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称赞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1.指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2.其中哪个阶段最繁盛?
明清时期
康乾盛世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
明代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农作物。
明朝松江府的印花布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明朝人的服饰
明·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明朝玉壶春瓶
明琉璃人身鱼尾瓦
【乔家大院】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商业发达
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
“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的招牌反映了什么?
你还能从课本中找到对外贸易发展的证据吗?
顺差 (出口﹥进口)
康乾盛世
(康熙、雍正、乾隆)
2、盛世经济的繁荣
农 业——
手 工 业——
商 业——
对外贸易——
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增加
纺织品、瓷器、茶叶大量出口
商帮(安徽、山西)形成、市镇发展
一、明清经济发展
顺差 (出口﹥进口)
——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
1、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二、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主要表现
社会方面:
观念方面:
思想文化:
明中叶以后,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变化。
商贾大于农工,商人的地位升到第二。
出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近代化是指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时世”指的是:
(2)清朝统治者又是怎样“安于现状”的?
(3)有何危害?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对外闭关锁国;
对内重农抑商;
轻视科技;
皇权专制,大兴文字狱。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文化专制推向顶峰
民族危机
三、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大英帝国
三、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清朝:
2、英国对清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
闭关锁国、重农抑商、
鄙薄科技、大兴文字狱
——扭转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的逆差。
鸦片输入的危害:①白银大量外流;②百业萧条、市场凋敝,财政困难;③官僚吸食鸦片,政治更加腐败;军队吸食鸦片,战斗力明显下降……民族危机加深
明清时期危机:
(1)闭关锁国、重农抑商、鄙薄科技
——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2)文字狱——文化专制
(3)封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4)英国19世纪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