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温故知新: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预习背诵:
1、免疫系统组成?
2、人体的三道防线?
你知道
每天你的手上
有多少细菌吗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人体靠什么来消除病原体对内环境的影响呢?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预习效果检测
浏览并背诵P35-36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回答相关问题。
免疫系统的组成
Thymus
Bone marrow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T细胞
B细胞
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在骨髓中成熟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借助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非特异
性免疫
人人生来就有
特异性
免疫
出生后形成
人体的三道防线
例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例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例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进入胃中的大肠杆菌
D.体内的抗体能消灭天花病毒
例3、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例5、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D.都是在胸腺中发育而来
2、特异性“武器”---抗体是哪一种细胞产生的?
3、体液免疫中,抗原刺激抗体产生有几条途径?抗原是如何被清除的?
1、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部队”---免疫细胞有哪些?
淋巴因子
4、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
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
不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
吞、T、B、记忆B细胞
T、B、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活动一:体液免疫
抗体数量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时间
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
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
更快更高更强
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
记忆细胞
T细胞
B细胞
吞噬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
(细菌)
抗原—抗体结合
淋巴因子
A被摄取、处理
B暴露抗原并传递
C传递抗原
E直接刺激
F增殖、分化
G产生
H抗体与抗原结合
J迅速增殖、分化
I再次刺激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组织细胞(靶细胞)
抗原入侵宿主细胞了!
快点呀怎么办呢
吞噬细胞(处理)
T细胞(识别)
与靶细胞结合
抗原(病毒)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增殖、分化
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细胞免疫过程
体液免疫
活动二:细胞免疫
1.你认识图中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
吗?
2.总结吞噬细胞都参与了哪些免疫
过程,作用分别是?
3.T细胞都参与了哪些免疫过程,
作用分别是什么?
4.细胞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和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分别是?
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吞噬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出抗原,
呈递抗原 ; 吞噬沉淀或细胞集团
体液免疫:分泌淋巴因子
细胞免疫: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吞(无特异性识别)、T、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相互关系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释放淋巴因子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
产生效应
方式
效应T细胞
浆细胞
产生效应
细胞
靶细胞
抗原
作用对象
细胞免疫
项目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
识别(无特异性)、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造血干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发育
特异性识别、产生淋巴因子、分化 成效应细胞、记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T细胞或记忆细胞
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或T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
1.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随堂检测:
3.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作业:
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概念图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T细胞(识别)
B细胞
(识别)
淋巴因子
呈递抗原
少数直接刺激
增殖和分化
浆细胞
记忆细胞
合成和 分泌
抗体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增殖和分化
二次免疫
如何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T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记忆细胞
增殖和分化
效应T细胞
释放
靶细胞
密切接触
淋巴因子
增殖和分化
侵入的宿主细胞
裂解死亡
加强
如何构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
二次免疫
活动三: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浏览教材P38,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叫自身免疫病?举例。会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吗?
2、什么叫过敏反应?特点是?
过敏反应
过敏原
某些细胞
组织胺等
再次刺激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导致
释放
机理:
与抗体结合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
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免疫缺陷症
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免疫缺陷症的类型都有哪些?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遗传引起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
致病机理:
HIV(蓝色)攻击T细胞
艾滋病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
入侵 (对外)
监控功能:消灭突变细胞(对内)
清除功能: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疫苗的发明与应用)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疫苗的成分是什么?
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
阅读资料P39页资料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T淋巴细胞)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预防
免疫治疗
器官移植
防卫功能: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对外)
监控功能:消灭突变细胞(对内)
清除功能: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1、下列疾病中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血友病 B.过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班狼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
3、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随堂检测
4、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