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到哪里去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夏天,从游泳池的水里出来时我们会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 )。
A.水很凉快 B.水蒸发带走了身体的热量
C.空气温度低
2.在探究自然条件下一杯用盖子密封的水和一杯无盖子的水谁蒸发得更快时,两杯水的水量要( )。
A.一杯多一杯少 B.两杯同样多 C.都可以
3.晴天,我们的操场上( )水蒸气。
A.有 B.没有 C.早晚有中午没有
4.下面流得最快的液体是( )。
A.洗洁精 B.食用油 C.水
5.下列晾干衣服的方法中,干得最快的是( )。
A.晾在没有太阳、有风的地方
B.把衣服团在一起,搭在铁丝上
C.把衣服摊开,搭在有太阳、有风的铁丝上
6.冬天清晨起床,小科发现玻璃窗内侧有许多小水珠,它们来自( )。
A.室内 B.室外 C.都有可能
7.用湿布擦黑板,地面会潮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蒸发 B.冷却 C.凝结
8.温度升高,水蒸发的( )。
A.快慢不变 B.越慢 C.越快
9.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向周围环境( )。
A.放出热量 B.吸收热量 C.吸收空气
10.妈妈把湿衣服晾在户外,湿衣服会慢慢变干,这是一种( )现象。
A.结冰 B.融化 C.蒸发
11.下列能使水蒸发加快的是( )。
A.用风吹 B.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水变成水蒸气过程的是( )。
A.晾衣服 B.煮食物 C.结冰
二、填空题
13.水有三种状态:( )的水,( )的水蒸气,( )的冰。
14.下雨后,地上的小坑里会积一些水。太阳出来,过一会儿水就不见了,这种现象是因为水( )的缘故。
15.常温下,水会蒸发到( )中。
16.如图两杯同样体积的水,过了几天后________杯水会变少,这是因为水分蒸发导致的。
甲 乙
17.通过闻,我们知道水是______ (填“无气味”或“有气味”)的;通过尝,我们知道水是_______(填“有味道”或“无味道”)的;如果做实验需要200毫升的水时,我们应该选择______(填“烧杯”或“量筒”)量取水。
18.水是液态,水蒸气是_________的水,冰是_________的水。(选填“固态”、“气态”)
1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
20.江河水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不会溢出来,这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1.花瓶中的水变少了是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
22.冰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
23.蒸汽是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小水珠。( )
24.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的气体。( )
25.水蒸气由水分蒸发而来。( )
四、综合题
26.如图所示,取两杯等量的水,并在杯外壁上标出水位线,甲杯杯口敞开,乙杯杯口用塑料薄膜封住,然后将它们同时静置于同一个通风且向阳的地方2天。
甲 乙
①我们可以观察到甲杯中的水面会__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位线,原因是杯中的水变成________跑到________中了。
②我们还会观察到乙杯杯口的塑料薄膜内侧有________出现,原因是杯中的水先变成________往上跑,当遇到杯口塑料薄膜时,又变成________附在薄膜上。
27.小吴清晨起床后,发现紧闭的玻璃窗内侧有很多水珠,思考:
(1)这些水珠此时的状态为 ___________(选“固态”或“液态”或“气态");
(2)这些水珠来自__________(选 “室内”或“室外");
(3)这些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选 “遇冷”或“遇热”)而形成:
(4)由此推断,这天清晨小吴家室外的温度比室内更_________(选“ 高”或“低"):
(5)进一步可以推断,夏天开着冷空调的汽车玻璃上出现小水珠,这些水珠会出现在玻璃__________(选 “车内侧”或“车外侧”)。
(6)再请推断,吃棒冰时看到棒冰周围有“白气”,“白气”来自___________(选 “棒冰”或“空气”)
28.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对水有了一些认识,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完成下面的气泡图。(至少填出5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5.C
6.A
7.A
8.C
9.B
10.C
11.AC
12.C
13. 液态 气态 固态
14.蒸发
15.空
16.甲
17. 无气味 无味道 量筒
18. 气态 固态
19.蒸发
20.水蒸气
21.×
22.√
23.×
24.√
25.√
26. 低于 水蒸气 空气 小水珠 水蒸气 小水珠
27. 液态 室内 遇冷 低 车外侧 空气
28.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