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07: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试题(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夸张)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拟人)
D.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对偶)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哪项说法不完全正确?( )
A.以水为线,巧写风光。阿来的游记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变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同写水清,方法各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直接写水清;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是侧面写水清。
C.人水相映,情景交融。《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质朴炽热的爱情诗,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通过描写“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伊人形象,表现了追求爱情的怅惘及如愿以偿的愉悦。
D.借助海水,凸显形象。《海燕》是高尔基创作的散文诗,其中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课文通过描写大海、乌云、狂风烘托出海燕无畏的形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6.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二、综合性学习
7.“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春天的韵致总把山水整合得美轮美奂,令这个季节的富春江更是别有一番魅力。于是带着好奇,李阳参加了“春游富春江”的旅行活动。
(1)如果你是旅行社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李阳介绍富春江呢?请结合课文《与朱元思书》中的相关描写,写一段导游词。
(2)行至一处,李阳看到在富春江边的石头上有一副对联,只可惜下联已经模糊不清,请你为其拟写一个合适的下联。
上联:千峰争雄,奇山飘出天籁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休息时,李阳在墙上发现了下面四幅关于《与朱元思书》的书法作品,其中属于楷书的是( )
A.
B.
C.
D.
三、课内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任意东西______ (2)互相轩邈______
9.翻译文中画线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有人认为,文章至“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已经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最后一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写景重复,应当删去。你认为呢?简述理由。
四、课外阅读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①和畅,故山殊可过②。足下方温经,猥③不敢相烦,辄(zhé)便往山中,憩④感配寺,与山僧饭讫(qì)⑤而去。
北涉⑥玄⑦灞(bà),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⑧昔携手赋诗,步仄径⑨,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gòu)⑩。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注释】①景气:景色,气候。②故山殊可过: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故山,旧居的山,指王维的“辋川别业”所在地的蓝田山。殊,很。过,过访、游览。③猥:不敢不合时宜地。④憩,休息。⑤讫,完。⑥涉,渡。⑦玄,黑色,指水深绿发黑。⑧曩:从前。⑨仄径:狭窄的小路。⑩雊,野鸡鸣叫。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山殊可过 殊:特殊
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
C.复与疏钟相间 疏:疏远
D.白鸥矫翼 矫:矫健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13.第二段写了哪些声音?有什么作用?
14.作者借这封书信表达了对朋友怎样的愿望?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D
6.C
7.(1)示例:各位旅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正置身于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的富春江。瞧,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奇伟嶙峋,令人惊叹。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江水,潺潺流淌,鱼儿嬉戏其间,似与游者相乐。面对如此人间仙境,你是否已经陶醉其中,“窥谷忘反”了呢?
(2)百舸竞流,异水传来鼓角鸣
(3)B
8. (1)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2)形容词作动词,向远处伸展
9.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0.不可删去。这一句是表现光影变化的写景句,写景的反复,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山水景色的痴迷再次得以呈现,由此亦可见作者情志表达的微妙。(意思对即可)
11.B
12.(1)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
(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
13.示例:第二段写了深巷的寒犬声、村墟的夜舂声、山寺的疏钟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轻盈。
14.示例:作者在文中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地提出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愿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