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名著导读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阅读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的生活情况。他通过自学,考取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还为了拥有一个供自己观察研究昆虫的“实验室”,付出了许多年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荒石园”。法布尔在其中对多种昆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并以此为基础,收集了大量真实的资料,完成了《昆虫记》这部伟大的作品。
创作背景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被誉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昆虫的史诗”)一书。
作者名片
《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各种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观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散文式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常见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主要内容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①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②小鞘既是它的寓所,也是它的防御工具;③小鞘能帮助石蚕在水里自由地升降或停留在水中央
石蚕——潜水艇
主要昆虫的特性及作者评价
①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永无穷尽的循环着的圆环。②某种意义上讲,各种物质的死,就是各种物质的生
①身材娴美优雅;②身上武器、暗器很多,遇到危险时可以选多种方法进行自我保护;③捕食时会采用“盯人战术”,给敌人施加压力;④会吃掉自己的同类
螳螂——美丽的“杀手”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①藏于胸部的尖利如锥的嘴是一个精巧的吸管,能刺穿柔滑的树皮,吸食树汁;②幼虫掘土时将体内汁液喷在泥土上,可使之成为泥浆;③脱壳时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④无休止地歌唱,并不是为了召唤伙伴、求偶;⑤从卵长成幼虫需要四年之久,之后却只有五个星期的生命;⑥视觉灵敏,听觉迟钝
蝉——勤勉的歌唱家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动物的本能是无法改变的。昆虫想要生存下去,除了本能之外,还需要具备一种特殊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教导它应该接受什么,应该拒绝什么
①怕冷,将巢建筑在烟囱等温度高的地方;②身体中间部分十分瘦小,但后部非常肥大,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③孤僻,喜欢流浪,将巢穴筑在离家族成员较远的地方;④能在短时间内筑起橡树果子般大的巢;⑤坚持不懈、不辞劳苦地筑巢;⑥将蜘蛛作为食物,蜂卵总是放在蜘蛛身上最肥的地方,方便幼虫进食
舍腰蜂——辛苦忙碌的泥水匠蜂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斑纹蜂是温厚的,门卫“老祖母”是尽职而警觉的
①腹部底端有沟,并藏着刺,用来保护自己;②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互不侵犯,用舌头建筑小巢,小巢内壁光滑,不透水;③性情温厚,不愿伤害霸占它们的巢穴和食物甚至伤害它们幼子的蚊子;④家族中会有一个作为门卫的“老祖母”维持进出秩序,赶走侵略者
斑纹蜂——挖隧道的矿蜂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蟋蟀的生命形式虽然微小,但充满了灵动和大自然的智慧
①住所必须亲手挖掘,并选在排水优良、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的地方;②右前翅盖在左前翅上面时发出乐音,声音圆浑、响亮、富有节奏感,而且无休止地延续下去;③为女伴们歌唱、战斗;④会发出距离不定的幻声,以迷惑来捕捉它的人
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并不认为蝗虫有百害而无一益
①虽然偷吃庄稼,但可作为火鸡和母鸡甚至是人的食物;②发声微弱,时断时续(发声是因为腿不停地抬高和放低形成的颤动;只要阳光照射,它就一直抖动,阳光越强,抖动越强烈);③长鼻蝗、灰蝗虫、红股秃蝗不发声
蝗虫——追逐阳光的歌手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富有母爱,努力工作,团结一致,以丝认路
①把身上的毛给它的卵做温暖的外套;②像游牧民族一样,过着迁徙生活;③即使走错巢,它们也会很平静,和平相处,团结吐丝织巢;④随机产生松毛虫头领,队列无论如何永远照着头领的路线和方式走;⑤在出走的路上吐丝线留作回家的路标,也让大团队的各部分按既定路线行走,行动一致;⑥可以利用它们怕雨雪天的特性进行天气预报
松毛虫——气象播报员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养活而不择手段
潜进别人的茧子或巢里,把卵产在睡得正酣的幼虫旁边,等它的卵孵化成幼虫,就会把茧子或巢的主人当作丰美的食物
寄生虫——无耻的盗贼
金蜂
灰蝇
把自己的卵放在别人预备好的猎物上,这些“坏种子”变成成虫后,将要把这猎物当作成长所需要的食物,而让洞主人的孩子们活活饿死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天才的纺织家、万能的几何学家、聪明的电报专家
①不用仪器,不用练习,能随手把一个圆等分;②不会被蛛网粘住是因为它身上涂了一层“油”,但与黏性丝接触太久,也会造成黏附,所以蜘蛛常静止在“休息室”里;③蜘蛛网中的螺旋线容易吸收水分,能让蛛网在极热的天气也不会变得干燥易断;④蛛网符合高深的几何原理;⑤能利用蛛网上的斜线来分辨囚徒挣扎的信号和风吹动的假信号
圆网蛛——纺织高手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其细腻的母爱可与以花为食的蜂类相媲美
①其工作是从地面收集污物,搓卷成圆球,然后滚到它希望到达的地方;②具有合作精神,运送粪球时会有同伴相助,但有时会遇到贼甲虫,用狡猾的手段甚至是武力掠夺它们的劳动成果;③胃口大,消化能力强,一旦把食物搬来,就夜以继日地吃,直至把食物消灭干净;④在一个“梨”状的粪球里产卵,幼甲虫通常在最炎热的八月份出来
蜣螂(圣甲虫)——清洁卫士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就是在土壤的下面,它的小灯还是点着的,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
①捕食时,先将猎物麻醉,使其失去知觉;②萤火虫的发光器位于腹部,雌性比雄性要多两节;③有“蔷薇花”般的吸盘可以将自己黏附在支撑物上,也可以用来清洁身体;④发光的原因是氧化作用
萤火虫——屁股上挂灯笼的猎人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极其节食,是和平的使者
①食量很小;②被关进笼子可以倒悬着生活直到衰老死亡;③友好平和,不好斗不好战
蚱蜢——面恶心善的“小鬼”
要敢于奋斗,才能有所收获
①善咬,能把人的指头咬出血;②杀戮方法是先刺杀猎物的颈部,然后再咬住主宰其运动的神经,使它立刻失去抵抗能力;③将卵产在没有任何保护的土地里,暴露在雨雪中,这样才能孵化
螽斯——凶残的假面骑士
名 称 特 性 作者评价
全心为幼子,伟大的母爱;不为美食改变目标,可谓矢志不移
①非常怕冷又全身裸露的它们拥有会移动的“茅屋”(衣服);②母被管虫在产卵后会舍弃自己的衣服以保幼子安然生活,即使死了还要拿身体当屏障来保护幼子;③幼虫从出生后就开始为自己做衣服,即使面对美食也不改变它的目标
被管虫——聪明的裁缝
1.科学理性与文学感性相融合。
《昆虫记》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书中还不时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了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外出捕虫的经历等,充满了人情味。
艺术特色
2.以人性观照虫性,又用虫性反映社会人生。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认知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作品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等的种种描写,无不渗透着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3.意趣盎然,行文优美。
全书语言朴实清新,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精彩片段
要点批注
到了中午,正是工蜂们采蜜工作最忙的时候,许许多多蜜蜂从洞口飞进飞出,它(守门的蜜蜂)仍旧守护在那里;到了下午,外边很热,工蜂都不去采蜜,留在家里建造新的巢,这时候,老祖母仍旧在上面守着门。在这种闷热的时候,它连瞌睡都不打一下,它不能打瞌睡,这个家的安全都靠它了。
(选自《斑纹蜂》)
语段将负责看家护门的蜜蜂拟人化,形象地称之为守门的老祖母,又举闷热的时候都连瞌睡也不打一下的事例,突出表现了守门的蜜蜂高度负责的特点,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蜜蜂世界的有趣景象。语言生动亲切,叙述浅显易懂。
精彩选读
精彩片段
要点批注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选自《螳螂》)
这段文字体现出法布尔“文学家的感受与抒写”。片段中,作者着重于对螳螂的动作,“击打”“压紧”“咀嚼”等动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弱肉强食的一幕,不仅体现了螳螂捕食的特点,还巧妙地借用昆虫折射了人类的一些特性,言已尽而意无穷。
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1.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
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专题探究
1.【示例】观察经验:①对昆虫习性的观察一般包括外形、住所、进食、交配、产卵、孵化等。 ②根据观察环境不同,分为野外观察和家中饲养观察。 ③大多数习性可以直接观察得到,不能直接观察的习性,法布尔会借助部分能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④直接观察时会借助放大镜、显微镜以及昆虫解剖,进行细致观察。⑤不仅自己观察,还会请家人帮忙一起观察。
⑥写观察日记。⑦观察一种昆虫会花大量的时间。⑧对无法观察的内容会如实记录,并保存疑问。比如在《红蚂蚁》一章中,作者为了弄清红蚂蚁为什么能准确地认出原先走过的路线,进行了多次实地观察,还从嗅觉、视觉、记忆力等多方面进行假设推理,最终解开了这个奥秘。
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
1.研读法布尔着力探究的若干个具体案例,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
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1.【示例】探究经验:①根据已有的观察成果,大胆假设;②控制变量,小心证实。
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
1.从写作的角度精读《昆虫记》,摘抄若干精彩片段,进行鉴赏、点评。
2.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1.【示例】片段:“沉默寡言、生活隐秘、天生无趣”的隐修士——蝎子,是胆小鬼。不知是出于自私还是胆小,它们不能容忍与同类共居。所以胜方吃掉败方,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然而蝎子的猎食有时并不是为了食欲。它们的饭量小得出奇,除了交尾期,一年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不进食。它们不吃死尸,只对滴血的猎物兴趣盎然。品行如斯的蝎子在对待爱情时却另有行径。
赏析:作者用语诙谐,常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如本段说“蝎子,是胆小鬼”“品行如斯的蝎子在对待爱情时却另有行径”,生动有趣地写出了蝎子的性格特点。
2.【示例】
蚂 蚁
每次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我总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脚旁爬过,那就是蚂蚁。
蚂蚁是群居动物。 在蚂蚁家族中,兵蚁、工蚁、蚁后等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兵蚁的职责是警卫和战斗,它们守护着蚁穴,随时准备进行“反侵略战争”;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后,喂养幼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蚁后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却担负着全族繁衍的重任,是一族兴旺的根基。
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蚂蚁。
卞毓麟,1943年生,天文学家、科普作家。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等,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代表作品有《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挑战火星》《宇宙风采》等。
作者名片
天文学是一门奥妙无穷、令人神往的学科。作者把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介绍了从近处的月亮到极远处的类星体的距离的测量、估算。本书文笔流畅,故事性强,包含了大量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是难得的天文科普佳作。
内 容 概 览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序曲
大地的尺寸
明月何处有
太阳离我们多远
地、月、日的测量
间奏
关于两大宇宙体系
“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
测定近星距离的艰难历程——三角视差法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分光视差法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造父视差法
欲穷亿年目,更上几层楼——利用新星、超新星测量
测定星体距离
插曲
尾声
银河系和岛宇宙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心说”之争
“量天尺”的设置与接力
1.语言平实准确,通俗易懂。
本书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天文学的发展史和天文学的有关知识,所以作者没有采用专业性很强的语言进行解说,而是把深奥的天文学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在遣词造句方面,作者也多使用浅显的词语来进行解释说明;同时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特征等方面,表述都力求准确无误。
艺 术 特 色
2.行文生动有趣。
作者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在文中适当地穿插了一些天文发现的故事,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结构安排得当,逻辑清晰。
作者在整体上是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来安排说明顺序的:由月亮到太阳,再到银河系以及更远的太空。这样就使得整本书在内容安排上逻辑清楚,有条不紊。
蕾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她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影响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1980年,她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此外她还著有《海风下》《环绕我们的海洋》《海洋的边缘》等。
作者名片
本书以寓言方式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书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土壤、植物、动物、水源等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的讲解,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后半部分则针对人类生活所接触的化学毒害问题,提出严重的警告,指出人类想控制自然却将生态破坏殆尽,也在不知不觉间累积毒素于自身甚至遗祸子孙。
内容概览
寂静的春天
提出问题
明天的寓言
忍耐的义务
死神的灵药
虛构的城镇 死寂
化学药物 破坏平衡
杀虫剂的发展历程、种类、后果
杀虫剂造成的严重后果
对环境
对人类
地表水和地下海
水污染
土壤王国
土壤污染
地球的绿色斗篷
除草剂 植物浩劫
无妄之灾
喷洒化学药剂,导致家畜、野生动物中毒
再无鸟儿的歌声
危及鸟类
死亡之河
鱼类死亡
祸从天降
空中洒药,奶牛、蜜蜂、鸟类等被毒杀
超乎博尔吉亚家族的想象
杀虫剂的广泛运用,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中毒
人类的代价
人体器官受到杀虫剂的损害
透过小窗
细胞渗入毒素
四分之一的概率
农药 致癌物 发病率上升
杀虫剂能力有限
自然的反击
杀虫剂无法消灭昆虫,昆虫控制须由自然界完成
雪崩的轰隆声
昆虫产生抗药性
出路
另一条路
以生物防治法而非化学方式达到控制昆虫的目的
1.科学思维,人文情怀。
通俗浅显的术语,抒情散文的笔调,文学作品的引用,使作品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2.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为先驱者,蕾切尔·卡森对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思考以及极大的热情,唤醒了数以万计民众尤其是一批政治家、企业家的觉悟,在世界范围内敲响了环保警钟。
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