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隋、唐(581—907)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辽、宋、夏、金、元(960—1368)
明、清(鸦片战争前)(1368—1840)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红巾军起义
明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明成祖朱棣
(永乐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
女真
满族
后金
清
清太宗皇太极
明朝末代崇祯皇帝
李自成农民起义
顺治皇帝
康 乾 盛 世
一、皇权高度膨胀
二、八股取士、文字狱
(政治)
(思想文化)
阅读P99—101,明朝、清朝为加强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皇权高度膨胀:
1、杀功臣(胡蓝之狱)
2、废宰相,权分六部
3、设“厂卫”(锦衣卫、东厂)
4、设廷杖制度
5、设军机处(清、雍正)
明
朝
胡惟庸案:
官职:丞相
罪名:谋反
牵连3万余人
蓝玉案:
官职:大将军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余人
胡蓝之狱
1、杀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
2、废宰相
胡惟庸案:
官职:丞相
罪名:谋反
牵连3万余人
×
强化皇权,巩固专制统治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天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晚
为什么发怒,宋讷先是一惊。只见朱元璋拿出一
幅画,正是宋讷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
宋讷毛骨悚然,解释道:因下属打坏了茶具。
明太祖这才放心。
3.设立“厂卫”
锦衣卫(明太祖)、东厂(明成祖)
监视官民,巩固统治
明“锦衣卫印”
4.设廷杖制度
廷杖制度使明朝君臣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君臣关系变成主仆关系!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皇权空前强化
5、设立军机处(清、雍正)
——皇权高度膨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二、八股取士、文字狱(明清)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思想控制
——文化专制
1.八股取士
考试范围:
考试题型: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目的: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
“八股文”,
不能自由发挥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统治者挑剔文字过错而兴起的大狱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被灭族。
到乾隆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130余案。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得潜“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2.文字狱
目的: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后果: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思想界“万马齐喑”,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政治
思想文化
目的
杀功臣、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设立廷杖制度
设立军机处(清、雍正)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1.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中国封建社会衰落。
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社会环境?
练一练
1、2000年10月,在江苏苏州出现了一家以
“锦衣卫”命名的国有企业。很多人对这种命名
提出尖锐批评。“锦衣卫”一词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经济的高度发展 B.专制制度的强化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D.思想文化的繁荣
2.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
A.《诗经》 B.四书五经
C.《二十四史》 D.八股文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练一练
4.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C.文章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