创造性均不恰当。
3.关于风景名胜科学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都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②泰山、庐山、黄山、喜马拉雅山等都是高大断块山 ③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景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④长江三峡是以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典型的峡谷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点拨: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分别为内力作用的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喀斯特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泰山、庐山属于断块山,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长江三峡是以由流水侵蚀形成的典型的峡谷地貌。
4.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的依据是( )
A.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B.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
C.旅游资源的规模大小 D.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
答案:B 点拨:按照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种类型。
5.一般说来,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的是( )
A.生物景观 B.水域风光 C.天象与气候景观 D.地文
答案:D 点拨:地文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地位。
6.下列均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A.秦皇兵马俑 台湾阿里山 武陵源
B.长白山天池 黄果树瀑布 四川九寨沟
C.八达岭长城 布达拉宫 青岛海滨
D.四川都江堰 福建武夷山 深圳“锦绣中华”
答案:B 点拨:在题目中提到的旅游资源中,秦皇兵马俑、八达岭长城、布达拉宫、深圳“锦绣中华”都为人文景观,其它的为自然景观。
7.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在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答案:B 点拨:峨眉天属于褶皱山;白头山属于火山;泰山属于断块山;桂林“碧莲玉笋世界”属于喀斯特地貌。
8.有关旅游资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景观都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②.旅游资源的使用都会产生经济价值
③.美学价值是自然景观的主体和核心
④文物古迹越古老、越稀少,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越低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答案:C点拨:并不是所有的自然景观都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性的,才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古迹越古老、越稀少,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越高。
9.下列风景旅游区内,其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 )
①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 ②云南的路南石林 ③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④法国的卢浮宫
A. 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C
点拨:具有较高的地理科学价值的是自然景观,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法国的卢浮宫属于人文景观,无地理科学价值。
“三江并流”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2003年7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回答10~12题。
10.“三江并流”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1.“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其源头已纳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 ③⑤ D. ③④
12.“三江并流”景观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 )
. ①美学价值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 ④可创造性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
答案:10.B 11.D 12.A
点拨:三江并流指的是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即图中的②③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所以B、D选项正确。“三江并流”景观为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13.以下自然现象或事物中,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是( )
A.温泉 B.台风 C.溶洞 D.雾凇
答案:B
点拨: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台风能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可能吸引旅游者,也不可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为之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台风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14.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城市游憩景观及场所两种类型
B.自然旅游资源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城市游憩场所和景观一方面为市民所享用,另一方面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它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D.人文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C
点拨: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旅游资源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城市游憩场所和景观,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为市民所享用,另一方面作为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15.关于旅游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旅游资源都具有永续性,可永远重复使用
B.所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的
C.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D.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
答案:D
点拨:在旅游资源中,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的,仅是人文景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丈物古迹,当时并不具备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必须是在对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和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景观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有 ,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 。
(2)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性。其中 (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 价值。旅游资源的永续性, (即、并不)意味着A景观的欣赏不受时空限制。
(3)把上图7处旅游景观的代码分别填入下面相应的旅游资源分类中。
文化艺术景观
生物景观
人文活动
地文景观
天象与气候景观
建筑景观
水域风光
.答案:(1)A、C、D、E B、F、G (2)多样 G 历史文化 并不 (3)自上而下依次为:GEFCABD
点拨:旅游资源根据本质属性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吉林雾凇、长江三峡、华山、西双版纳植物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平遥古城、藏族晒佛节、敦煌莫高窟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吉林雾凇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长江三峡属于水域风光、华山属于地文景观、西双版纳植物属于生物景观。人文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平遥古城属于建筑景观、藏族晒佛节属于人文活动、敦煌莫高窟属于文化艺术景观。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及永续性的特点。根据题目中的情景对第(2)问经型解答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17.将下列景观分类填入下表中。
A.桂林山水 B.傣族泼水节 C.长江三峡 D.武陵源群峰
E.大理三塔 F.北京故宫 G.长城 H.迪斯尼乐园 L人民英雄纪念碑 J.天津水上公园 K.天津科技宫 L.青海湖鸟岛
类型
景观代号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解析: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城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等;人丈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
答案:自然景观:A、C、D、L 人文景观:B、E、F、G、H、I、J、K
方法技巧: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地理要素形成或组成的景现,它很少或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石,流水、云雾、飞瀑等,其中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的核心。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创造并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背景之上的景观,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烈士陵园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景观的核心,是实在的文化景观。人文景观除了以具体的形式存在外,同样还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区内,以一种氛围笼罩着旅游区,如参观寺院,旅游者往往会被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所感染。
【步步为赢人教版】选修三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同步训练(2)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夯实基础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⑴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 ⑵ 效益、社会效益和 ⑶ 效益的各种 ⑷ 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
⑸ ;二是 ⑹ 。
3.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⑺ 。
友情提示:⑴吸引力 ⑵经济 ⑶环境 ⑷事物 ⑸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⑹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巩固1.以下自然现象或事物中,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的是( )
A.温泉 B.台风 C.溶洞 D.雾凇
答案:B
提示: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台风能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可能吸引旅游者,也不可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为之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台风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热点精讲: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旅游资源的内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如下图所示:
②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夯实基础
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 ⑴ 旅游资源和 ⑵ 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2.自然旅游资源,又称 ⑶ ,是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 ⑷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 ⑸ 、 ⑹ 、 ⑺ 、 ⑻ ,其中 ⑼ 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自然旅游资源对于 ⑽ 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3.人文旅游资源,又称 ⑾ ,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 ⑿ ,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 ⒀ 的各种设施。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 ⒁ 、 ⒂ 、 ⒃ 、 ⒄ 等,其中 ⒅ 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人文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在 ⒆ 方面的意义。
4.有些旅游资源既有 ⒇ 旅游资源,又有 (21)
旅游资源。
友情提示:⑴自然 ⑵人文 ⑶自然景观 ⑷自然要素和现象 ⑸地文景观 ⑹水域风光 ⑺生物景观 ⑻天象与气候景观 ⑼地貌 ⑽探险猎奇、游乐、疗养 ⑾人文景观 ⑿历史文化价值 ⒀旅游价值 ⒁遗址遗迹 ⒂建筑与设施 ⒃旅游商品 ⒄人文活动 ⒅建筑景观 ⒆教育性旅游 ⒇自然 (21)人文
巩固2.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城市游憩景观及场所两种类型
B.自然旅游资源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
C.城市游憩场所和景观一方面为市民所享用,另一方面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它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D.人文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C
提示: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人文旅游资源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城市游憩场所和景观,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为市民所享用,另一方面作为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热点精讲:
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它们的种类、形成过程、旅游价值、表现形式不同。如下表所示:
种类
举例
旅游
价值
核心
表现
形式
形成
过程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
景观
路南
石林
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景观
具体
形式
自然
过程
水域
风光
杭州
西湖
生物
景观
黄山迎
客松
天象与
气候景
观
黄山
云海
人文旅游资源
遗址
遗迹
北京
故宫
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
建筑景观
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
历史过程及当代人类活动
建筑与
设施
苏州
园林
旅游
商品
景德镇
陶瓷
人文
活动
傣族泼
水节
说明:很多旅游资源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在自然景观中,为便于游人观赏,要修建交通、住宿、餐饮、观赏等建筑;前人的观赏要留下文化艺术景观(碑刻、字画等)。例如,我国的泰山就是人文景观丰富的自然风景区。人文景观无不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很多人文景观所处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有游览价值。例如,园林多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因山就势、因地制宜而建成的。
典例剖析
例1:将下列景观分类填入下表中。
A.桂林山水 B.傣族泼水节 C.长江三峡 D.武陵源群峰
E.大理三塔 F.北京故宫 G.长城 H.迪斯尼乐园 L人民英雄纪念碑 J.天津水上公园 K.天津科技宫 L.青海湖鸟岛
类型
景观代号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解析: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城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等;人丈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
答案:自然景观:A、C、D、L 人文景观:B、E、F、G、H、I、J、K
方法技巧: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地理要素形成或组成的景现,它很少或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山石,流水、云雾、飞瀑等,其中地貌景观是自然景观的核心。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人类利用自然物质创造并建立在一定的自然背景之上的景观,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烈士陵园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景观的核心,是实在的文化景观。人文景观除了以具体的形式存在外,同样还以一种精神文化的形式出现在旅游区内,以一种氛围笼罩着旅游区,如参观寺院,旅游者往往会被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所感染。
三、旅游资源的特性
夯实基础
1.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⑴ ;二是 ⑵ 。
2.非凡性。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 ⑶ 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 ⑷ 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吸引的空间范围 ⑸ ,则其开发价值越高。
3. 可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⑹ ;二是 ⑺ 。
4. ⑻ ,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但是,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有在 ⑼ 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友情提示:⑴内容上的多样性 ⑵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⑶非凡特点 ⑷非凡性 ⑸越广 ⑹原来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逐步成为旅游资源 ⑺人们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创造旅游资源 ⑻永续性 ⑼适度开发和保护
巩固3.关于旅游资源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旅游资源都具有永续性,可永远重复使用
B.所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的
C.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D.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复使用下去
答案:D
提示:在旅游资源中,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才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的,仅是人文景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丈物古迹,当时并不具备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必须是在对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和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热点精讲: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特性。
(1)多样性。
自然界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因此,旅游资源是极其多样的,并且也是广泛存在的。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可满足旅游者多方面的旅游需求。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容上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上的多样性。
(2)非凡性
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和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就越高。
(3)可创造性
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而言,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而建筑和创造的。它包括两类:其一是文物古迹,如北京故宫,它们是历史上出于旅游之外的目的而兴建的,但现在却具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其二是为发展旅游而兴建的人文景观,如深圳的“锦绣中华”。
(4)永续性
许多旅游资源是与地球、人类社会始终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理论上来说,旅游资源的使用是无消耗性的,可以反复的使用,并且使用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
除上述特点外,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的特点。
资源
类型
特性
含义
自然
旅游
资源
季节性
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色
地域性
自然景观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特点
人文
旅游
资源
可变
异性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可移
动性
人文景观的位置和分布可以发生变化
注意:(1)就类型来说,旅游资源具有多样特性。就与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比较来说,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特性。
(2)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永续性。旅游资源的永续性是以对其合理利用和保护为前提的,许多旅游资源因被污染和破坏而失去了游览价值。
典例剖析
例2:关于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具有可创造性
B.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C.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D.旅游资源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并且使用次数越多其价值就越大
解析:人文景观具有可创造性。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在没有被破坏的前提下,使用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大。
答案:CD
方法技巧:解答旅游资源特性的题目时,要明确旅游资源各个特性的含义,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步步为赢人教版】选修三2.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同步训练(1)
一、资源价值
夯实基础
1.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即要评价资源的 ⑴ ,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 ⑵ 、 ⑶ 、
⑷ 和 ⑸ 。
2.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 ⑹ 。
3.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具有 ⑺ 。
4.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包括对 ⑻ 的开发,也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 ⑼ 。此外,还要考虑景观的 ⑽ 。
友情提示:⑴质量 ⑵美学价值 ⑶科学价值 ⑷历史文化价值 ⑸经济价值 ⑹美学价值 ⑺历史文化价值 ⑻单项旅游资源 ⑼组合状况 ⑽地域组合状况
巩固4.张家界、九寨沟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他们的( )
A.历史文化价值 B.经济价值 C.美学价值 D.科学价值
答案:C
提示: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人们到自然风景名胜区去观光、度假、旅游。主要的就是去感受自然景观的美.湖、河、溪、瀑、泉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人们常说的“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就是山水在自然构景中相依相存关系的充分体现,张家界、九寨沟就是这种山水有机组合的典型代表。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夯实基础
1.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 ⑴ 。
2. ⑵ ,能够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来旅游的人数 ⑶ ,反之,则少。
3.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一旦得以改善,游客量一般都会 ⑷ 。
友情提示:⑴开发价值 ⑵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 ⑶多 ⑷增加
巩固4.据统计,近几年到庐山旅游的北京游客比例明显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庐山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大为改善
B.庐山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
C.京九铁路提高了庐山的游览价值
D.京九铁路改善了两地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游客的出游时间
答案:D
提示:联系京九铁路的建成通车,便会联想到从北京到庐山的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北京游客到庐山出游的时间,因而增强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使游客增多。
三、客源市场
夯实基础
1.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 ⑴ 成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⑵ 。
2.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 ⑶ 、 ⑷ 、 ⑸ 、停留时间、 ⑹ ,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其中, ⑺ 、 ⑻ 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3.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 ⑼ 。
4. ⑽ 与 ⑾ 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 ⑿ 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 ⒀ 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 ⒁ 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友情提示:⑴游览价值 ⑵客源市场 ⑶客源地 ⑷游客人数 ⑸游客量的季节变化 ⑹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 ⑺客源地 ⑻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 ⑼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⑽旅游地 ⑾客源地 ⑿吸引半径 ⒀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 ⒁优于
巩固5. “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A.美学价值 B.交通运输条件
C.吸引半径 D.科学价值
答案:C
提示: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越远,游客出游所需的时间越长,费用越高,游客对旅游地的需求越低,可见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四、基础设施
夯实基础
1.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 ⑴ ,提高服务质量。
2.基础设施主要包 ⑵ 和 ⑶ 。如果这些设施不够完善或比较落后,则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 ⑷ 。
友情提示:⑴基础设施 ⑵基础设施 ⑶配套设施 ⑷开发利用
巩固6.庐山的旅游接待能力比黄山大,是因为( )
①庐山风景区的面积比黄山大 ②庐山山上有一个较宽的平台,建有小镇,黄山没有 ③庐山游览景区的面积比黄山大 ④庐山旅游的食宿游览条件较黄山方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提示:庐山山上有一个较宽的平台,建有小镇,食宿等旅游基础设施条件较黄山好,决定了庐山的旅游接待能力比黄山大。
热点精讲: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
(1)资源价值
①旅游资源的质量: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只有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如下表所示。
资源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一般都具有美学价值,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历史文
化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人文旅游资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②资源的组合状况:有些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但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立的景点,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旅游资源价值也不大。不同类型的资源在同一地区出现,有助于延长游客在该地区的游玩时间,使该地区对远处游客的吸引力增强。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有些资源尽管有较高的美学或者历史文化价值,但在同一区域有特征相似而更 具价值的资源,其游览价值便会大大下降。例如,云南乃古石林景色优美,但附近有名气更大的路南石林,它就很难吸引游客。如果乃古石林出现在其他省区,可能会游人如织。
(2)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和交通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旅游资源所在地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3)客源市场
旅游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消费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从旅游地来说,它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越远,客源市场越小,开发的价值就会越低;从旅游者来讲,经济收人越高,出游的距离就会越长。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客源市场。
(4)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和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其影响如下图所示:
例3:下面是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2)请你对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3)若在该城建一所疗养院,你认为建在哪里好,为什么?请你自己设计图例,画在图中相应位置上。
解析:从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此地有国家重点文物、国家森林公园、古代大型园林及河流与湖泊,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的质量较高且各具特色,资源的组合状况及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并且交通便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疗养院的修建要求有优美的环境,所以选择B处附近的地区建设较好。
答案:(1)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大型园林等。 (2)该地旅游景点较集中,均具有很高的质量且每个景点各有特色,地域组合状况好,因此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本地位于华北平原,距经济发达区近,并有铁路、公路相通,交通便利.所以该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3)略
方法技巧:在做这类的题目时,一定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实际进行评价。
【步步为赢人教版】选修三2.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同步训练(2)
一、选择题
1.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作为旅游区,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旅游环境的承载最大 B.丰富的人文景观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奇丽的自然风光
2.关于旅游市场距离,正确的叙述是( )
A.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越大,其开发价值也越大
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
C.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的需求越强烈
D.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 to为庐山所在位置)。据此回答3~4题。
3.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②从t0→t1再由t1→ 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 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 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
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 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 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据福州市旅游局的最新统计,2005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福州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310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掀起了旅游活动的高潮。据此回答5题。
5.2005年春节黄金周到福州永泰青云山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 )
A.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B.旅游地具有有限的最优吸引半径
C.旅游景观的游览价值不高 D.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6.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
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
下图为大连入境游客构成图(港澳台与外国人)
7.上图中,形成大连人境游客构成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实力 B.风俗习惯 C.客源市场 D.历史渊源
二、综合题
8.分析下表(某年来苏州游客统计)有关数据资源,回答问题。
来源
人数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
上海
45万
45%
2天
江、浙两省
25万
25%
3天
华东其他省份
20万
20%
3天
其余省份
10万
10%
4天
总记
100万
100%
2.65天
(1)到苏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
是有限的。
(2)来自上海、江、浙的旅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
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
(3)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
途和 期为主。
(4)可见,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 的距离。
9.(2006·天津)读我国两区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a、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10.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 、 、 、
等。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 。
不利条件有: 。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其主要表现在:A线
;B线
。
(4)发展当地旅游业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这主要是因为 。
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港、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3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建筑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汉民族北方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l)按照旅游资源的分类,平遥古城属于 景观,具有 、 和
价值,作为旅游资源,它具有 、 和 特点。
(2)请你对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3)平遥古城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12.读“旅游市场需求与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四幅图中,横线表示 ;曲线表示 。
(2)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A图和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分别有哪些?
A图 ;
B图 。
(3)C图、D图中的虚线分别表示增加旅游项目及采取季节差价后的实际情况,问这样做的好处分别是
。
答案
1.答案:D
点拨:峨眉山、张家界、九寨沟,都属于自然景观,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具有美学价值,所以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具有奇丽的自然风光。
2.答案:D
点拨:旅游资源的资源开发价值的大小有时并不一定和其资源的价值成正比,还要取决于其地理位置及交通的通达性,和客源市场的距离等。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很大。一般说来,经济距离越短,旅游者对旅游目的的需求越强烈。
3.B 4.D 5.B 6.D 7.C
8.答案:(1)最优吸引半径 (2)经济发达地区 (3)短 短 (4)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
点拨: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中的客源市场“素。旅游活动是消费较高,同时费时较多的消费活动,因此其市场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与客源地(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小,可见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解析:(1)重庆辖区内有三峡风光,属自然景观;西安是中国著名的古都,留下了丰富的古代人文景观,如秦陵兵马俑等。(2)西安是中国古都的典型代表,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非凡性特点;同时人文历史古迹非常多,种类丰富而具有多样性特点。
9.答案:(1) a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景观;b城市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景观。 (2)b城市:很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b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更高。
10.(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 (2)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资源种类多样,自然、人文景观兼备,表现出旅游资源自身质量高,资源组合状况好,地域组合合理 距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有限;环境容量不大 (3)A线: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甲,会减少耕地 B线:路程长,会加大成本。但要节约耕地,设计出合理,可顺此旅游 (4)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该地有石林、山地,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极易引起破坏
点拨: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中的具体实际进行解答。
11.(1)人文景观 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 长存性 非凡性 可创造性 (2)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和地域组合好,近太原晋词、大同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五台山,有铁路和公路、交通较为方便,接近京津唐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量较大。 (3)特色即一地非凡和价值的所在,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点拨:平遥古城属于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具有的价值其都具备;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及交通、客源市场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平遥古城发展旅游业是利用了古人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所以保护好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步步为赢人教版】选修三2.3我国的旅游资源同步训练(1)
一、选择题
旅游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旅游路线中具有观赏海岸地貌、古代文化遗迹、沙漠探险等旅游内容的是( )
A.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B.京哈线—京广线
C.陇海线—兰新线—南疆线 D.京沪线—沪杭线
2.在下列那个地方旅游有可能看到“午夜的太阳”( )
A.拉萨 B.摩尔曼斯克 C.汉城 D.漠河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署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回3~5题。
3.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四条游览线路中,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四条游览线路中,避暑条件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协调融合。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的制约。据此完成6~7题。
6.北京属于特色化城市是因为北京( )
A.有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宫殿建筑 B.钢铁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7.桂林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
A.桂林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桂林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桂林的田园、方舟、村舍,与山水融为一体,构成“天人合一”的胜境
D.桂林的农业发展较快,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有一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14~16题。
8.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如果这位游客是乘坐火车在我国旅游,那么他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
A.陇海—兰新线 B.京哈—京广线 C.京广—京包线 D.浙赣—湘黔线
10.下图为我国几个省区轮廓示意图,其旅游资源与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是( )
A.①路南石林 ②承德避暑山庄 ③敦煌石窟 ④苏州园林
B.①桂林山水 ②云冈石窟 ③长城嘉峪关 ④苏州园林
C.①桂林山水 ②龙门石窟 ③酒泉航天中心 ④杭州西湖
D.①黎族风情 ②苏州园林 ③秦兵马俑 ④无锡太湖
读我国山水风景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的关系图,回答11~12题。
11.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欣赏的时机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建立红色旅游精品体系。回答13题。
13.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读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关于红一方面军长征所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途经江南丘陵、云贵高原、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等主要地貌单元
B.跨过乌江、金沙江、嘉陵江、汉江、黄河等河流
C.沿线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
二、综合题
14.(2005·江苏)我国正兴起参观革命纪念地的红色旅游活动。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京九铁路干线通过的革命纪念地中,属于省会城市的是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是 (山)革命老区。
(2)某旅游团从上海出发,乘火车到遵义、重庆、郑州和徐州等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游览。请按照便捷的原则,依次填在下列城市之间通过的铁路线名称。
上海—遵义: 线、 线、 线、 线;
重庆—徐州: 线、 线、 线。
答案
1~2答案:1.C 2.B
点拨:.陇海线的起点可以看到海岸地貌,陇海—兰新线沿线有秦陵兵马俑等古代文化遗迹,南疆铁路沿线有沙漠可以开展沙漠探险活动。而其它铁路沿线不具备这些条件。
3~5答案:3.B 4.C 5.C
点拨:3题,由图中的剖面图可以看出,此图经过我国的三级阶梯,只能是乙图。4题,丙线路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四个自然带,经过的自然带最多
6.A 7.C 8.D 9.B 10.B 11.B 12.B 13.D
14. 解析:本题以红色旅游活动为背景,考查各革命纪念地的分布和对我国铁路线的熟悉程度。(1)京九铁路是我国南北铁路干线,途经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等9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沿线经大别山、井冈山等革命老区。(2)应熟悉我国的主要铁路线。
答案:(1)南昌 大别山 (2)沪杭 浙赣 湘黔 川黔襄渝 焦柳(焦枝、安康—西安) 陇海
【步步为赢人教版】选修三2.3我国的旅游资源同步训练(2)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夯实基础
1.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 ⑴ 最为重要;.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以 ⑵ 和 ⑶ 最为重要。
2.我国旅游资源中对外国游客吸引力较大的是 ⑷ 。
友情提示:⑴山水风光 ⑵古代文化艺术宝藏 ⑶风土民情 ⑷人文旅游资源
巩固1.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B.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丰富
C.我国有风采各异的风情习俗,如傣族火把节、彝族的泼水节等
D.我国的现代工程建筑对中外游客吸引力不大
答案:A
提示: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同样,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民情最为重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同时,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采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对中外游客也有巨大的吸引力。
热点精讲
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多样性的自然环境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复杂多样,生物种类繁多,多名山大川,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②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
1.到2004年底已经有 ⑴ 个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 ⑵ 位。
2.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有 ⑶ 、
⑷ 、 ⑸ ;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有
⑹ 、 ⑺ 、 ⑻ 、 ⑼ ;其他的为世界文化遗产。
3.我国的世界遗产具有 ⑽ 性、 ⑾ 性和 ⑿ 性,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对于世界遗产,我们不能只考虑如何去开发,产生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 ⒀ 。
友情提示:⑴30 ⑵三 ⑶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⑷黄龙风景名胜区 ⑸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⑺泰山 ⑻黄山 ⑼武夷山 ⑽峨眉山—乐山大佛 ⑾时代 ⑿不可再生 ⒀不可替代 ⒁保护
巩固2.既列入我国十大旅游景点,又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是()
A.杭州西湖、桂林山水
B.万里长城、北京故宫
C.安徽黄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D.湖南武陵源、四川九寨沟
答案:BC
提示: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属于我国十大旅游景点点,但未被列入世界遗产;湖南武陵源、四川九寨沟被列为世界遗产,但不属我国十大旅游景点。
热点精讲
我国的世界遗产及其分布的省区。
遗产
性质
遗产项目
所在省级行政区
世界
自然
遗产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四川省
黄龙风景名胜区
四川省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湖南省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云南省
世界
文化
遗产
沈阳故宫/盛京三陵
辽宁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辽宁省
长城
北京市
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
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北京市
清东陵
河北省
清西陵
河北省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河北省
云冈石窟
山西省
平遥古城
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山东省
龙门石窟
河南省
明孝陵
江苏省
苏州古典园林
江苏省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安徽省
庐山国家公园
江西省
明显陵
湖北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
湖北省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陕西省
大足石刻
重庆市
丽江古城
云南省
青城山—都江堰
四川省
莫高窟
甘肃省
布达拉宫历史区
西藏自治区
世界文
化与自
然遗产
泰山
黄山
武夷山
峨眉山—乐山大佛
说明:我国于1985年加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到2004年底已经有30个项目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4个,世界文化遗产22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个。
例:下列世界遗产所在地,按由东向西顺序依次排列的是( )
A北京故宫、平遥古城、秦陵兵马俑坑、莫高窟
B.明显陵、明孝陵、大足石刻、丽江古城
C.武夷山、武陵源、丽江古城、大足石刻
D.龙门石窟、苏州古典园林、庐山国家公园、黄龙
解析:本题为无图考图题,回答本题必须在头脑中有一幅我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图,因此,在平时必须经常查阅地图并进行记忆,在头脑中建立有关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概念。
答案:A
方法技巧: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熟悉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分布,二是要在头脑中要又有中国地图,加强识记地图的能力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