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1 10:1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材分析 本节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溶液,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溶液的概念为学习后几节做准备,学生通过对溶解和乳化现象的学习,加深理解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熟悉一些物质在水中分散的现象,却不清楚物质在水中分散的形态;学生熟悉洗洁精具有去除油污的效果,却不了解其中的道理,系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解释、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溶解现象,掌握溶液的概念和特征; ②了解乳化现象及其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过程:合作学习→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特征→方案设计→乳化剂、乳化现象 方法:合作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挖掘自己已有知识的能力,体验从已知中发现未知的乐趣; ②细心观察,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点 溶液的特征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视角理解溶液的形成
教学用品 药品:高锰酸钾、蔗糖、食盐、植物油、泥土、水、洗洁精、汽油 仪器:烧杯、药匙、试管、玻璃棒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抗日战争时期,红军被国民党围困在大别山区,儿童团员潘冬子和老爹穿过封锁线进入白区,挨家挨户为红军搜集食盐,让我们看潘冬子如何把食盐带过封锁线。 观看影片 为课堂学习的开展提供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为认识溶解现象奠定基础,
合作学习一 1.布置目标、任务、要求。 2.强调合作学习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3.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表格在附录中) 4.要求学生根据记录在表格中的现象对五个分散系分类,找出溶液和浊液, 5. 要求学生根据思考题对五个分散系再次分类,思考: ①哪些物质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 ②哪些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 ③哪些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教材第2页至3页“活动与探究”,观察、交流、讨论;完成对于实验现象的记录。 学生小组展示分类结果,认识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在宏观现象上的不同,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溶液的外在特征:颜色均匀、澄清透明、不分层的混合物。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组实验,在合作中观察物质的分散现象,在讨论比较分散现象的差异,在思考和争议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表格中用“√”表示 “是”, 用“×”表示 “否”,这种记录方式便于学生由外在现象分析内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问题引发 思考 高锰酸钾、食盐、蔗糖在水中分散时共有的现象是“固体消失”,固体是以什么形式“消失”的?你能以食盐为例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的原因吗?什么是溶解? (动画展示)食盐、蔗糖的溶解,指导学生观察物质溶解的形式。 学生先听老师分析食盐溶解的微观过程,然后由学生给蔗糖溶解的动画配音。 学生思考,发现溶解的特点: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 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溶解本质的兴趣。 形象直观的动画,引导学生从宏观转向微观认识溶液,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溶解,突破难点:从微观视角理解溶液的形成,从而形成溶解的概念。 学生配音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小结巩固 溶解之后得到的是溶液。 提问:1、溶液各部分浓度是否相同?密度呢?颜色? 2、若外界条件不改变,这样的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会从水中析出吗? 得出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1.展示实物:一杯无色液体,液体物质一定是溶液吗? 2.展示生活片段:小明沏了一杯糖水,妹妹吵着要喝糖水,小明给她倒了一半,妹妹说:“我要底下的,底下的甜。”那么上下一样甜吗?为什么? 总结溶液的特征,理解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学生根据所学的溶液的特征, 回答问题,总结判断一种液体是否是溶液的依据。 由溶解自然过渡到溶液,便于突出本节教学的重点。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总结溶液的特征 通过两个问题的思考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合作学习二 生活中我们常希望加快固体溶解,你有什么建议? 1.小组交流、讨论,为加快固体溶解的速度提出建议。 2.选择一条建议,设计本组的实验验证方案。 小组讨论,得出加快固体溶解的几个途径: 1.溶解时不断搅拌; 2.将固体研碎; 3.升高温度。 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展示。 组内合作完成方案的设计,强调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再一次感受合作学习。
问题引发 思考 物质只有分散到水中才能形成溶液吗? 思考。
拓展提升 (展示图片)碘酒; 倾听,观看,感受其它溶液的形成。 激发学生把溶液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为乳化的学习做好铺垫。
创设情境 出谋划策:合作探究一中实验后的哪个试管最难清洗?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演示:植物油溶解在汽油中。 联系家中洗碗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由理解上升到简单应用。
合作学习三 向植物油和水的乳浊液中加入2~3滴洗洁精,振荡片刻,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与最初形成的乳浊液相对比。 用实验重现生活场景,增强学生把新知应用到生活中的欲望。
问题引发 思考 洗洁精可以洗去油污,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 (展示)乳化剂和乳化作用:文字→图片→Flash动画。 学生阅读课本5页拓展视野文字→看图片→欣赏动画。 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乳化剂及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创设情境 并小结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乳化剂及其应用? (图片展示)乳化剂的用途。 找出身边的乳化剂。 感受乳化剂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课后作业:家庭小实验 分别尝试以下方法清洗油腻的餐具: 1.只用冷水2.只用热水3.冷水加洗洁精4.热水加洗洁精5.在水中加入纯碱粉末 观察哪种方法清洗最快捷、最干净,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在班内交流。
板书设计 (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溶液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
作业 家庭小实验 分别尝试以下方法清洗油腻的餐具: 1.只用冷水 2.只用热水 3.冷水加洗洁精 4.热水加洗洁精 5.在水中加入纯碱粉末 观察哪种方法清洗最快捷、最干净,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在班内交流。
教学反思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以便提高学生能力。例如在合作学习一中,我用了在表格中用“√”表示 “是”, 用“×”表示 “否”的简洁明了的记录现象的形式,这种记录方式既节约时间,又便于学生由外在现象分析内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初步形成溶液的外在特征:颜色均匀、澄清透明、不分层的混合物,为学习本节重点溶液的特征奠定基础。 在难点的突破上,化繁就简,化难为易。食盐、蔗糖的溶解两个动画展示,引导学生从宏观转向微观认识溶液,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溶解,突破难点:从微观视角理解溶液的形成,从而形成溶解的概念。学生为动画配音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课堂上,严谨教学。例如,影响固体溶解速率的教学环节中,注意控制变量法应用过程中的严谨性。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感官、多维度参与学习过程,实现课堂的高效性。例如:乳化剂和乳化作用:用文字→图片→Flash动画展示。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乳化剂及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附录:
【合作学习一】
实验记录:几种物质分散在水中的现象(用“√”表示 “是”, 用“×”表示 “否”)
样品名称 搅拌后 静置后
物质是否“消失” 颜色是否均匀 是否澄清透明 是否分层
高锰酸钾
②食盐
③蔗糖
④泥土
⑤植物油
分类:对以上分散体系分类
序号
类别:
特征:
【合作学习二】
怎样加快冰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本组的建议:1. ;
2. ;
3. 。
选择一条建议,设计本组的实验验证方案(文字或画图形式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