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同步训练(4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步步为赢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同步训练(4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9-08 15:09:06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同步训练(4)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 )
A.大同 鹤岗 抚顺 开滦 B.大庆 玉门 邯郸 包头
C.宝鸡 株洲 石家庄 蚌埠 D.鞍山 包头 马鞍山 攀枝花
2.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下列关于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流频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发展
C.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城市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演变成星状
D.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水陆交通的大发展,城市向外扩散成松散状
4.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5.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
6.关于交通线对陕西勉县的长林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去曾因为是水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发展为集市
B.现在因为上游险滩被排除,航道向前延伸,商业衰落,集镇退化为居民点
C.过去因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商业繁盛,发展为集市
D.现在因为铁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退化为居民点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 )
A.石家庄 郑州 株洲 B.石家庄 郑州 宝鸡
C.郑州 株洲 宝鸡 D.阜阳 株洲 武汉
2.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 )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 ( )
A. 河岸 B. 鞍部 C. 山丘 D. 河岸的居民点
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 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 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5.有关我国交通与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6.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
8.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是 ( )
A.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原因 。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 ,原因是 。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 自发形成的,这符合 原则。
(5)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 处,因为该处 。

2.读 “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图5-6),回答:

(1)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    、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图5--7为某省轮廓图,判断: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 分布,说明 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2)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 ,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 、 、 、 等铁路与 (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3)经过该区的能源大动脉是 ,图中铁 路在兰州至玉门段不走直线的自然原因是 。
2.读某历史名城图(图5-8),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伸展成 ,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C 点拨:“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作为铁路交通 枢纽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2.B 点拨:扬州、济宁的兴衰是随大运河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反映了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C 点拨: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是随当地的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星状形态是在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历史上大运河的交通影响下形成的。
4.C 点拨:“公交优先”的主要目的是要减少车流,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5. D、点拨: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才能获得大量的消费人口,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可以满足商业的这一要求。
6.C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陕西勉县的长林镇的兴衰与当地交通变化的关系。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A 点拨:解答此题要熟悉哪些铁路枢纽是位于京广线上。
2.B 点拨:扬州、济宁是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的增强而繁荣,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减弱而逐渐衰落的。
3.D 点拨:商业网点布局既要考虑便利的交通,又要保证能获得大量的消费人口。
4.D 点拨:商业中心的形成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
5.B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影响的差异。
6.B 点拨: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挤要从有利于减少车流量和车流的有序流动方面来考虑。
7.B 点拨:河流汇合处、过河点位置、河口位置是来往人流多或货物集散与转运处,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8.C 点拨:四城市中只有株洲是因铁路枢纽而发展起来的。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点拨: 解答本题要了解山区与平原在人口与交通方面的差异。山区的人口密度比平原少,交通不如平原便利,而居民点和商业网点都有趋向于便利的交通线分布的特点。交通越方便,居民点规模越大,商业网点也越密。
【答案】 (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临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
(2)小 山区路况差,交通不如平原便利,吸引的购物者比平原少。
(3)街道(或交通线) 交通最优
(4)B 因为B处位于两条公路交汇处,交通最为便利
2、点拨:从图中提供的信息来分析:A城市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可判断是重庆;从水运来看,具有向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嘉陵江上游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河流的航运功能对城市分布有吸引力,所以我国南方大多数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沿河设城。
【答案】(1)重庆 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
(3)河运 河流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点拨:解答本题先要根据轮廓图判定出甘肃,会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城市与交通的关系,再结合原有对甘肃相关知识的了解来作出判断。
【答案】(1)铁路 交通
(2)兰州 陇海线 兰新线 兰青线 包兰线 黄河
(3)西气东输管线 受祁连山地的影响
2.点拨:图中信息体现出:城区的位置一是沿河流分布,二是分布在煤、铁矿产地。新城区则出现在铁路附近。再结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不难得出结论。而矿业城市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比受河流影响而形成的城市要晚些。
【答案】(1)交通 矿产资源
(2)① 早期城市大多临河分布,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多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3)铁路交通 带状 河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同步训练(2)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 )
A.大同 鹤岗 抚顺 开滦 B.大庆 玉门 邯郸 包头
C.宝鸡 株洲 石家庄 蚌埠 D.鞍山 包头 马鞍山 攀枝花
2.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下列关于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流频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发展
C.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城市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演变成星状
D.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水陆交通的大发展,城市向外扩散成松散状
4.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5.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
6.关于交通线对陕西勉县的长林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去曾因为是水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发展为集市
B.现在因为上游险滩被排除,航道向前延伸,商业衰落,集镇退化为居民点
C.过去因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商业繁盛,发展为集市
D.现在因为铁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退化为居民点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 )
A.石家庄 郑州 株洲 B.石家庄 郑州 宝鸡
C.郑州 株洲 宝鸡 D.阜阳 株洲 武汉21世纪教育网
2.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 )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 ( )
A. 河岸 B. 鞍部 C. 山丘 D. 河岸的居民点
4.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 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 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5.有关我国交通与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21世纪教育网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6.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
8.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是 ( )
A.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原因 。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 ,原因是 。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 自发形成的,这符合 原则。
(5)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 处,因为该处 。21世纪教育网
2.读 “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图5-6),回答:
(1)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    、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图5--7为某省轮廓图,判断: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 分布,说明 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2)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 ,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 、 、 、 等铁路与 (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3)经过该区的能源大动脉是 ,图中铁 路在兰州至玉门段不走直线的自然原因是 。
2.读某历史名城图(图5-8),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伸展成 ,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C 点拨:“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作为铁路交通 枢纽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2.B 点拨:扬州、济宁的兴衰是随大运河的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反映了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C 点拨: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是随当地的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星状形态是在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和历史上大运河的交通影响下形成的。
4.C 点拨:“公交优先”的主要目的是要减少车流,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5. D、点拨: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才能获得大量的消费人口,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可以满足商业的这一要求。
6.C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陕西勉县的长林镇的兴衰与当地交通变化的关系。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A 点拨:解答此题要熟悉哪些铁路枢纽是位于京广线上。
2.B 点拨:扬州、济宁是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的增强而繁荣,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减弱而逐渐衰落的。
3.D 点拨:商业网点布局既要考虑便利的交通,又要保证能获得大量的消费人口。
4.D 点拨:商业中心的形成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
5.B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的影响的差异。
6.B 点拨: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挤要从有利于减少车流量和车流的有序流动方面来考虑。
7.B 点拨:河流汇合处、过河点位置、河口位置是来往人流多或货物集散与转运处,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8.C 点拨:四城市中只有株洲是因铁路枢纽而发展起来的。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点拨: 解答本题要了解山区与平原在人口与交通方面的差异。山区的人口密度比平原少,交通不如平原便利,而居民点和商业网点都有趋向于便利的交通线分布的特点。交通越方便,居民点规模越大,商业网点也越密。
【答案】 (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临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
(2)小 山区路况差,交通不如平原便利,吸引的购物者比平原少。
(3)街道(或交通线) 交通最优
(4)B 因为B处位于两条公路交汇处,交通最为便利
2、点拨:从图中提供的信息来分析:A城市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可判断是重庆;从水运来看,具有向长江上游、长江中下游、嘉陵江上游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河流的航运功能对城市分布有吸引力,所以我国南方大多数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沿河设城。
【答案】(1)重庆 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 
(3)河运 河流
【课外拓展—超越自我】
1.点拨:解答本题先要根据轮廓图判定出甘肃,会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城市与交通的关系,再结合原有对甘肃相关知识的了解来作出判断。
【答案】(1)铁路 交通
(2)兰州 陇海线 兰新线 兰青线 包兰线 黄河
(3)西气东输管线 受祁连山地的影响
2.点拨:图中信息体现出:城区的位置一是沿河流分布,二是分布在煤、铁矿产地。新城区则出现在铁路附近。再结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不难得出结论。而矿业城市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比受河流影响而形成的城市要晚些。
【答案】(1)交通 矿产资源
(2)① 早期城市大多临河分布,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多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3)铁路交通 带状 河流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同步训练(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请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   
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2.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由图中的交通方式可知①是步行、马车时期;②是高速公路时期;③是火车时期;④是汽车时期。第2题,交通运输发展方向是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公路时期出现最晚。
(2010·浙江杭州高一质检)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3~5题。
3.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4.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21世纪教育网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5.图中夜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货源充足 B.人口集中[21世纪教育网]
C.交通便利 D.金融市场活跃
【答案】 3.A 4.B 5.B
【解析】 本题组利用城市规划图考查商业网点布局。从图中可知富居家具城靠近城市边缘交通干道,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等布局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消费人群集中;夜市以日常消费品交易为主,需要靠近居民区。
(2010·江苏南通高一调研)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7.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
A.自来水厂
B.大型超市
C.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D.造纸厂
【答案】 6.A 7.D
【解析】 从图可判断城区空间形态随交通线延伸。在2008年产业布局中造纸厂位于城区,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8.对交通枢纽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地理位置 ②地形条件
③气候条件 ④土壤类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地理位置和地形是对交通枢纽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
9.下列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比较,一般能成立的是(  )
①平原大于山区 ②热带大于温带
③城市大于农村 ④内地大于沿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商业网点的密度与人口密度关系密切。
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政治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答案】 A 
【解析】 商业网点受政治因素影响小。
11.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答案】 A
【解析】 河流干流一般河宽水丰,地形平坦比较利于交通运输,因此河流干流沿岸,商业网点发育比支流密度大。
读下图,回答12~13题。
12.某地区有a、b、c、d、e、f六座规模相等的城市(镇),现需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  )
A.a和b B.b和d
C.a和d D.c和d
【答案】 B
【解析】 从图中看,a、b处在来货铁路线上,应该建一个中转站,利于货物的交通周转,而b在来货方向上更有利于及时把货物运到其他城市,故应在b建一个中转站;其他城市中唯有d处在中心位置,且与其他城市联系距离不远,交通方便,应在此建一个中转站。
13.图中g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
B.交通线要沿g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
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D.g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他六个城市
【答案】 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g地位于山区,线路的选择要考虑地形条件,不可能沿最短直线修建。g城镇随着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有可能城市规模超过其他城镇。
(2010年深圳高一联考)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4~15题。
14.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答案】 14.D 15.D
【解析】 第14题,丁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第15题,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个城市中形成较早的可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城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城市兴起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①平原地形 ②气候暖湿
③资源丰富 ④交通发达
(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是__________,促进该城市发展和限制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__地貌上。
(4)D城市适宜发展_________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
(5)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答案】 (1)B C 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地形、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2)③ (3)石油资源的开发 铁路运输 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 河口三角洲
(4)钢铁 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旅游 略(在连接BCDE四个城市铁路的交汇处) (5)畜牧业 种植业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形区以__________为界可以把地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A、B、C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__________,该地点是城市形成的良好区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_,良好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城市地位的变迁,说明了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很大的影响。
【答案】 (1)铁路或200米等高线 山地 平原 (2)A 两条河流交汇处,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此地集散、中转 (3)C 沿河设城且在河流与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最为优越 分布 发展
18.读下面我国华北平原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商业中心都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
(2)图中属大型商业中心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商业中心均分布于交通__________地。21世纪教育网
(3)图中的商业中心,位于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交汇处的是__________。
(4)北京市的一级商业网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其作为一级商业网点的主要标志。
【答案】 (1)铁路 (2)北京 天津 石家庄 枢纽 (3)北京 (4)王府井 大型综合商店 超级市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修二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同步训练(3)
1.下列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
A.大同 鹤岗 抚顺 开滦 B.大庆 玉门邯郸 包头
C.宝鸡 株洲 石家庄 蚌埠 D.鞍山 包头 马鞍山 攀枝花
2.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3.下列关于嘉兴市城市形态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由于城区河流频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道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
B.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沪杭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迅速发展
C.70年代后期,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城市沿四条对外公路及大运河伸展演变成星状21世纪教育网
D.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水陆交通的大发展,城市向外扩散成松散状
4.许多城市都提倡“公交优先”。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抑制汽车工业的迅速膨胀
5.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
6.关于交通线对陕西勉县的长林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曾因为是水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发展为集市
B.现在因为上游险滩被排除,航道向前延伸,商业衰落,集镇退化为居民点
C.过去因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商业繁盛,发展为集市
D.现在因为铁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退化为居民点
7.下列城市的迅速发展与京广线有关的是( )
A.石家庄 郑州 株洲 B.石家庄 郑州 宝鸡 C.郑州 株洲 宝鸡 D.阜阳 株洲 武汉
8.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山区的下列地区最适宜商业网点布局的是( )
A.河岸 B.鞍部 C.山丘 D.河岸的居民点
10.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A.在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的政治历史地位 B.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
C.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商品的储存 D.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11.有关我国交通与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南方城市沿河设城是一般规律
B.古代北方城市大都位于大道汇合处,而不与河道相临21世纪教育网
C.阿拉山口是作为铁路的边境口岸而兴起来的
D.京九铁路的建成,必将促进沿线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2.城市人口猛增,导致交通拥挤,下面是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表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设大量停车场拉动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流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A.两条河流汇合处 B.河流发源地 C.过河点位置 D.河口位置
14.下列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是( )
A.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发展 D.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发展而兴起
15.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________自发形成的,这符合________原则。
(5)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________处,因为该处________________。
16.读“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
(1)图中A城市为________,其优势区位是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
(3)________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__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17.下图为某省轮廓图,判断: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________分布,说明________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2)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________,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铁路与________(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3)经过该区的能源大动脉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铁路在兰州至玉门段不走直线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
18.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伸展成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CBCCD,CABDD,BBBC
15.
(1)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临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
(2)小 山区路况差,交通不如平原便利,吸引的购物者比平原少。
(3)街道(或交通线) 交通最优
(4)B 因为B处位于两条公路交汇处,交通最为便利
16、
(1)重庆 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
(3)河运 河流
17.
(1)铁路 交通
(2)兰州 陇海线 兰新线 兰青线 包兰线 黄河
(3)西气东输管线 受祁连山地的影响
18.
(1)交通 矿产资源
(2)①
早期城市大多临河分布,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多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3)铁路交通 带状 河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