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帝国 (1368-1644)
清帝国前期(1636-康乾盛世)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四中 张延坤
学习目标1.掌握明清帝国政治统治政策;
2.掌握明清帝国的对外关系;
3.掌握明清帝国时期的民族关系;
重点:
1.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
2.三次反侵略战争;
3.清政府对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复习纲要(学生展示) 五个方面×五个时期
一 政治
主要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中国古代国内的著名战役
二 经济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 民族关系
主要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四 对外关系
丝绸之路 唐朝和日本、印度的友好往来
明朝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反侵略战争
五 文化
各时期科技、思想、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成就
五个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次自学指导(总体把握)一、找出课本中:
1.明清加强中央集权条目(第18课)
2.对外关系条目(第19、23课)
3.民族关系条目(第20课)
二、2分钟后同学们展示上述问题
要求:明确说出哪一课的哪一目属于哪个方面
方法:自学为主,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参照、讨论我学习,我快乐(学生展示)一、皇权加强措施
18课 皇权高度膨胀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二、对外关系
19课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雅克萨反击战
23课 郑和下西洋 清朝闭关政策
三、民族关系
20课 平定准噶尔部、回部贵族叛乱
驻藏大臣与将军、参赞
多伦会盟与避暑山庄第二次自学指导复习明清政治(读课本98页18课)
2分钟时间复习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每项措施,并分别用一个字或词概括每项措施的内容。
第一步:找出具体措施
第二步:用一个字或词精炼概括我快乐,我进步(学生展示)· 1.打:
设立廷杖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对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
2.杀:
朱元璋对功臣严加防范并大开杀戒,涉面最广是“胡蓝之狱”。
3.废:
明太祖杀掉丞相胡惟庸,废除实行1500年宰相制度。
4.设:
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设立—锦衣卫。
明成祖又设东厂,监督地方官员和豪富。合称“厂卫”。
雍正设立军机处,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5.锢:
八股取士 文字狱
雍正皇帝 东厂明成祖雍正皇帝军机处八股取士危害第三次自学指导明清对外关系复习(课本19、23课)
用时3分钟寻找并展示
1.抵御外来侵略的三次战役的名称、时间和结果
2.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到达地点和影响
3.闭关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方法指导:
记忆地点方法:结合地图按照空间顺序记忆
时间记忆:谐音法 对比法 联系法
历史事件影响两个方面: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我进步,我幸福(学生展示)三次抵御外来侵略战役:
时间 人物与事件 结果和影响
1.1561年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
2.16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领土主权完整;促台湾发展
3.1685-1686年 康熙雅克萨之战 1689《尼布楚条约》对外关系:1561—1565
戚继光抗倭三大战役(tāi)台州1685-1686
康熙雅克萨反击战
1689《尼布楚条约》1661-1662郑成功收复
台湾争做自己的冠军(学生展示)一次主动的对外交流: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年
地点: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影响:
(1)早: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
(2)联: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谐音记忆:早恋
郑和歌
1 4 0 5 到 3 3, 驰骋太平印度间。
罗盘海图随身带,远航非东红海岸。
加强亚非交往多,促进南洋大发展。
此行要比欧洲早,最终废弃始闭关。
非洲红海一次可悲的政策变化:闭关政策。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因花费过多而被当做“弊政” 废弃,中国开始闭关锁国。清朝因维护统治需要继续延续这项对外政策,没有改变这一政策。
内容: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是对贸易(严格限制 )
影响:
积极: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一面;
消极: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明确:弊大于利挑战自己的极限第四次自学指导民族关系:
用3分钟读课本109页20课并思考。
本目既是本单元重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一定要注意概括与总结。
注意:1.三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2.对东北三省的管理
记忆方法:结合地图按照空间顺序记忆
民族关系321(学生展示)三个民族:
蒙古蒙古族 新疆(维吾尔族)回部 西藏藏族
二种手段:平叛 安抚
蒙古 准噶尔叛乱 设将军、参赞大臣 多伦会盟、避暑山庄
回部 大小和卓叛乱 设将军、参赞大臣
藏族 顺治册封达赖; 康熙册封班禅
雍正设驻藏大臣; 乾隆金瓶掣签
一个目的:
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康熙粉碎噶尔丹,设将军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将军(顺治)达赖;
(康熙)班禅;
1727(雍正)驻藏大臣;
(乾隆)金瓶掣签康熙多伦会盟避暑山庄
外八庙参赞大臣将军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安抚班禅额尔德尼金印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金瓶掣签试一试,我能行1.我国的宰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A.秦—明??? B.秦—清????C.汉—明?? D.汉—清?2.以下不属于东厂职权范围的是(???)。A.监视??????? B.议政??? C.逮捕????? D.处罚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A.明太祖??? B.明成祖????C.清康熙???D.清雍正
4.造成晚清龚自珍诗中感叹“万马齐喑”原因()。A.八股取士??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 D厂卫制度5.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 )侵略者。A日本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
6.曾两次率军在雅克萨打败沙俄的是(???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ABD B BB拼一拼,我能赢7.以下有关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727年设立???????? B.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C.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D.监督“金瓶掣签”活动8.清朝前期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的措施不包括(??? )。A.粉碎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B.设置伊犁将军?C参赞大臣,兼管军务和民政?? D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9.郑和下西洋时最远到达(??? )。A.印度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10.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CDCC学会竞争,学会展示材料一:他们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但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在乾清宫低矮简陋的平房值班…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1689年欧洲某国法律文件
1.材料一中的官员出自1729年间清朝设立的哪个机构?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军机处 皇权高度膨胀
2.材料二中的文件出自欧洲哪个国家?它的历史意义。
英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结合两则材料,说一下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制度腐朽,成为中国发展的绊脚石。
学会竞争,学会合作 材料一(明朝)这支庞大的舰队…即便同时代的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他匹敌…明帝国从此“片帆不得入海”,全面进行海上收缩。
材料二:1492年8月3日,他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向正西航去…终于发现了陆地。他的发现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事件?它最后被废弃,说明明帝国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何影响?
哥伦布发现美洲
把世界各地区连在一起;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应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只有积极对外交流,国家和民族才会兴旺。
学会竞争,学会合作 材料一: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
材料二: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
材料三: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材料四:徐骏在诗集里写出了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的诗句,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清朝,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的哪次思想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
14-17世纪文艺复兴;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材料三、四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现象?有什么影响?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钳制人们思想。
3.结合材料,说说建设社会主义应该在思想方面遵循什么原则?
应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让我们回头看(一)皇权加强:5字诀
打:廷杖制度 杀:胡蓝之狱 废:丞相制度
设:厂卫 军机处 锢: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二)对外关系:
三次抵御外来侵略战役:
1561戚继光抗倭 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雅克萨之战
一次主动的对外交流:郑和下西洋
一次可悲的政策变化:闭关政策
(三)民族关系:321
三个民族:蒙古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西藏藏族
二种手段:平叛与招抚
一个目的: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巩固统治 回首风烟迷离中的历史 明清时期中国加强封建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严格禁锢人们思想;对内推行重农主义,严格限制工商业发展;对外闭关锁国,隔绝与外界的联系。
西方国家在明朝时期进行了文艺复兴、开辟了新航路并进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在清朝时期进行了思想启蒙运动、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些重大的变革,使这些国家成长为世界强国。
总起来说,明清时期中国已在政治制度、思想制度、生产制度等方面全方位落后于西方;而此时的中国统治者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思进取,被动挨打已成定局。
让历史照亮现实
谢谢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