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训练】26.诗词五首(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训练】26.诗词五首(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7 14:50:57

内容文字预览

民心,大家都团结一致,打仗时必定舍身忘死。22.A23.列举
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事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抚恤百姓(或:心存百姓)24,相同:
12.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橡地气氛,暗示攻
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甲文强调朝廷要有严格执
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地位,为下文驰军援
法,直言敢谏的贤士;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劳
救作了铺垫
13.“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
国事。不同:甲文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敌对
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而是高度成各,不事张扬,把战事
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就会灭亡。而乙文没有涉及外因
的紧张状态凸显出来。
14.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
25,(1》人人平等(或:君民同视,平等对待)博爱,仁爱(或:慈
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
善,体恤)(2)示例:①爱亲人,②爱他人,③爱民众。④爱万
的决心。
15.折载
三国周瑜赤壁之战16.诗的前两句借
物。
(3)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宜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
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17.示例:这两句假想
“仁”人逸闻轶事活动)(或: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
赤壁之战的另一种结局,这是妙极的曲笔,诗人从反面落笔,表达
(或: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或: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
对历史的思考,最后用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失败的结局,生动形象
等)。
而意味深长,
18,示例:“谩”同“漫”,空、徒然。词人慨叹有才无
24愚公移山
用。怀才不週;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含蓄交代自己向往“三山”的缘
1.ren chéng kui he shuang龀畚魁陇2.(1)苦
由。
19.“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

(2)曲折,绕远。
(3)尽,全。
(4》直.
(5)指山的北
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20.气势恢宏,格
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6)赞同。(7)放置、安放
嗣维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充分反映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
(8)肩负,扛,。(9)通达,这里指改变
(10)即使。
3.(1)①
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也显示出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凭,靠②用来(2)①哪里②语气词(3》①将近②况且
21.(1)×(2)√/(3)√(4)/22.既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
(4)①表修饰②表转折,可是4.C5.D6.A7,D8.C
未就、壮志未酬的深深惋惜之情,又表达了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现
9.(1)(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实以及自身处境而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不由得发出了英锥泪满
(2)我同你门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向豫州南邵,
衣襟的浩叹。
23.示例:少年背着如彩霞般明亮的弓箭,腰间宝
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3)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尚
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者瑟瑟秋风,跨上战马,出成阳奔赴战
且损毁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么多的》土、石怎么样呢?

24.“不拟”,不打算的意思,不收复河湟失地,不会回头朓望
(4)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再增高,还担心铲不平吗?
故乡,表现了戍边少年收复失地的决心。
25.运用双关手法,点
10.(1)愁苦,这里指担心(2)于是,就11.(1)如果你修条小
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同人的凄凉心情,是同人思乡情
路通到同子里,设个栅栏用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2)鲁
感的触发点(或: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6,(1)①落红不是无情
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
12.看问题不全面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犹夷不能13.愚公:抱负远大,信念坚定,不畏艰难。鲁公:缺乏
③黑发不知物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①雪②梅花③③画
主见(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畏首畏尾、道难而退),
14.D
(3)①蒲松龄②李白③④屈原①司马迁⑤李清照
15.D16.这个故事证明了“学则易,不学则难”的观点,将作者要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说的道理寄寓在故事之中,两僧的对比证明了第一段的观点,生动
1.(1)示例:维承文化遗产,彩显人文价值。
(2)①文化遗产日
形象地启示人们:只有立志求学,才能化难为易。
17.〔1)看病
②物质非物质③内圈是四鸟绕日,外圈上下分别书有“中国文
贵、房价居高不下以及教育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百姓生
化遗产”的汉字和英译。
崇拜太阳,追求光明
①战争污染
活中难以移除的三座”大山“
(2)示例:政府始终把老百姓的利
过度开发乱刻乱画洪水风蚀地震干早2.(1)示例:品
盗放在第一位,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民生工程的逐渐落
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①无事②百川刚(3)示
实,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例:同学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宝,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艺
25
·周亚夫军细柳
术魅力,陶冶着炎黄子孙的情操,深受炎黄子孙的青睐,让我们以
1.B2.(1)驻军,驻扎军队军营(2)使者,使臣派,命令
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将对联文化发扬光大。
3.(1)D(2)非
(3)拉拿〔4)读qi,骑着马读j,骑马的人,骑兵(5)动词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人们的认识
担任介词,被(6)就
才3.B4.B5.B6.D7.C8.C
不够。
(3)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非遗保护知识
9.D10.惜广不逢时/令当高祖世/万户侯岂足道哉!11.(1)
阅读专练(六)
不久(皇上的车队)到了细柳营,
(2)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凭
1.(1)边境或偏远的地方
(2)同“披”.穿着2.生于优患而死于
借平民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何奴。
12.周亚夫治军有方、忠于职
安乐谄谀者众3.宫内和朝廷中都听不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因
守,是刚正不可的“真将军”。乙文主要写李广因善射不断被加封,
此到了这样的境地!4.提示:①两文都谈到了“法家拂士”对治
并受到文帝称赞。
13.(1)铠甲(2)为…而死(3》全,都
理国家的重要性。②两文都谈及了如何对待过失的问题
(4)谦逊谨慎的样子14.B15.课/将士注坡跳壕。16.(1)凡
5.(1)同“横”,梗塞不顺(2)游历6.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是有搞赏,都分给下属官史,一点都不占为己有
(2)每次辞谢
7.(1)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
升宫,必定说:“将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劳呢?”17.①治军有方,严
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苏秦)于是就闭门不出,把自
明军纪:“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恩
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退。
8.能。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敗后
纳,无敢人者。”②爱护士卒:“卒有疾,亲为调药。”“遣妻问劳其家
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证明“生于忧
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均给军史。”③军事谋略:“善以少击
患”这一观点,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
众。”“谋定面后战。”④礼贤下士,谦虚,不居功自做:“每辞官,必
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9.(1)停息(2)施加10.不得志时就
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18.(1)上联典出西汉周亚夫屯兵
独自保持自己的道德修泰,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都保持道德修
细柳营,军纪严明,文帝称其为“真将军”。下联典出北宋周敦顺性
养。
11.①摒弃武力,②不言目顺从,追求正义。③尊德乐义,
爱莲,著有《爱莲说》
(2)示例:汉室军容推细柳
(3)示例:你
求善求美。
12.①善于运用比喻论证,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
是真正的将军。你治军严明,在你心中,皇帝的威严也比不上如山的
懂。如用“妾妇之道”作比,形象地揭示了“以顺为正”并非大丈夫
军令:你格尽职守,心中只有作为军人对国家的责任:你手持兵器行
所追求的正道。②善于运用对比论证。如将“妾妇之道”和“大丈
礼,尽显刚正不阿的骨气
夫之道”对举,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说理的效果。③善于运用举
26诗词五首
例论证。如以“古之人”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尊德乐义”的重要
1.(1)如此,这样。
(2)能够承受,禁得起
(3)拿,取。
(4)
性。
13.(1)没有猜疑,没有猜忌(2)终身,一型子14.汝辈稚
叹总,慨叹。
(5)同“漫”,空、徒然。
(6)情意恳切.
2.C
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15.C16.希望兄弟五人能
3,D4.D5,(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烽火连三月
够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同心同德团结友爱。
17.从学过的诗文
家书抵万金(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4)东风不
看,渊明是一个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热爱田园生活的人。例如
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九万里风鹃正举风休住蓬
《饮酒多(其五)便写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从本文看,陶网明
舟吹取三山去(6)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6.(1)心
面对孩子们的劳役之苦和将来的生计同题,感到我疚和担忧:同时
远(2》承上启下?.不能.“见”字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
又反复交代他们要相亲相爱,所以他又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父亲
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人眼帘的状态。
8.“忘
18.(1)带领(2)向来,一向19.(1)(这个方法)只有广汉精通
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这两
并行之有效,其他模仿的人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他
(2)广汉跪拜
句诗,直抒胸意,点明主旨。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返璞归
答谢说:“幸亏(你们)保全了苏回让他活了下来,(我)会很好地厚
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
待你们。”20.精于吏职,聪明机智,雷厉风行,言而有信。
21.C
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
名者阅读(六)
照,表达了诗人“感时”“惜别”之悲。
10.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
1.(1)状语副词(2)莹火虫的肚子顶端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就
春天来临却荒草满目,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痛彻地表达了诗
好像是挂了一盏小灯2.示例:①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充满情趣。
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11.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
文段中在描述它迎接对手挑战时不是用刻板地平铺直叙,而是用
·179自我评价:
26
诗词五首
积果篇
识记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C.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
(1)问君何能尔
生”,东晋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
(2)浑欲不胜簪
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3)自将磨洗认前朝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
(4)我报路长嗟日暮
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著
(5)学诗谩有惊人句
有《杜工部集》。
(6)殷勤问我归何处
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2.下列诗句没有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自己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句是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的向子是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
(4)《赤壁》中发出议论感慨,借物兴感,假设
三山去!
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
(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表达希望实现自己理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
想的诗句是
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
(6)《渔家傲》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不满之情的句子
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以七言

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阅读篇
,品悟拓展
(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7
八年级语文上册
6.填空。
11.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1)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
诗,其中“
”二字指诗人心中远
离喧嚣的尘世。
(2)“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的作用,紧承上句,点明南山的暮景,引
雁门太守行
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李贺
7.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字?为什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额联两句描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8.谈谈你对最后两句诗的理解。
13.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捉这个景象人诗要表现什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
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有何妙处,请简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要赏析。
15.这首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
而发。“前朝”指的是
,“周郎”指
,“二乔”指大乔和小乔,咏怀的历
史事件是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