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22 17: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7.1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1、了解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2、掌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教学重点:
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2、pH的测定方法。
教具准备:
仪器:烧杯、玻璃棒、pH试纸、点滴板等
药品:浓盐酸、稀盐酸、酸果汁、纯碱溶液、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溶液、氨水、无色酚酞试液、白醋等
教学过程:
(引入)白醋也能像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吗?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酸性溶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如: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等。
2、碱性溶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物质,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
3、中性溶液
既不使之变红色又不能使之变蓝色的物质,如:食盐水、蔗糖溶液、酒精等等。
4、结论: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
②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中性溶液都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则变红色。
③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使红花色石蕊试纸变蓝。
5、比较:
(1)酸溶液和酸性溶液
(2)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二、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1、测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
(讲解)引入酸碱度的必要性。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即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pH
(1)规定: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 酸性 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7 中性
pH>7 碱性 pH值越大,碱性越强。
说明:pH=0为强酸;
pH=14为强碱。
(板书)
(2)pH的测试
精确的测试方法——酸度计
粗略的测试方法——pH试纸
演示:测定求知溶液的pH
(讲解)
测定时用一根洁净干燥的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大致pH。
注意:pH试纸不能直接放入待测溶液中;
pH试纸不能先用水润湿;
玻璃棒一定要洁净干燥。
(3)应用:
工业:
农业:正常雨水pH=5.6
本节小结:
1、pH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2、掌握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布置作业:
1、 搜集各种花瓣、蔬菜等,按“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试一试,并检验家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2、练习册3.3。