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考点试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_________出发,_________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总里程为_________。
2.红军长征中翻过的山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_________、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_________、崃山,以及_________等。
3.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_________、湘水,贵州的乌江、_________,云南的_________,四川的_________、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
4.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征中,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
9.红军长征途中有几次重要的会师,____________是长征途中的重大事件之一,红军于1935年6月中旬到达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会师。
10.1934年至1935年间,红军长征的路上,因为____________,毛泽东重新回到了红军的领导层,重新得到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
11.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________________(填战役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换作战方式,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12.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对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仰和__________主义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______________精神;顾全大局、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精神。
13.《长征》中描述了这样一位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他在1927年4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受审时,他态度极其从容,毫无惊慌。入狱22天后,他被处以绞刑。他生前曾描述过他一生最希望看到的情景:“不出十年,红旗将飘满北京……”这位伟大的共产党人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14.《长征》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______________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80多年来第一部用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15._________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6.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到达____________,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_____________胜利结束。
二、简答题
1.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不少于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不少于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长征的?长征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场血战是哪一次战役?请结合作品具体解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一两个红军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指挥才能的是哪些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段阅读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诗词内容,谈谈共产党人对待长征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反映了哪些具体的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题。
红军长征70多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70多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活动。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看法选自“新浪网”)。
看法一 长征不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这种精神,我建议把它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91岁高龄的李中权将军曾参加过长征,他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看法二 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时有准备好的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时有准备好的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看法三 崔永元坦诚地说:“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我们不光是用脚在行动,更是用心在丈量,在体会一种精神!”
假如请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发表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你将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乌江两岸陡壁悬崖,难以攀登,江道狭窄,水流湍急,自古就有“乌江天堑”之说。在乌江的主要渡口上,黔军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配置了主力部队和强大的火力。更严重的是,向中央红军包抄而来的国民党中央军正全速向乌江方向推进,其中吴奇伟部的四个师和周浑元部的四个师已经距离乌江不到一百公里了。
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山脚下也喝了一碗辣椒汤,然后他拄着根木棍向大雪山出发了。毛泽东不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适,他还把掉在雪窝里的警卫员小吴拉了出来,给被冰雹打伤了的马夫老余擦药。在喘得太剧烈的时候,毛泽东会停下来站片刻。他看着皑皑雪峰,对身边的人说:“蒋介石认为红军不能从雪山上爬过去,咱们今天就是要创造出个奇迹来!”
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1934 瑞金 1936 二万五千余里 2.大娄山 夹金山 六盘山 3.潇水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4.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5.周恩来、朱德 采用了大兵团伏击歼敌的战术 6.“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 7.夹金山 8.渡过金沙江 9.懋功会师 懋功 红四方面军 10.遵义会议 11.四渡赤水 12.共产主义 革命乐观 无私奉献 团结友爱 集体主义 13.李大钊 14.王树增 纪实 15.遵义会议 毛泽东 16.甘肃会宁 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1.通道会议、改变战略方向的黎平会议、跨年度的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巩固和发展遵义会议成果的扎西会议、争论最激烈的苟坝会议、毛泽东严厉批评林彪的会理会议,此后的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芦花会议、俄界会议、哈达铺会议、榜罗镇会议等。2.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③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④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⑤爬雪山,过草地;⑥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3.长征背景: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重点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组织反“围剿”。中共临时中央完全抛弃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主张。在反“围剿”开始时,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进攻受到挫折后,又主张分兵把守,节节抵御。结果,红军奋战了一年,却没能粉碎敌人的“围剿”。于是在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4.湘江战役。湘江战役在国民党方面被称作全州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冲破了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5.示例: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时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结果刚爬到半山腰就冷得瑟瑟发抖。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战友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跟着滚了下去。就这样,她跟着战友们终于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6.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渡乌江天险、调虎离山袭金沙等。
三、1.(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一是指国民党重兵围堵;二是指恶劣的自然条件。(3)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共产党人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待长征。(4)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2.长征之路是中国共产党用鲜血一步一步开辟成的,这体现着中国人民执着不屈的斗争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确实,崔永元带领的这次“长征”难以让参与者真正地体会到长征老前辈的辛酸,但是这次模拟长征的活动同样表达出了崔永元等人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的敬意,对中华民族魂的敬意。3.环境描写,表现了乌江地势极端险要,暗示了红军要渡过乌江的难度之大。4.语言描写,表现了在艰苦的长征路上,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