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着惊海天》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一着惊海天》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1 08:3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通讯
通讯是运用 、 、 、 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常见类型: 通讯和 通讯。
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人物
事件
教学重点
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第 一 课 时
一、资料链接
(二)回顾中国航母舰载机之路
【名家名作、背景介绍】
蔡年迟、蒲海洋,人民海军报社记者。 2012年11月23日上午,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航载战斗机起飞着舰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降在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上,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的情形。他们采写的通讯稿《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进行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经过,向读者展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在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二、预习检测
1.读读写写
浩hàn( ) xián( )熟 咆( )哮 着( )舰
澎pài( ) 镌( )刻 桅杆( ) 舰艉( )
lǐn( )冽 承载( ) jiū( )心 风cǎi( )
关jiàn( ) 参( )数 轨( )迹 封suǒ( )
惊心( ) 一( )不( ) ( )耳欲( )
( )精( )虑 ( )如闪电 ( )起家


páo
zhuó
juān
wéigān
zài



cān
guǐ

动魄







白手


wěi
2.理解词义
①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②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③ :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④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⑤ :既没有怨恨,也没有后悔。指心甘情愿地接受某种事实或结果。
一丝不苟
惊心动魄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无怨无悔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主标题
副标题
写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带给人们的震撼,能迅速吸引读者的目光,激起阅读兴趣。
概括这篇通讯叙述的主要事件。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具体地记录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思考交流:
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2.与消息、新闻特写相比,通讯有什么特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新闻体裁
消 息
新闻特写
通 讯
时效性
篇幅
报道对象
表达方式
2.整理三种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填充下表。

较强
稍弱

较长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的某一片段
(瞬间、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
及细节
以记叙、
说明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
表达方式
以记叙、描写为主
四、研读课文,探讨交流
1.作者重点刻画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个精彩场面的意义是什么?
2.将通讯内容分成三部分。
1.作者重点刻画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个精彩场面的意义是: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
②“辽宁舰”舰载机首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重大进步,是中国人努力付出的见证,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①—④
⑤—?
?—?
交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的 、
、 、 和 。
详细报道着舰的全过程。
报道着舰后欢庆场面,揭示着舰的重大意义。
准备
等待
着舰
欢庆
地点
时间
准备工作
重大意义
巨大风险
强烈爱国情 民族自豪感
五、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桅(wéi)杆 澎湃(bài) 迎风招展
B.咆(páo)哮 承载(zǎi) 殚精竭虑
C.揪(jiū)心 凛冽(liè) 振耳欲聋
D.沸(fèi)腾 镌(juān)刻 一丝不苟
D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 ,有些则 下来, 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 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 沉淀 丰富 贴合 B.冲刷 沉淀 丰富 适合
C.冲散 沉没 丰厚 贴合 D.冲刷 沉没 丰厚 适合
A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适合( )
A.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应将“一个”放在“环境监测中”的后面)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删去“随着”或“使”)
C.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将“能否”删去)
D.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教育云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许多学校展开了网络教学模式。(将“展开”改为“加强”)
D
4.下列各项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我由衷地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两个“劳动”的词性相同。
B.“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在句中作宾语。
C.“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中“经济发展”“基本前提”都是偏正短语。
D.“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C
六、课后达标
速读课文,摘抄句子(至少各摘抄一句)
1.蕴含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语句:
2.显示此次成功着舰重要意义的语句:
3.突出降落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句子:
第 二 课 时
一、作业检测
(一)读读相关的语句,并稍做分析。
1.蕴含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语句:
①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第一艘”点明辽宁舰的重要地位;”斩浪向前“形象写出
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航行时的雄姿,蕴含了作者的自豪、赞
美之情。
②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写出了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沉着镇定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也表明着舰过程非常顺利,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③绕舰一转弯……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转弯”“放下”“调整”“对准”“下滑”等一系列准确
而生动的动词,具体描写出舰载机接近航母、逐渐下降的过程;
用“凌波海燕”比喻舰载机,形象地写出舰载机下降时的英姿;
“几近完美”从侧面表现了飞行员技术娴熟。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舰载机下降、下滑的过程,营造了紧张的氛围,饱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④……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定格”“镌刻”等词,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性的
时刻,突出其非同一般的意义,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2.显示此次成功着舰重要意义的语句:
①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近百年”“半个多世纪”从历史的角度,点明了航母舰载
战斗机上舰的非凡意义:它承载着中国人的强军梦想,是古老
的中华民族与人民海军官兵期盼已久的壮举。
②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再一次使用否定句,并用“更”字强调此次降落的非凡意义。
③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白手起家”“从零开始”极言我国研究舰载战斗机起点
之低,衬托此次着舰成功不易及意义重大。
3.突出降落难度大、危险性高的句子:
①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
一片树叶……
将航母比作“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眼中”,海中航母是极其渺小和起伏不定的,突出了降落难度大、危险性高。
②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80%”等一系列真实的数据,突出了着舰过程风险高、
难度大,表现了海军官兵们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
③“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把着舰过程比作“刀尖上的舞蹈”,新颖独特,生动形象
地描写了着舰的艰难、危险之大和令人震撼的美感;
“捏着一把汗”写出了现场所有人的紧张、激动,从侧面突
出了着舰的危险性与重要性。
二、知识拓展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难在哪儿?
三、浏览课文,探讨交流
1.课文第三、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①插入两段背景资料,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
③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以及胜利的喜悦;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感染力;
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3.文中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显出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临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的斗志。从反面衬托出此次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
4.分析句子: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
巨大“V”字……
“V”字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既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
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通讯,生动再现了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充满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
四、课后达标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 , , 。
①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
②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③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D
2.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新冠疫情初期,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口罩。作为社区志愿者,
你会对他们说:
A.“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搞特呢?”
B.“不戴口罩,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了哦!”
C.“别人都是一说就听,就你们这些老顽固,净给我们找麻烦!”
D.“婆婆爷爷,戴口罩是闷了点,但如果不戴,把病毒带回家传给
小孙子可就麻烦啦。”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