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8 21:1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知 识 回 顾
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
2、向光弯曲部位在 。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4、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 , 。
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下部
主动运输
生长旺盛的部位
吲哚乙酸(IAA)
苯乙酸(PAA)
吲哚丁酸(IBA)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7、向光性的成因及意义:
(1)成因:
(2)意义:
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促进作用强,生长快。
有利于接受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注意: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2、向光性是体现促生长的典型例子
果实发育
生根
调节代谢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人幼年期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
生长素越多植物长得越快吗?
生长素浓度
促进作用

问题探讨: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1、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一)问题探讨
1.不同。如图所示,对于根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 mol/L;对于芽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8 mol/L;而对于茎来说,最适浓度大约是10-4 mol/L。
2.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1) 生长素浓度与促进植物生长间的关系
曲线AB段表示:
在此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加强。
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示:
促进植物生长的最适浓度。
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效应是:
对生长无影响
BC段表示:
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对生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生长素浓度
B
A
C
D
O
促进
抑制
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 生长。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 发芽。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 。
(2)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



两重性
抑制
疏花疏果
抑制
促进生长的机理:(细胞水平/器官水平/分子水平)
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伸长,从而生长得快。
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及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1)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越强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要求的生长素浓度越低。
2)器官: 根 >芽 >茎 ; 侧芽>顶芽
3)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二、生长素的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1、植物的顶端优势
2、根的向地性
①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实例1:植物的顶端优势
A.完整植株中的腋芽由于顶芽的存在而被抑制生长;
B.去除顶芽后腋芽生长;
C.对顶芽切面用含IAA的羊毛脂凝胶处理,从而抑制了腋芽的生长
生活联系
②原因:顶芽不断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因此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
实例1:植物的顶端优势
摘 心
涂生长素
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茎生长的顶端优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
思考1:
③解除方法:
去掉顶芽
④应用:
实例1:植物的顶端优势
解除顶端优势:
可以增产,可以调节植株形态。
如:棉花摘心、果树整枝、园艺修剪、移栽促进根系发育
维持顶端优势:
可以达到增产。
如:树木成材
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D
C
B
A
练习1:右图为白杨树的主干上端。A、B、C、D分别为其上生长的侧芽。请分析:
1这些侧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 )
2生长素主要由 ( ) 处产生,以 ( ) 的方式积累在侧芽处。
3如剪去顶芽,A将发育成枝条,原因是 ( ) 。此时 ( ) 芽处生长素浓度最高, ( ) 芽处生长素浓度最低。
4上述现象称为( ) 它证明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特征是( )
DCBA
顶芽
主动运输
破坏了顶端优势
B
A
顶端优势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为什么同样是近地面根、茎的长势却不同?
实例2:根的向地性生长、茎的背地性生长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
A
B
C
D
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根部:
生长素浓度:A B
生长速度: A B
生长素的效应:
茎部:
生长素浓度:C D
生长速度: C D
生长素的效应:




A促进B抑制
C促进弱D促进强
横放在宇宙飞船中的植物,根和茎将向何方生长?
参考解答:始终向原来的方向生长。
思考题2:
练习2:将植物横放,茎弯
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
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
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分析
(1) 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____,茎对生长素敏感性
___,___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C 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____,根对生长素敏感
性___,____处生长受抑制,_____处生长快,
根向下生长。


B


D
C
练一练
思考:扦插枝条上能否保留大量的叶子?为什么?
扦插枝条上保留芽和幼叶易生根,为什么?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提高插枝的成活率;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先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下端,可以使扦插的枝条容易生根。
  胚珠发育成种子的时候,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了大量的生长素,子房就发育成了果实。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向雌蕊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或类似物,使它没有受精就发育果实,培育成无子果实。
(2)促进果实发育—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无籽番茄、无籽辣椒、无籽黄瓜
培养无籽果实
花蕾期
去雄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使用生长素类似物获得无子果实:

不受精
人工涂抹生长素类似物

无子
比较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形成!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3)防止落花落果,提高结果率;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除草剂: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如(2,4-D),适用于麦田、稻田,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
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生长。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控制性别分化:
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从而提高产量。
黄瓜等单性花在花芽分化初期雌、雄性花不明显,可利用NAA溶液处理花芽使其向雌花分化,大幅度提高产量。
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
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但不容易被降解,因此效果稳定,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生长素能不能大规模地应用?
思考
生长素类似物
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2,4-D)
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NA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某某浓度是NA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
浓度的NAA溶液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适宜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单一变量原则
②对照原则
③平行重复原则
④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因子变量原则
自变量:
因变量:
:插条的情况、浸泡时间的长短、温度等,实验中这些变量应处于 条件下
NAA溶液的不同浓度
迎春条插条生根的数量(或根长度)
相同且适宜
无关变量
设计实验
1.明确实验目的,科学设计实验
①单一变量原则
②对照原则
a.预实验
配制浓度为2ppm、4ppm、6ppm、8ppm、10ppm、12ppm的一组NAA溶液
分组并编号:分为 组,每组中加入 根枝条。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7
3
预实验
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b.正式实验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比较适宜的浓度为2ppm-4ppm范围间,因此在此浓度区间,以0.5ppm为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配制浓度为
的一组NAA溶液。
分组并编号:分为 组,每组中加入 根枝条。按要求处理好插条,备用。
9
2.0ppm、2.5ppm 、3.0 ppm 、 3.5ppm 、 4.0ppm 、 4.5ppm 、 5.0ppm 、 5.5ppm 、 6.0 ppm
3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枝条要求: 。
a.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
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b.一般需剪去扦插枝条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减少 。
蒸腾作用
2.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生长良好、粗细长短大致相同
所选枝条带芽的数量和饱满程度相同
2.设计实验步骤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2)分组处理
NAA溶液处理插条的方法:
① :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 :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浸泡法
沾蘸法
2.设计实验步骤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2)分组处理
(3)培养
将处理好的插条,放在 条件
下,分组进行 (土壤栽培/水培)。
相同且适宜
水培
2.设计实验步骤
(1)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
(2)分组处理
(3)培养
(4)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表格、画曲线图等形式
2 mg.l-1 3 mg.l-1 4 mg.l-1 5 mg.l-1 6 mg.l-1 7 mg.l-1 8 mg.l-1
垂叶榕 ------- ------- 不生根 生根明显 生根 ------- -------
叶子花 ------- ------- 不生根 不生根 生根 生根明显 生根
垂 柳 不生根 不生根 生根 生根2cm 生根 生根 不生根
实验结果
课堂小结:
C
C
3.
B
C
4.
C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