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夜
景
碑文由周恩来同志撰写的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
抗日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放军
掌握一般的说明顺序,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特点。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永远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正标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题解:
1.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
2.揭示全文中心意思。
副标题: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题解:
1.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
2.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
分崇敬的心情。
1949年,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致辞。
1949年,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亲奠基石。
自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字形。
巍峨( ) 矗立( ) 瞻仰( )
奠( ) 镏金( ) 上溯( )
重幔( ) 庑殿( )
镶嵌( ) 挑衅( )
序幕( ) 梭镖( )
旌旗( ) 慷慨( )
髻子( ) 五卅运动( ) 搀扶( ) 逾越( ) 天堑( )
wēi’é
chù
zhān
diàn
liú
sù
chónɡ màn
wǔ
xiānɡ qiàn
xìn
mù
suō biāo
jīnɡ
kānɡ kǎi
jì
sà
chān
yú
qiàn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征是什么?
人民英雄纪念碑
巍峨、雄伟、庄严
说明对象
总体特征
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第一小节,找出体现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
概括总特征的词。
3.“瞻仰……纪念碑”既提示了本文述说的主要内容,
也与本小节“ ”扣合,体现了
全文的感情基调。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
2.“落成”一词表明工程胜利结束,内含“_________”
之意。
庄重、庆贺
巍峨
雄伟
庄严
1.初知本文说明顺序
2.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以及观察点。
课文分析(2—5节)
课文精讲
1.了解课文思路。
点题总
领正文
(1节)
详写碑
身浮雕
(2—10节)
抒写瞻
仰感受
(11节)
渗透着:无限崇敬 深切怀念
总——分——总
走去
越过
踏着
走到
踏上
到了
瞻仰
东长安街
纪念碑台阶前
第二层平台
东
最后
来到
南(背面)
西
北(正面)
转到
走下
离开
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我们面前来?阅读2~5节,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
越过广场
走到碑前
踏上台阶
到了平台
活动顺序:
进入广场
看看英雄纪念碑的平面示意图,找一找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纪念碑的?
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
按照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介绍纪念碑
大碑座
小碑座
碑顶
第二层平台
碑身
(1)先_______后_______
四周
中间
台阶
碑身
正面
背面
正面
背面
四周:_______________
双层汉白玉栏杆
中间:_______________
碑心石
正面:_______________
题字
背面:_______________
碑文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
(2)先_______后_______
(3)先_______后_______
由_______到_______的顺序
1.总体来看这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远处
近处
2.从远处来看(2、3两节)写了纪念碑的哪些内容?
位置
环境
兴建过程
规模
质料
3.从近处来看(4、5两节)写了纪念碑哪些内容?
结构
碑心石上题字
碑文
4.下列句子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这句话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_____的特点。
打比方
生动形象
高大巍峨
(2)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
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
天安门还高4.24米。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______的特点。
列数据
作比较
具体准确、突出强调
雄伟
(3)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
安门前金水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
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
地说明了双层汉白玉栏杆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作比较
突出强调
洁白耀眼
美观朴素
第五小节介绍碑身两侧,小碑座和碑顶的______与造型,揭示它的_________,点明纪念碑造型体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装饰
象征意义
民族风格
时代精神
三段碑文分开写,由近溯远,层次清晰,表达了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各个历史阶段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碑文中标出三个年代:“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历史年代,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解放战争
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
课文分析(6—10节)
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哪10座浮雕?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东)
1839年
销毁鸦片烟
1851年
金田起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
1911年
武昌起义
1919年
五四爱国运动
1925年
五卅运动
方位 顺序 事件 时间
东 1 销毁鸦片烟 1839
2 金田起义 1851
南 3 武昌起义 1911
4 五四运动 1919
西 5 五卅运动 1925
6 八一南昌起义 1927
北 7 抗日敌后游击战 抗战时期
8 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解放期
9 (左)渡江前夕 解放期
10 (右)慰劳解放军 解放期
南
东
西
北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⑩
⑨
②
浮雕题名及方位图
①:
销毁鸦片烟
②:
金田起义
③:
武昌起义
④:
五四爱国运动
⑤:
五卅运动
⑥:
八一南昌起义
⑦:
抗日敌后游击战
⑨:
支援前线
⑧:
胜利渡长江
⑩:
欢迎解放军
你能根据此图的序号,准确的说出浮雕的名称吗?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
从东到南到西再到北的空间顺序
从近代再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为什么写浮雕时,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的三幅浮雕描写的是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从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起,按时间顺序介绍中国近代革命历程更能体现中国革命的艰难与人民英雄的伟大,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总结说明顺序:
(1)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
(2)介绍纪念碑结构的顺序
(3)介绍碑身的顺序
(4)介绍浮雕的顺序
(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
(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
(由下到上空间顺序)
(由正到背的空间顺序)
作者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除了介绍外观外,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纪念碑的介绍,热情歌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们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
探究内涵
朗读第四段的碑文,思考:
人民英雄纪念碑要纪念的英雄究竟是哪些人?
烈士们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思维拓展
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我们的校园!
请你当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