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6 藤野先生 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6 藤野先生 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教案+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3 08:21: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藤野先生
核心素养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
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反语的作用。(难点)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素养)
重难点 品析语言,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导入一: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让鲁迅如此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吧!
导入二: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二、预习交流
1.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个医生家庭,在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到东京学耳鼻科,以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开业。1945年8月11日逝世,终年72岁。
2.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字豫才,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我们以前学的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这部文集中以记人为主的文章有三篇,即《藤野先生》记师恩,《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3.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4.写作背景。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5.正音释词。
(1)读准字音。
绯红(fēi)  发髻(j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喝采(hè) 瞥见(piē) 杳无消息(yǎo) 深恶痛疾(wù)
(2)重点词语。
【绯红】鲜红。
【宛如】正像;好像。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诘责】责问。
【托辞】找借口。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三、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思考:
1.读课文,注意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转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的顺序来写的。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重点写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2.划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子。
明确: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3.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
明确:(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4.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藤野先生感到悲伤、惋惜,但是尊重作者的决定。
可以从“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叹息”等词句中看出来。
5.作者离开仙台后,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明确: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6.你认为课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选材的?
明确:文章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精练概括。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7.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①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②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③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④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⑤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二)划分层次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一层(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激发“我”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段):写“我”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宿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内容丰富,形散神凝,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全文,使每个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五、随堂练习
1.下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ì )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C 解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故事情节”错。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彩相同的是(B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板书设计:
在东京(1~3):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在仙台(4~35):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离开仙台后(36~38):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老师——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新课导入
6 藤野先生
核心素养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
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富的语言,特别是反语的作用。(难点)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素养)
第一课时
作者与作品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 、________ 和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自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________ 》、小说集《________ 》《________ 》、杂文集《华盖集》《坟》《而已集》 等。本文选自散文集《________》。
这部文集中以记人为主的文章有三篇,即《      》记师恩,《    》记友情,《        》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预习交流
藤野先生
范爱农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家中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为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被要求离职,后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鲁迅赴日留学时期,恰值列强侵略中国之际。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被列强瓜分,许多有志青年抱着救国的目的留学海外。1902年2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上学期间发生的几件事促使鲁迅的思想发生转变,决定“弃医从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满洲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
留学背景
鲁迅与藤野先生于1926年分别,当时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的世界观发生巨大飞跃的前夕。
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写成的。后选入《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生字注音:
瞥见( ) 畸形( ) 解剖( )
挟着( ) 标致( ) 杳无消息( )
不逊( ) 诘责( ) 油光可鉴( )
扒手( ) 模糊( ) 发髻( )
深恶痛疾( ) 抑扬顿挫( )
piē

jiě pōu
xié
zhì
yǎo
xùn
jié
jiàn

dùn cuò



正音释词
词语注释:
【深恶痛疾】
【物以稀为贵】
【标致】
【杳无消息】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形容对某人某事极为厌恶、痛恨。
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形容声音、语调等跌宕起伏,节奏分明,富有变化。
速读课文,思考:
1.读课文,注意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划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子。
3.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
4.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作者离开仙台后,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6.你认为课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选材的?
7.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整体感知
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转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的顺序来写的。
1.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相识
相处
离别
2.找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子,说说藤野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外貌: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
缓慢而很有顿挫
人物身份:
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一位严谨、朴素、古板的老师
3.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
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
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4.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藤野先生感到悲伤、惋惜,但是尊重作者的决定。
可以从“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叹息”等词句中看出来。
5.作者离开仙台后,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1)装订收藏讲义。
(2)悬挂先生照片。
(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6.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一条叙事线索: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
相处
离别
怀念
选材: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7.这篇文章除了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①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②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
③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
④还写了日本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⑤还写了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一层(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激发“我”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段):写“我”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宿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内容丰富,形散神凝。
本课小结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邮差(chāi)
B.泄漏(xiè)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ì )
C.绯红(fēi)芋梗(ɡěnɡ)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D
1.下列红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随堂练习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C 解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故事情节”错。
C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彩相同的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B 解析: “标致”是褒词贬用,B中“聪明”在这里用作贬义。
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藤野先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
2.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4.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学法指导:
用七年级老师教的速读法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用“一二三四五”的方法学习本文,即“一位恩师” “二个人物” “三处地点” “四件往事”“五次对话”。
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彩,耐人寻味。阅读时宜放慢速度,细细体会,多读几遍,就能有所感受。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2.反语。
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 https: / / baike. / doc / 6974897-7197586.html" \t "_blank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记下自己的疑难问题。
2.根据文末“思考探究”的三个问题,再读课文。
三、预习检测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fēi( ) 红 芦 huì( ) 不 xùn( ) nì( )名信
诘 责( ) 畸 形 ( ) 深恶痛疾 ( ) 发人深省 ( )
2 .解释下列词语。
(1)宛如:
(2)标致:
(3)匿名:
(4)不逊:
(5)落第:
(6)杳无消息:
(7)油光可鉴:
(8)深恶痛疾: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 __________ 》《 ________ 》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__________ 》一书。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能推测出三文的写作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4.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思考:
1.读课文,注意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明确:
2.划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子。
明确:
3.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
明确:
4.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5.作者离开仙台后,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明确:
6.你认为课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选材的?
明确:
7.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二)划分层次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全文共分三部分(文中标记)
二、随堂练习
1.下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ì )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彩相同的是(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藤野先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
2.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4.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学法指导:
用七年级老师教的速读法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用“一二三四五”的方法学习本文,即“一位恩师” “二个人物” “三处地点” “四件往事”“五次对话”。
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幽默,富于感彩,耐人寻味。阅读时宜放慢速度,细细体会,多读几遍,就能有所感受。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知识——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一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日月星辰、山川流水、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二是指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所运用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某个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散文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2.反语。
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 https: / / baike. / doc / 6974897-7197586.html" \t "_blank )",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记下自己的疑难问题。
2.根据文末“思考探究”的三个问题,再读课文。
三、预习检测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fēi( ) 红 芦 huì( ) 不 xùn( ) nì( )名信
诘 责( ) 畸 形 ( ) 深恶痛疾 ( ) 发人深省 ( )
答案: 绯 荟 逊 匿 jié jī wù xǐng
2 .解释下列词语。
(1)宛如:
(2)标致:
(3)匿名:
(4)不逊:
(5)落第:
(6)杳无消息:
(7)油光可鉴:
(8)深恶痛疾:
答案:(1)好像 (2)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3)不具名或隐藏真名。(4)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5)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6)没有音信。(7)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8)厌恶、痛恨到极点。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 __________ 》《 ________ 》两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__________ 》一书。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能不能推测出三文的写作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 ( 山海经 ) 朝花夕拾 按照作品的写作先后顺序来看 , 应依次是《阿长与 ( 山海经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 因为作品的内容依次是童年、少年求学与青年时期东渡日本求学。
4.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答案:①离开东京之缘由 ②仙台求学受优待 ③初识藤野先生 ④添改讲义 ⑤纠正解剖图 ⑥了解女人裹脚 ⑦匿名信事件 ⑧看电影事件 ⑨离别先生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思考:
1.读课文,注意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转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的顺序来写的。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重点写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2.划出对藤野先生外貌、举止等进行描写的句子。
明确: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3.文中具体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例?
明确:(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4.作者决定离开仙台,告知藤野先生后,藤野先生的态度如何?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藤野先生感到悲伤、惋惜,但是尊重作者的决定。
可以从“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叹息”等词句中看出来。
5.作者离开仙台后,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明确: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6.你认为课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 课文是围绕什么中心选材的?
明确:文章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精练概括。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7.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①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②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③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④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⑤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二)划分层次
●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一层(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激发“我”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段):写“我”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二、随堂练习
1.下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ì )
C.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系住(jì)
D.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C 解析: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形容“故事情节”错。
3.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一词感彩相同的是(B )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B.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C.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D.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道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