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周亚夫军细柳同步练习试题(全国通用)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拉提草原已经开发得比较完整,有表演和各种娱乐项目,如果想玩得比较轻松,来这里就非常适合!(删去“表演和”)
B.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分析并收集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万人的智能手机数据。(将“分析”和“收集”对调)
C.在安徽黄山发现这种珍稀昆虫反映出当地的生态环境十分优异。(“在安徽黄山发现这种珍稀昆虫”改为“这种珍稀昆虫在安徽黄山被发现”)
D.引发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正是人类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尾气所造成的。(将“引发”改为“造成”)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没有差别的一组是( )
A.使人称谢 非常感谢
B.明日,徐公来 明日这班车才能到达
C.天子先驱至 李大钊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者
D.上自劳军 他是个军人
3.下面对课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描写文帝劳军这一场面,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课文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的情况,为下文写文帝在细柳营遭遇的情况做铺垫。
C.文帝到霸上和棘门两处军营时均可长驱直入,而到细柳营却是不得入,直至天子下诏书“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可见细柳营军纪严明,可将士目中无人。
D.课文结尾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认识了一位虽有民族偏见却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日本老师。
B.读茅盾的《白杨礼赞》,我们领略了白杨树坚强不屈、不折不挠、力求上进的精神。
C.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我们流连于设计者和匠师们别出心裁创造的图画美。
D.读《周亚夫军细柳》,我们折服于周亚夫治军严明、不卑不亢的“真将军”风范。
5.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周亚夫是文中的主人公,可全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的。
C.皇帝赞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含义是:周亚夫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治军有方,是值得信赖的守边大将军。
D.皇帝“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是迫于周亚夫的军威。
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匈奴大入边。
译文: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
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译文:军中将士披着铠甲,拿着锋利的兵器。
C.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译文:将军周亚夫手拿兵器说道。
D.介胄之士不拜。
译文: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二、综合性学习
7.阅读下面一则小材料,思考问题。
曹操戎马一生,用兵灵活,擅长选将用将,治军严整,赏罚分明。有一次,他的坐骑受惊跑进了麦田,他当场割下头发代替脑袋以严肃军纪。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出上面故事的主要内容。
(2)除了上面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古代哪些治军严格的故事?请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军士吏被甲( )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
(3)军霸上( )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10.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
12.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试联系全文,说说群臣为何而惊。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 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②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谐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即遣左右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闲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③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夜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政绩优异,远近称之。
(选自《旧唐书》,有改动)
【注释】①字(zì)牛:母牛。②孳(zī):繁殖。③庵:小草屋。
1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诣:到……去
B.具言所以 具:详细
C.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左右:方位词
D.妻家不知其故 故:缘故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百姓怀之 已而之细柳军
B.以衫蒙其头 可以为师矣
C.老母如其言 帝感其诚
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虽我之死
1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允济做武阳令时,以德教化和训育当地百姓,百姓都归向他。
B.张允济县里有人因为与妻家争牛,主管们都无法断案,张允济机智地结了案。
C.为了让种葱的老母放心,张允济向她保证如果有盗贼,他会帮助她解决。
D.武阳县在张允济的管理下,可谓路不拾遗。
17.读了本文,你认为张允济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D
6.C
7.(1)秋毫无犯。(2)示例:岳飞治军严格,曾号令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8. 同“披”,穿着 营垒 驻军、驻扎。 必,一定
9.(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2)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10.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1.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12.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惊”;为文帝礼仪周至而“惊”。(任答两点即可)
13.C
14.C
15.(1)你自己有县令,为什么要到我这里呢?(2)(张允济)曾经在路上遇到一位种葱的老太太,(她)盖了小草屋看守葱。
16.B
17.我认为张允济是一位机智聪明、体恤百姓、执法公正的好官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