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_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__
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__
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
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流向_____________
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外正内负
电位差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
双向传导
温故知新
例题、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D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二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
↓
↓
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分支
膨大部分
突触
活动一:认识突触的结构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上一个神经元轴突(突触小体)
下一个神经元胞体或树突
轴突——树突
轴突—细胞体
神经元彼此之间的“对接”方式:
神经递质-----你了解多少
(1)产生
(2)分泌结构
(3)受体
(4)种类
(5)作用
由内质网、高尔基体产生(线粒体参与供能)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
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作用后被分解
(6)去向
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后膜不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乙酰胆碱 多巴胺 一氧化氮等
种类:
活动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浏览教材P19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有没有信号转换?
突触前膜的信号转换?与哪种物质有关?
突触后膜的信号转换?如何转换的?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为什么?
3、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的作用:①②③
神经元之间的冲动传递
神经冲动刺激突触小泡
↓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
释放神经递质(胞吐)
↓
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
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
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
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兴奋的传导(递)小结
神经冲动(电信号)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神经元之 间的传递
结构
单向传递,速度慢
特点
突触
传导形式:
特点
双向传导,速度快
形式: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
→
1、膝跳反射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 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 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C
随堂检测
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C
3、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 )
A 不会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4、若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长度ab=bd,则:
①刺激b点,指针偏转 次,
②刺激c点,指针偏转 次。
2
1(共25张PPT)
温故知新
1、组织液、血浆、淋巴的区别和联系?
2、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模型?说明内环境是?
3、组织水肿原因有?
4、PH稳态调节的机制?
5、内环境稳态概念?调节网络?意义?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一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预习效果检测
1、神经调节是基本方式?包括哪两类?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效应器?反射弧受损反射活动能完成吗?
3、什么是兴奋?什么是神经冲动?兴奋是以什么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活动一:认识神经系统和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组成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树 突
髓 鞘
细胞核
胞体
轴 突
轴突末梢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一根神经纤维
一束神经纤维
一条神经
神经和神经纤维
神经调节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活动二:反射和反射弧
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
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
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
D
思考一:下列反射哪些是条件反射?哪些是非条件反射?如何区分?
a吃杨梅时分泌唾液
b看到或谈到杨梅时分泌唾液
c膝跳反射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e眨眼反射 f谈虎色变 g画饼充饥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后天形成、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总结
条件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神经中枢
感受器
传入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节
思考二:如何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结(C)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1、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代表传出神经 B 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 M代表效应器 D S代表感受器
A
反馈练习
例2、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提示:脊髓既可以作为低级反射的中枢,也可以
作为兴奋上下传导的通路
思考三:传入神经受损,有感觉吗?有运动吗?
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受损呢?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纤维
神经元之间
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
活动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反射过程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浏览教材P17-1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思考以下问题,完成活动:
1、神经细胞内什么离子明显高(和低)于膜外?
2、静息电位产生和维持的原因?表现为?
3、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离子流动?兴奋部位表现为?
4、尝试在下图上画出刺激区和未刺激区的电荷分布,想一想有没有电位差 有的话,用箭头标出电流方向。
5、你认为上述离子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活动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Na+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膜外
膜内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静息时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浓度高于细胞外,K+外流
Na+
物质基础:
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同(内K+ 外Na+)
细胞膜的通透性不同。
膜外
膜内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适宜刺激
Na+
Na+
Na+
K+
K+
K+
K+
K+
Na+
N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宜刺激
在兴奋点与相邻部位间出现 ,形成 .
电流方向:膜外从 部位传向 部位,膜内从 传向 部位。
电位差
局部电流
兴奋
相邻未兴奋
相邻未兴奋
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方向:(单向或双向)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宜刺激
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原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状态。
-
-
-
-
静息状态时: 外流,膜电位表现为 ,即
电位
受到刺激时:神经细胞兴奋,造成 内流,膜电位表
现为 ,即动作电位。兴奋部位与未兴
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了
恢复静息状态: 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膜电
位的变化,即动作电位。兴奋向前传导,
后方恢复为
K+
内负外正
静息
Na+
内正外负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
静息电位
传导的特点: 。
传导信号:
双向传导
总结:传导的机理及膜电位:
电信号
2.右图示神经元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流经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是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 激时膜电位的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 向),其中正确的是
C
c
静息时
+ +
+ +
- -
- -
+ +
- -
+ +
- -
活动四:电流表的偏转问题
例3:下图为一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个强刺激,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 )
A 不会发生偏转 B 发生一次偏转
C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