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07: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同步练习试题(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B.这场编钟古乐和西洋乐的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C.潮涨了会退,月满了会亏,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不能期望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能永恒地存在。
D.只有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的光彩。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的这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mò)真相和良知。
B.侵华日军野蛮(mán)侵入南京,30万中国同胞(bāo)惨遭杀戮。
C.铭记历史、缅(miǎn)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张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D.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niǔ qū)历史,美化战争,颠倒(dǎo)黑白。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野蛮(mán) 抵赖(lài) 警惕(tì) 国行公祭(jì)
B.悼念(diào) 颠倒(diān) 呓语(yì) 铸兹宝鼎(zī)
C.隆重(lóng) 修宪(xiān) 大肆(sì) 祀我国殇(shāng)
D.大阪(fǎn) 变迁(qiān) 誓言(shì) 辱没真相(mò)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
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
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
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
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
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
5.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外交部驻港公署敦促外国政客停止颠倒黑白,停止干预香港事务。
B.老师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时,她矢志不渝地记录着。
C.12月13日,曾经是一个黑色的日子,80多年前,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将日本侵略者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D.犯罪嫌疑人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面对调查,百般抵赖,但在大量证据面前,最终如实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二、基础知识综合
6.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________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________了惨绝人(huán)______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ù)______。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________死难同胞。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铸兹宝鼎( ) 祀我国殇( )( ) 惨绝人(huán)______ 杀(lù)______
(2)下列各组短语结构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祭日的初衷 南京的历史 人类的记忆
B.侵华日军 集会广场 事实真相
C.讲述史实 辱没良知 篡改教材
D.国行公祭 法立典章 警钟长鸣
(3)依次填入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建立 炮制 怀念 B.设立 制造 悼念
C.创立 引发 纪念 D.设计 形成 感念
三、综合性学习
7.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回顾中国十四年的抗战历史,我们不由感慨万千。你校准备开展以“历史的记忆”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以下4个国家级纪念日,请你依照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
日期 国家级纪念日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
12月4日 中国国家宪法日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小明同学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后,非常气愤地发了一条微博:“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如果请你在小明的微博下留言劝说他,你将怎么说?
(3)某班要以“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需要引用古诗,请你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清·康有为)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C.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屈原)
D.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清·黄遵宪)
四、现代文阅读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 寇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②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1)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3)结合南京城的历史变迁,作者要表达什么观点?
(4)第①段和第②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材料一:
中国青年网南京12月13日电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五台山丛葬地纪念碑、北极阁丛葬地纪念碑等多地,民众自发以各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自1996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旧金山当地华人华侨都会举办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南京祭”活动,如今已是第19年。
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在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文化中心展出了日本侵占南京并且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照片,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一幅“五洲同怀民族情,四海共祭家国魂”的挽联在祭奠活动现场显得醒目。可容纳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坐满了人。除了众多华人华侨、社团组织的参与,旧金山市议员、州议员,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都参加了祭奠活动。
材料二:
中国青年网南京12月13日电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活动中南京市7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了《和平宣言》。
材料三:
中新网12月15日电中国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刊文称,让人吃惊的是,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前一天,日本媒体静得出奇。文章摘编如下:
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无只字片语。即使在包罗万象的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
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9.速读以上材料,概括你从中得到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
10.给材料二这则消息拟标题。
11.仔细阅读材料二,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12.仔细阅读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各地民众自发性的以多种形式祭奠遇难同胞。
B.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让人们铭记历史,记得战争的惨痛教训,世界和平才有希望来临。
C.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历史事实不会因某些人的巧舌抵赖而消失。我们应该反思历史,面向未来。
D.中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日本媒体静得出奇,这意味着作为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日本当局正在反思自己的错误,让悲剧不再重演。
13.通过认真阅读这些材料,你想对至今还在保持沉默的日本当局者说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B
6.(1) zī sì shāng 寰 戮
(2)D
(3)B
7.(1)(示例)不为牢记杀戮,是要警示未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示例)小明同学,我们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只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再说,如果“一定要让侵略者血债血偿”,不是又要有战争发生吗?所以,呼吁全社会的人们珍爱和平,才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你说呢?
(3)C
8.(1)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充分有力地强调、突出了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的观点。
(2)“何等”用感叹语气强调和赞叹程度深,不寻常,强调了和平的珍贵,更加突出了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的观点。
(3)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4)第②段是第①段的总结和延伸,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如果调换了,则不符合逻辑,故不能调换。
9.示例:(1)我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旨在不忘历史,呼吁和平。(2)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冷处理态度,引发人们的质疑和不满。(意对即可)
10.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作重要讲话。(意对即可)
11.中国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没有仇恨,但要以史为鉴,维护和平,努力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意对即可)
12.D
13.示例:当局者们,如果有谁还要抵赖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历史,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也不会答应。只有坦诚面对,勇于认错,才能得到人们的谅解,才能让和平之花在全球盛开!(意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